{{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Stèles 线上展厅 |「北京抽象」: 马可鲁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Stèles 线上展厅 |「北京抽象」: 马可鲁 崇真艺客

艺术家马可鲁

图片艺术家惠允  ©马可鲁




我作画是由于什么,不是为了什么,只是你怎样来使用何种语言叙事,要考虑方方面面因素元素的合理调度,分寸与控制这些基本问题。我喜欢那些艺术家:作品直接源于生命本身,无论你做什么样的作品。
—— 马可鲁



Stèles 线上展厅 |「北京抽象」: 马可鲁 崇真艺客
马可鲁(Ma Kelu)
《松烟.之三》,2018年
画布油画
200x 200 cm


马 可鲁 MA Kelu


1954年出生于上海,后迁居北京。1970年后马可鲁以具有印象派特点的风景画开始了他的艺术职业生涯。从文革时期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间,独立于中国官方艺术实践,他开启了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生涯,联合组织并参与了“无名画会”的创建。参加了1974年的地下艺术展和1979年无名画会的公开展。80年代初开始成为北京抽象艺术实验小组的一员。1988年他赴德国辗转瑞典丹麦,后定居纽约。次年获美国斯古海根绘画雕塑学校艺术基金会奖金赴缅因州创作。1989-1990年就学纽约州立大学帝国学院艺术系。2006年回国定居继续进行抽象绘画的创作。



Stèles 线上展厅 |「北京抽象」: 马可鲁 崇真艺客
马可鲁(Ma Kelu)
《啊打.白》,2020年
画布油画
200 x 200 cm


“马可鲁是中国抽象艺术的元老之一,三十多年来执着于抽象艺术的探索,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不断起步。他曾长期纠结于老庄思想与西方哲学的异同,试图将中国传统的水墨写意绘画与西方抽象绘画融为一体,但最终放弃了通过抽象绘画表达玄奥意象的企图,甚至放弃了技巧。他最近的抽象艺术新作只呈现朴素的线条和色块,仿佛这些独立的绘画元素是自己从画面上长出来的一样,自然而然。"

引自《极简主义之后,抽象艺术何为?》

(作者:王端廷)



Stèles 线上展厅 |「北京抽象」: 马可鲁 崇真艺客
马可鲁(Ma Kelu)
《啊打-2020》,2020年
纸上油彩
64 x 64 cm



“绘画中不可知的吸引力、艺术情感上的吸引力、对于绘画自己自由生成的可能性的好奇心、因此而产生的吸引力、对于绘画无意义、无解说、无责任、反既定艺术标准、远离东西方的纠结、维护个体主义、以及重回浪漫的吸引力,这一切,使我决定从新开始。今天我看到了自已未来探险的潜能、活力、以及可能获得的自由的宽容度。于是,我的现实主义又一次败给了自己,败给了浪漫的艺术激进与形式的保守主义,败给了四十年以来一直的决绝主义。
—— 马可鲁



Stèles 线上展厅 |「北京抽象」: 马可鲁 崇真艺客
马可鲁(Ma Kelu)
《啊打-2020》,2020年
纸上油彩
64 x 64 cm




“啊打”系列无疑是我的最新成果,或者说是我新的阶段,它可以追朔到我八十年代初的自创石版画,它可以追朔到我八十年代中的抽象的水墨书写,它同样可以追朔到我九十年代初的“All over”的极简的绘画方式。它或许还可以联系到我现在每日对书法的研习,然而又都不是这些。
—— 马可鲁



Stèles 线上展厅 |「北京抽象」: 马可鲁 崇真艺客
马可鲁(Ma Kelu)
《啊打-2020》,2020年
纸上油彩
64 x 64 cm


马老师逸笔从容,风景和抽象细看是同样的密度和笔意。一个画家气质好,画就干净、畅快而磊落。相信这一切源自马老师青年时光被玉渊潭和紫竹院的早霞晚照所训练出的手感和眼力,当然一切也是天生的。
《为什么北京抽象?》

作者:Steles Architects


Stèles 线上展厅 |「北京抽象」: 马可鲁 崇真艺客
马可鲁(Ma Kelu)
《啊打-2020》,2020年
纸上油彩
64 x 64 cm


“可鲁是七十年代末北京无名画会的悍将,以诗人气质和写意手法,玩弄印象派流韵,画遍古城的宫墙、柳蔭与荷花。八十年代中期游历欧洲,之后选择纽约,大约有十年工夫沉溺于大色域新表现主义,九十年代末忽然以八大或黄子久图像作成巨幅油画,表面肌理,丰厚而纯净,不久,他再度回到早岁肆无忌惮的色彩写生。”
引自《纽约三人行
作者:陈丹青



