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offline:应变危机的艺术家》系列第032篇
直播里的中国
2019年年底有一次聚餐,我和张哲溢,还有戴丹丹聊起了直播和网红,一年后的今天几乎无处不直播,无处不网红,疫情期间隔离的生活其结果就是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繁荣的线上活动。两年前我们的媒体报道谈“快手中的中国乡镇青年”,那么今天几乎全部成为了直播影像中的世界图景,疫情期间达明安·赫斯特以及村上隆等一众当代艺术明星开启了直播模式。而这些艺术家戴丹丹去年就着手实践了,她将做网红和直播做成了艺术项目,这在我看来反而是预言性的。
——段少锋
段:段少锋
戴:戴丹丹
段:2020年迄今为止印象最深刻,最为触动的事情是什么?
戴:春节放假那几天,我跟我爸妈一起走路到家附近的餐厅去吃的年夜饭。一个星期之后,我妈给我打电话说,让我给我爸买一个轮椅。从此之后我爸出门再也没有离开过轮椅。癌症的发展进程就是那么快,让人追都追不上。
第一次拍了健康宝照片之后 没想到用了那么多回,早知道拍美一点了。
经常用到的通行证
段:2020被打断的工作节奏如何调整,迄今为止工作上的推进怎么样?
戴:迄今为止实质的工作上完成了一副完整的作品。其他都在脑子里构思中,一直没有去执行出来。不仅最开始的疫情影响了作品材料的制作和购买,后来是我爸的病情也影响了我创作的时间,大块的时间都没有了,隔三差五的跑各个医院,正经的工作也就被停止了好多。很有负罪感。
憋了太久没有做头发了
段:如何看待今天所出现的危机,这个危机包括宏观的国家层面的危机,也有个人危机,你如何面对和处理危机?
戴:国内的疫情我是没有太多感觉,虽然很多行业都出现了危机,但是对我的影响并不大。艺术圈惨淡了一些,我觉得是一个能闷头做作品的好时机。可惜我家里出现了一些变故,照顾父母的同时,本职工作有一些滞后。母亲的公司由于疫情的影响新开展了直播的业务,正好又没人懂,就被我承包了下来。在时间被照顾父母和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占据了之后,突然有迷失自我的情况出现。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应该在艺术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只能在医院看展览了
段:在今天特殊的背景中,有没有对于艺术的思考产生新的变化?
戴:疫情的事情出现之后,经常会有媒体来问,疫情有没有激发更多的艺术作品,灵感等等。我在想艺术作品如果是表达自我情感流露的话格局就太小了;如果是反映当下社会问题,这不就是跟风蹭热度么?那么艺术到底应该如何发展。我想还是别探究今天的背景是不是特殊,作品也应该特殊了。
第一次去做核酸检查的门口
段:在你中国今天的当代艺术缺乏什么?急需要改变的现状又是什么?
戴:中国的当代艺术缺乏的就是根。整个中国都缺乏根。原来的根早就被时代侵蚀的没剩什么残渣了。先提高艺术教育院校的纯粹性,完善制度这是当务之急。现在艺术院校哪怕是八大美院的含金量越来越低。就不深入解析了。
疫情期间唯一做的一件作品
段:你对于艺术的未来判断是什么?
戴:我对于艺术的未来无法判断,我连房价都判断不出来。自己的身体和命运都判断不出来,何谈的上艺术的未来呢?
额外的娱乐项目就是设计首饰
戴丹丹,2005年毕业于英国威尔士大学电视研究系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曾担任2020年艺术青年毕业季评委,2018 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术奖之雕塑装置类特别奖。部分个展有:“2017 “跳房子”,户尔空间,中国北京,2016 “有线自由”,艺凯旋艺术空间,中国北京;“编”,NKN画廊,澳大利亚墨尔本;部分群展有:2020,“家的维度”,北京时代美术馆,中国北京,“2019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中国重庆;‘艺术北京2019’; “第12届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术奖”,军械库,意大利威尼斯;2017 “破折号——中国青年艺术展”,罗中立美术馆,四川重庆;2016 “韩国顺天国际生态环境艺术节”,韩国顺天;“上海Art021当代艺术博览会”;“中国当代-卢森堡大公国迪基希市美术馆巡展”,迪基希市美术馆,卢森堡;2014 “抽象艺术新一代”,寺上美术馆,中国北京;“1964-2014法中相知相交五十载-中国当代”中国艺术家作品巴黎邀请展,巴黎17区市政厅,法国巴黎“北京-盐湖城的联系”,Gittins Gallery, 美国盐湖城。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