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工作方法:艺术家的时间、空间与身体”在北京中关村壹号壹美美术馆开幕,由盛葳担任策展人,呈现了包括佩斯艺术家隋建国在内的四位艺术家的创作实践,旨在探索作为过程的、看不见的艺术家的“工作方法”。展览中的每一件作品的背后,都有着极为具体而特殊的“理由”,以及服务于这些理由的“工作方法”。在这里,作为一个现代人的艺术家的时间、空间和身体变得尤为重要,正是它们生产出“当代”的经验。本次展览将于壹美美术馆持续展出至2020年9月10日。

进入到展览现场,首先来到的是艺术家隋建国的“手迹”板块,在一张长桌上面,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型雕塑作品,2008年,隋建国开始“捏泥”,为了刻意不塑造任何“形象”,他蒙上了眼睛,这保证了他不得不脱离任何时代和类型的“雕塑”标准。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宗教人物,还是伟人形象,他们的雕塑常常采用的是大理石、青铜等“永久性材质”,目标也总是指向“永恒”,生命逝去,形象长存。隋建国反其道而行之,他的目标不仅针对艺术史逻辑,而且还有着更为深层的哲学和当代意义——它们是身体和生命的印迹。
十余年来,长桌上的泥团已经累积1994块,作为生命最鲜活的证据,它们还在继续增加、延伸,比如在这些泥团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是有数字标记的,20或者1500步,代表的是艺术家捏了20下,或者是艺术家在走1500步的过程中捏造而成。

“2008年春天戴上眼罩捏泥的那一刻,其实没来得及仔细考虑这样做所带来的后果。捏第一下的时候觉得挺有把握,再往下去就不知道捏在了什么位置。心里有些空虚。摘下眼罩看到那被捏的稀烂的一坨泥,同时也看到一直在旁边拍摄的机器,意识到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隋建国说道。之后,当作品放大到五米高,可以看到其中“布满出人意料的细节——我的皮肤皱折、掌指纹路,以及泥巴叠合、运动的痕迹,纤毫毕露——我感到震撼。这一切都是在我闭上眼睛,放弃艺术家的主动意图时埋下的种子。这颗泥土的种子,放大数十倍后,气势磅礴,犹如物自体现形。”
“多少年来,现代启蒙摧枯拉朽,观念主义铺天盖地,理性控制了僵化的肉体。回头看,十年前蒙上眼,无意中戳破了一层窗户纸。从此物我互换,界限模糊;雪爪鸿泥,肉身成道。”


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的群展“合意——中国园林中的人”目前正佛山华桥城盒子美术馆进行,展出包括佩斯艺术家刘建华在内的三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以中国园林为切入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理解,以及处理人与万物关系的方法。该展览作为一次尝试,希望用当代艺术作品构建一种游历的体验,让观众在过程中获得认知。“合意——中国园林中的人”将持续展出至2020年8月15日,并在结束后将巡展至坪山美术馆。
“合意——中国园林中的人”中,展览空间并不是置放作品的容器,展览也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尝试通过处理空间和作品的关系来制造一种心境。策展人以一种“意”和“境”的概念重构三位艺术家的作品,使作品之间互相穿插,互相呼应,互为意义;其中刘建华通过翻转材质的物质和视觉特性,质疑视觉所建构的固化认知的可靠性。由此过程形成的不同形态和气质的空间,引发观众在观展的过程中产生此起彼伏的心路历程,探讨每位艺术家的作品在特定关系中所生成的意义。
刘建华参展作品《方》(2014)© 刘建华工作室



刘建华参展作品《容器》(2008-2018)© 刘建华工作室

隋建国,
生于1956年,中国青岛
隋建国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一职多年。作为国际舞台上最具影响力的雕塑艺术家之一,隋建国在自己三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对创作观念、作品形式、媒介选择、处理方法、时空经验等多个方面都有所理解和认识。隋建国曾多次参加国际艺术群展,其中近期的有第九届上海双年展、第四届广州双年展、第九届巴腾贝格雕塑双年展、罗丹百年大展等,个展曾在旧金山亚洲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纽约中央公园、OCAT(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纽约PACE画廊等重要艺术机构举行。2016年发起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并于同年联合中央美院雕塑系和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组成《现当代雕塑理论译丛》编委会,并于2016年至今每年在北京中央美院举行翻译新书发布与相关国际研讨会。

刘建华
生于1962,中国江西
欢迎致函了解艺术家作品收藏信息,或关注佩斯微信获取更多现当代艺术资讯。
邮件:hongkong@pacegallery.com
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当代艺术画廊,佩斯画廊自 1960 年创立以来,始终扮演着艺术界生力军的角色,代理了众多二十至二十一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家及艺术家基金会,创造了卓越的精神财富。佩斯画廊在全球设立了展览空间及办公室,包括纽约、伦敦、日内瓦、帕罗奥多、北京、香港及首尔,并于 2019 年 9 月在纽约曼哈顿启动了一栋八层高的全新旗舰大厦。在即将步入第七个十年之际,佩斯画廊将继续秉承其使命,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提供支持,并与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这些具有时代前瞻性的艺术创作。为不断推进这一使命,佩斯画廊将积极开展全球范围内的艺术计划,包括大型展览、艺术家项目、公共装置、机构合作、策展研究及写作等。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