图文艺术家本人惠允,YING SPACE 应空间


Stèles 线上展厅 |「北京抽象」: 马可鲁 崇真艺客

Stèles 线上展厅 |「北京抽象」: 马可鲁 崇真艺客



应空间 X 学有缉熙
去碑营 Stèles Projects



北 京 抽 象

BEIJING ABSTRACT 



Artists | 艺术家

Bai Jingsheng白京生 / Feng Lianghong冯良鸿 / Li Di李迪 / Liang Hao梁好 / Lin Jing林菁 / Liu Gang刘刚 / Ma Kelu马可鲁 / Ma Shuqing马树青 / Mao Lizi毛栗子 / Meng Luding孟禄丁 / Tan Ping谭平 / Yuan Zuo袁佐


Curator | 策展人

Zhao Jianying 赵剑英


Special Support  | 特别支持

Yu Ying 于瀛


Stèles 线上展厅 |「北京抽象」: 马可鲁 崇真艺客
关于 去碑营 项目

 “去碑营”作为「碑营建筑」(steles architects)的一个长期常设项目,于2017底正式启动,作为考察性的展览项目,“去碑营”全面呈现和梳理对绘画最有见地的一群艺术家的最新实践。目前项目已经呈现了《北平之春》、《自我作古》、《地域画家》、《密度符阵》、《画的诞生》五次。展出了大量对于当代绘画具有突出贡献的多代艺术家的杰作。



About the stèles project
We choose “Stèles” as the general title of our project, representing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Ying Space. That is to say we do hope that all the creations and critical writing practices, which are supported and exhibited by Ying Space, could be rooted in the social reality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could make a profound influence and valuable expression to the society as well.


Stèles 线上展厅 |「北京抽象」: 马可鲁 崇真艺客



关于应空间  About Ying Space



创建于2013年,应空间基于对当代艺术开放式的提问,致力于发掘新观念、实验性、跨界合作以及审美挑战,支持艺术家实现新计划,并探索其背后的方法与动机。作为创造性与可能性的实施平台,应空间记录价值观的变化,并试图通过展览及活动,推广新的收藏方式与生活方式。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2013, Ying Space has been engaging in an open-ended dialogue with the contemporary art context to delve into new concepts, experiments, crossover collaborations and extreme aesthetics. Ying Space supports artists in visualizing their projects and explores their approaches and motivations behind. Ying Space is a platform that tests creativeness and records changing values. By holding exhibitions and events, Ying Space attempts to promote the lifestyle that is open to the new concept of art collection.



Stèles 线上展厅 |「北京抽象」: 马可鲁 崇真艺客

*

 参观注意事项

* 入场前需进行检测,体温异常等症状观众谢绝入场;

* 参观需全程正确佩戴口罩,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

* 本机构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和消毒,采取防病毒措施;

* 场馆定时消毒,早晚各一次,开馆期间做到最大通风;

* 根据现场状况采取限流,同时参观人数不超过25人。

* 遵守艺术区的疫防规定:草场地东北门登记入园

* 至少提前一天预约,预约微信:yingspace-media



关于学有缉熙  About XY Gallery



2018年,学有缉熙源于赖少其先生家属为传承赖老一生对艺术敢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以及岭南文化超越“传统导向”的进取精神而设立。  作为坐落于南中国的新艺术空间,学有缉熙一开始便建立了日积月累地学习以达光明之境的信念。而这种知识的累积是基于传统的文脉而逐步扩及当下,同时也以当代的视野去观照传统。在这里,“当代”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和理解角度,它不存在线性演进的关系和绝然的媒介及风格语言分类。我们要思考的是,经由中国传统的认知方式能否给当下的艺术系统提供知识结构上的触发。因此,本馆所推进的展览与研究就是在这本土与全球、传统与当代的交融辉映之中寻找自身的道路,而此间更为具体的关系和征貌揭示,则有赖于那一个个本着审慎而开放的态度选择的个案和现象。我们的展览,作为对于这些个案和现象的呈现,试图体现出一种具有过程感的、立体的视觉和知识的系统。  日就月将,植根于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岭南文化的学有缉熙,希望将这一系列深具文化传承和当代视野的研究、展览和出版持续进行下去,从一个局部着手打开我们艺术认知的新视域,建设大师与后辈对话的平台, 增强创造性、冒险性、挑战性的创新意识,激发艺术敢为人先的探索和创造精神。

 

Stèles 线上展厅 |「北京抽象」: 马可鲁 崇真艺客




Stèles 线上展厅 |「北京抽象」: 马可鲁 崇真艺客

应空间 YING SPACE


 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艺术村红一号院 A3

Red No.1-A3, Caochangd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info@yingspace.com   www.yingspace.com 


Stèles 线上展厅 |「北京抽象」: 马可鲁 崇真艺客

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应空间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us,please follow us.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