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 冯源
油画 / 贝家骧
一个城市的特有建筑本来就承载着人们对这座城市特征最真切的记忆,石库门作为上海特有的一种建筑形态,其建筑特征与装饰纹样便是人们脑海中大大小小的记忆碎片,或清晰或模糊地勾勒出人们记忆中的城市印象。
著名建筑师阿尔多・罗西曾说:“一座城市没有了建筑,城市将不复存在;没有了记忆,文化将枯竭凋零。”唤醒石库门建筑残留的记忆,解读其背后的人文内涵,并期待延展其持久的魅力。
20世纪20年代上海南京路中西合璧的石库门建筑
一、中西合壁的上海石库门建筑
上海石库门建筑艺术伴随着城市的变迁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岁月,见证了上海近现代的发展。追根溯源,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英国将上海设为通商口岸并建立租界,相继美、法也设立了领地,刺激近代工业的发展。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八家洋行向中国租借土地,建造房屋,石库门建筑就是基于当时的商业扩张发展起来的。由于通商与战乱两大因素,使石库门建筑在1853至1930年大量产生,并为近代装饰风格埋下了伏笔。
典型石库门建筑的门楣
从早期老式石库门到新式石库门,随着西方建筑及装饰纹样的纳入,石库门建筑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演变,逐渐形成了现今的建筑形态。石库门建筑最密集的区域是现今的黄浦区与虹口区,并向周围扩散。其中早期老式石库门始于英租界,扩展至南市、虹口、闸北和法租界等;老式石库门以静安、黄浦、杨浦等为主;新式石库门多分布于黄浦、卢湾、徐汇、普陀等区域。
在那个变化动荡、记忆磨损的社会环境中,石库门民居缘何成为上海的缩影?
贝家骧 上海弄堂记忆之一 布面油画 61×76cm 2015
相比同时期的各式建筑,从老洋房、市区西部的乡野别墅、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到解放后的工人新村等不一而足,其背后是各阶层居住者的生活状态,不同于工人、西方买办等,石库门中居住的多为当时的市井阶层,代表着最普通、最大众的思想,因此惟具有海派精神及里弄文化的石库门民居,才能象征那个时代上海滩的沧桑与情怀。
不同时期、不同建筑风格、不同主题,使石库门建筑装饰纹样丰富多采,或许我们能透过这些装饰与之对话,并一窥其背后深沉的文化思想。
贝家骧 上海弄堂记忆之五 布面油画 61×76cm 2015
石库门建筑的装饰纹样具有符号意义,并与文化哲学密切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中华精神的龙凤、猛兽类的狮虎,常见的鸟、鱼、龟等动物都有一定寓意。此外,在植物纹样中,象征品行高尚的梅兰竹菊、象征延年益寿的松桃、象征富贵如意的牡丹等,都蕴含着中国的吉祥文化,从中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安定祥和的意愿,表达了人对生存环境、子嗣繁衍和美好生活的祈愿。
石库门建筑的门头
石库门建筑业将目光投向西方建筑的装饰纹样,如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除了抽象的柱式和程式化的建筑语汇外,附加的雕塑与装饰无不是张扬人性;中世纪传达的是宗教至高无上的力量,可见直升向上的雕琢形式;文艺复兴以后表达的是世俗生活的绚烂,奢华的装饰纹样得到青睐。西方纹样以自然界的花草植物、圣经故事与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或宏伟场景为主,在表现方式上更直观、具体,也暗含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寓意。
建筑细部装饰
石库门建筑装饰纹样的变革,融汇了东西方文化的图腾,反映了近代上海市民对审美价值理解的包容和开放。
三、石库门建筑的装饰特色
1、中西合壁的门头
门作为石库门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构件,也成为装饰纹样的重点。石库门建筑的门主要可分为三角型、半圆型和平直型,还有由这三种发展而来的复合型、不规则型等。


左:辅德里(门头)1915年
右:瑞康里(门头)1931年
三角形:
“恒丰里”是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门楣装饰,仅在三角形边缘作线脚装饰,当中留白。


左:贝家骧 恒丰里 布面油画 100×95cm 2016
右:恒丰里(门头)1905年
“斯文里”门楣都采用了类似文艺复兴时期的三角形,内部装饰植物卷草纹样,下部叠加长方形,兼具匾额的功能。


左:斯文里(门头)1914年
右:吉庆里(门头)1917年
“吉庆里”门楣的装饰比较特殊,以清水红砖砌筑线脚,内部为水泥雕琢的植物纹样。此外,还有渔阳里、树德里、恒安坊等各种三角形门头装饰。


左:渔阳里(门头)1912-1936年
右:树德里(门头)1916年
半圆形:
“恒丰里”与三角形门头同属文艺复兴时期风格,仅在形式上转变为半圆形;树德里(中共一大会址)半圆形装饰,内饰红色植物纹、盾形纹;张园、慎余里半圆形门楣边缘都采用了齿状装饰;另有荣康里、永丰坊等典型门头。


左:张园(门头)1918年
右:永丰坊(门头)1930年


左:荣康里(门头)1923年
右:贝家骧 长安里 布面油画 100×95cm 2016
平直型:
“吉祥里"门头以方形线脚为主,结合圆形装饰;辅德里的门以清水红砖砌筑,正中为长方形匾额,两侧饰以卷草纹样;四明村门头运用矩形、阶梯形纹样,顶部采用齿形纹饰;另有梅兰坊、多福里等多种平直型门头装饰。


左:多福里(门头)1930年
右:怡安里(门头)1929年


左:梅兰坊(门头)1930年
右:四明村(门头)1929年
未完,下篇待续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