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 汤 Golden Flow
北京当代·艺术展 2020
2020.8.8-9.6
主办:北京当代·艺术展、CHAO艺术中心
策展人:杨紫
艺术家:陈文波、陈哲 、傅丹、高伟刚、胡庆雁、黄含康、姜琤、珂勒惠支、李钢、李维伊、刘芳、刘诗园、陆扬、马秋莎、娜布其、蒲英玮、乔瓦尼·欧祖拉、森内敬子、孙存明、万杨、王博、王海洋、王茂、王墒、王思顺、王晓曲、吴达新、伍伟、颜磊、杨健、姚聪、臧坤坤、翟倞、詹蕤、张光宇
开放:周一-周四 1-9 pm / 周五-周日 1-10 p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东路4号三里屯CHAO 27层 TOP HOUSE


陈文波的绘画作品以强烈的个人风格,演绎着我们熟知却被异化的事物,作品的画面明亮而圆润,物体被放大且细节鲜明、纤毫毕现,再配以柔和的高光处理,使画作整体呈现出迷幻的效果。他借用商业摄影和广告手法,让画作呈现出浓厚的“超级现实主义”风格。更为重要的是,他受到黑色电影的启迪,善于在作品中营造出悬疑气氛,将充满特质的灵魂或精神注入到没有生命的物体上。这些拥有了灵性的物体,不可思议地带来悬而未决、扣人心弦的效果,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也让我们在好奇中约略带着一丝焦急,其效果就好比是希区柯克惊悚电影中的“麦高芬”。
陈文波,1969年生于中国四川,并于199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工作生活在北京。
区别于同时代的艺术家,陈文波的作品以隐喻的方式呈现对现实的批判。他参与其中,对现代生活细微观察与分析,作品中画面的主题和意义被消解,视觉的确定性被模糊之后诞生出一种奇特的情绪性,呈现出一种 “都市诗学”的气质。
陈文波个展“破碎中”,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09

陈文波个展“日夜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16
陈文波的重要个展有:《日夜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16) 《陈文波:破碎中》(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09);《后门:陈文波2003》,(何香凝美术馆,深圳,2003) 。他同样也参加了很多群展,比如 《解放的皮肤》(武汉美术馆,武汉,2016-2017);《新资本论,黄予收藏展》(晨读当代美术馆,成都,2016);《艺术无大小之没有糖果,来捣乱》(央美术馆,北京,2016);《中国8:中国当代艺术》(杜塞尔多夫新会展中心,杜伊斯堡,德国,2015);《民间的力量》(民生美术馆,北京,2015);《开今 借古》(龙美术馆,上海,2014);《随遇而安》(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4);《麻将-希克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伯尔尼美术馆,伯尔尼,瑞士,2005);《跟随我》(森美术馆,东京,2005);《后感性——异形与妄想》(北京,1999)。
陈文波作品参展第二届莫斯科双年展现场,2007

他的作品也在重要公共收藏中,比如尤伦斯基金会(比利时),奥兰斯卡基金会(瑞士),广东美术馆(中国),希克收藏(瑞士),M+当代博物馆(香港),何香凝美术馆(中国),DSL收藏(法国),和白兔画廊(澳大利亚),森美术馆(日本)等。
伍伟《瞿如》,纸、木板,60x60x180cm,2020
伍伟在此次艺术当代中呈现了作品《瞿如》。“瞿如”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人面三足,它的叫声就是它的名字。艺术家借用《山海经》中的形象,并将其转喻为一种异化的“物”。艺术家用繁复的工序处理日常常见的纸和塑胶玩具球,制成它的皮毛与身体,试图引发观者的触感,激起他们原始的感知力——警觉和洞察,以及对自我的反观。同时,《瞿如》通过图像和文化背景的转换——例如,在巫傩文化中,神鸟的形象用于牺牲和祭祀——又能与更多的远古文化意象链接。然而,作品整体呈现出的几何形态,亦透露出艺术家对现代主义艺术的认知和采纳。
伍伟《瞿如》局部
艺术家试图用带有触感欲望的作品激起观者最原始的感知力,对所在世界的警醒和洞察,对周遭事物的好奇和敏感,和对自我的观照和觉察。皮毛、肌肤成为艺术家和观者贯穿远古和当下、以微见著的感知通道。


伍伟《隐遁的皮毛》,木板上纸张,110 x 110 x 10 cm,2020

北 京 | 香 港 | 曼 谷
BEIJING | HONG KONG | BANGKOK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B01&D06,100015
B01&D06, 798 Art District, No.2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 Beijing, 100015
T: +86(10)57623060 | F: +86(10)59789379
info@tangcontemporary.com | www.tangcontemporary.com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