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花之名”展览开幕回顾
以花之名
In the Name of Flower
2020.8.8-2020.12.6
上海明珠美术馆
Pearl Art Museum, Shanghai
明珠美术馆“以花之名”(In the Name of Flower)展览2020年8月7日盛大揭幕,8月8日正式与公众见面。


50 × 50 × 4 cm × 8
“这次我的作品使用瓷来制作,将真实的鲜花置入瓷土,然后放入窑内进行烧制。我想通过此系列作品传达对生命存在的敬意,也是想表达一种对自然的尊重。”
——徐鑫桦

“很荣幸能够参与此次展览,在安藤忠雄设计的卵型建筑空间中展出我的作品。三十多年来我专注养蚕,明珠美术馆的空间类似于蚕茧。一蚕一世界,一花一宇宙。我用我的丝网进行摄影,诞生了《丝影》系列:世界、宇宙、或精神就是一张网,我透过这张网去拍摄蚕茧,充满了对生命的想象——空茫、哀伤、顽强。

39 × 60 cm
以这样的方式记录彼时和当下的我所进行的对话。晚秋时分,我本以为蚕已死,但它却破茧而出,因此机缘,我创作了另外两件展出作品。花、蝶、丝、梦是我对展览主题的表现。”
—— 梁绍基

250× 270 cm
“我的作品是以绘画为主,但其实我的作品中,很重要的另外一个元素是光。在我看来,光是世界的起源。光对应到花的作品上,可以称之为一种花之光:把花生命力最旺盛的状态透过光的感觉做了一个定格。我所描绘的花,是2014年至2017年我在北京生活创作的地方种植的玉兰、海棠等,我后来画它们,也是对那一段美好时光的追忆。希望我的作品可以让大家看到一种生命之光的东西。”
——杨勋
“我这次展出的作品是特别为‘以花之名’展览而作的。在今年二月份的时候因为出不了门,我把自家地下室改造成了一个摄影暗房,在里面做一些摄影工艺的研究。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络上看到了新冠患者肺部的影像,非常受触动。后来陆续收集了一些患者身体创伤的X光片,思考如何把这些创伤用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呈现,继而想到了用花和摄影中的蓝晒法:花和身体创伤纠缠在一起的浪漫图像,用蓝晒法呈现。想让大家在面对悲伤的时候,在这样的特殊时刻,用浪漫和想象力去抵抗。”
——胡为一

“这次在‘以花之名’展览中展出作品的结合了我之前的绘画,并且根据明珠美术馆的场域空间做了延伸。在这系列作品当中,我采集了自然中存在的元素,希冀通过我的创作、现实空间和观众有进一步的碰撞和激发,也希望通过作品能让自然的生命力一直延续下去。”
——毕蓉蓉

50(diam.) × 160 cm
——孙月
时间轻语
关于消逝 传递 与 留存


200× 54 × 20 cm




“花式”拍照
等你来get








共赴一场 花花盛宴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