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术博物馆》杂志(Art Museum Magazine)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系列课程由新华网、上海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共同主办,上海大学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和国际博物馆信息中心承办。该系列作为全国首个常规性的博物馆专业课程公益直播,将围绕与博物馆相关的话题,包括但不限于博物馆、文物保护、展览策划、博物馆学理论、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博物馆、藏品管理、艺术史、文化发展等主题,邀请全国各大院校、博物馆的专家教授、研究员为全体从业人员、相关专业学生、对文化、历史、博物馆、艺术等领域感兴趣的人群提供更加多元的学习途径、满足更多人的学习需求。
此外,《中国博物馆公开课》针对普通公众及青少年群体,还将推出更加有趣、更加具有普适性的“云博物馆”“社教在线”等栏目,为更多的人群提供博物馆线上资源,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第七讲
讲座主题:“三论七观”——谈谈文博场馆的传播工作
讲座简介:
在互联网时代,文博场馆面临着传播环境的巨大变化。作为身处其中的博物馆人,主动适应,主动而为,方有新作为、新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各自场馆的影响力,发挥好以文化人的功能。
讲座将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传播工作为例,介绍了以场馆历史符号为主题,以纪念日等节点为契机,以专业规划为基础,以社会各界人士为参与者,传播全程融入的场馆业务与传播项目集合体概念。阐述了传播工作与展览、教育、研究、收藏等各业务板块的融合发展。
讲座还就文博场馆传播工作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环节进行了阐述。
这是一场文博场馆传播工作理论与实战结合的网上交流。
主讲人简介:

张建军,1968年4月生,江苏睢宁人。现任南京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执行院长。兼任中国纪念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在纪念馆期间先后参与主编《人类的记忆》《南京不会忘记》《被改变的人生》《和平之旅——东瀛友人口述史》《南京大屠杀史实展》《无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藏品图集》等图书10余部,发表研究论文和资政内参3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课题和省市有关社科课题。主持《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基本陈列改造,策划《共同见证: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等系列主题展览在国内外展出。主要从事博物馆管理研究、场馆标准化研究和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研究与传播。
讲座时间:2020年8月8日(周六)14:00-15:30
讲座地点: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报告厅
参与方式:在线收看直播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观看活动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南京站系列直播课程
第七讲
《“三论七观”——谈谈文博场馆的传播工作》
主讲人:张建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
时间:2020年8月8日
第八讲
《博物馆里的丝绸之路》
主讲人:赵丰(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
时间:2020年8月15日
第九讲
《高质量博物馆散论》
主讲人:陈浩(浙江省博物馆首席专家,原浙江省博物馆馆长)
时间:2020年8月22日
第十讲
《博物馆,人人可及》
主讲人:陈瑞近(苏州博物馆馆长)
时间:2020年8月29日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