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straction 2020 Part II Black & White
2020/7/31-9/20
丁设 Ding She
105202006142245
纸本水墨 ink on paper
69 x 138cm / 2020
我们可以通过两重“门”来走近丁设的艺术创作(丁设,1972年生于中国临海市):第一重也是最容易理解的门是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以及通常被视作中国绘画中不可缺少的书法艺术。十分有意味的是中国的文字系统被称为象形文字,因为它们在视觉上更易被辨识或象征,而不是像罗马文字或者阿拉伯字母那样被“阅读”。如果允许悖论存在的话,丁设的符号似乎可以被解读为一种抽象的“象形文字”。
第二重不那么明显的门,指向了其作品与通过二进制代码转换的所有文字和数据,以及周遭各类事物与其所对应的条码符号之间的类比。在这些语言形式中,每个符号都有其精确价值。丁设的创作方式与此紧密相关,因而他的作品在视觉呈现上更具当代性。同时,其作品中的符号序列和节奏韵律存在着某种隐密的逻辑与精准性——即处于一种特定的节律中。在音乐中,当一种声音让位于连续节奏中的其他声音时就产生了“和声”,当同样的情形出现在文字中,那便是诗歌。在视觉艺术中,时常重复的符号则会形成一种完整感和美感。
然而,通过抽象的绘画语言来表现意识和美感并非易事。符号、图形和色彩的选择表面上看似简单,实质上却容易导致所需传达信息的误读与困惑,作品中的冲突、对比有其特定的用途与阐释。
艺术家选择抽象语言的原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上海是一座巨大、拥挤且发展迅速的都市,”因此他无法通过现实的图像来记录它的不断变化。相反,他使用抽象的形式来记录他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
因此,在丁设驾轻就熟地把握着中国的艺术传统时(中国的艺术传统源自其悠久的历史以及在发展中不断吐故纳新能力),他还涉猎着抽象艺术洪流中诸多未知的领域。考虑到艺术家个性化的创作背景,我想指出这种选择的“危险性”,用以强调我对艺术家勇气的欣赏。他既是一位勇敢的艺术家,也是一位真诚的艺术家。
丁设 Ding She
105202006122300
绢本水墨 ink on silk
100 x 90cm / 2020
丁设毫无疑问是个勇敢的人……因为选择艺术创作就意味着选择放弃其他可能更加有利可图的行当。就勇气而言,我想特别提及他曾长期在空军部队服役。相较于其他形式的现实主义艺术,他的抽象表现方式体现出一种由“速度感”形成的视觉张力,而作品中涉及的“叙述”则需要被观众“解读”,因此也需要相应的时间。我认为速度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在面临危险或关键抉择时,几乎是没有时间可以浪费的。我不知道是否“迅速”是他艺术创作方式中有意识的组成部分,但是通过观察他的作品,这一点非常显而易见。不同形式的符号紧密地重叠着,几乎就像是试图抹去或者纠正它们一样,仿佛有着速度印证般的轻盈,而又复杂地回归到已经完成的事物上。我们可以把这种意象与音乐作品中“乐句”的重复来进行类比:音乐作品可以进行不断扩展和变奏,并通过回旋而构成整体框架。这就是我们在整个音乐乐章中所记住的同类声音模式。有时我们会在音乐中点缀一些复杂的内容,有时我们也会喜欢旋律单独响起的时刻,这并不矛盾。这便是回旋在作曲家梵泰蒂尔的音乐中亦或是普鲁斯特另人沉醉的文字中的“小乐句”。通过回旋,即便不断地变化着,丁设的符号也不会自相矛盾,好像他正在修改着、替换着和纠正着自己的符号指示。而从另一方面,他的符号也得到了认可和加强。并且丁设的符号更为清楚地自我阐述,如同交响乐主题中回旋乐句。在循环往复中,符号的指示变得更为复杂。
105202006122300(局部)
回旋似乎意味着在纠正已经完成的事情,好像在承认错误一样。在丁设的绘画中,回旋反而意味着扩展和阐释。抒情诗常常被认为是一种极为简洁的诗歌形式,但也可以通过添加笔触、符号或者脚注来使其轻盈又完全抒情。
丁设创作了一些装置和他标志性的水墨绘画,这些作品是抽象结构和艺术家个人情感的结合。在艺术家有趣的自述中这样诗意并直观地表达:“我会用手去思考。”这意味着对艺术家而言,技术和情感先于理性路径。并且,他还这样写道:“我曾尽力尊重我所经历过顿悟的每一刻。”
难题仍然存在。我们真的看懂丁设的作品了吗?我们可以从他的技艺性自信和真诚的创作初衷中寻到答案。丁设在创作中意义深远地交替采用着不同的材料(金属、帆布、纸和多种类型的颜料),这展现了其掌握技艺的广博。至于内涵与意义,正如我们已定义的,他创作的动因真诚,他自由挥洒又精准的风格毫无疑问地源于他希望为观众提供内在的轻盈和快乐。
艺术家这样写道:“当我的作品被贴上简朴的标签时,我感到了极大的满足,因为这正是我希望它成为的样子。”然后,它的简朴性也受其自身规则的制约。
丁设的作品融合了其自身的经历、学习与工作经验,以及其背后古老的艺术传统和其艺术创作中显而易见的当代性。我们如何定义一件艺术品为“当代”?显然仅凭它被“创作于当下”是远远不够的。当艺术作品体现并反映出当下的生活方式和意义,或者有助于观众去理解它时,这就是“当代性”。丁设的作品展现出一种无可质疑的优雅,他所秉承的伟大的东方传统以及他谦逊且不失自信的身份性使人印象深刻。他用一种简单、直接的方式来进行创作,因而获得了国际观众对其作品的理解力。我想这些都是准确定义其作品当代性的切入点。
《极》 2019 (节选)
文 / 维托里奥·乌巴尼(Vittorio Urbani)
丁设 Ding She
105202006120000
绢本水墨 ink on silk
90 x 180cm / 2020
丁设
1972年出生,浙江临海人,现居上海
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专家油画工作室研究生班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
作品被G20峰会(杭州)主会场、金砖五国会议(厦门)主会场、上海进博会主会场、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贵宾厅、中国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澳门艺术博物馆、上海慈善基金会等机构永久收藏
个展
2019 极-丁设威尼斯展,威尼斯皮萨尼.圣玛丽娜宫,意大利
2017 缠-丁设艺术展,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上海
2013 晃动点线-丁设作品展,西湖当代美术馆,杭州
2007 M50+1.5艺术开幕展(丁设作品展) ,M50+1.5ART,上海
2006 丁设2002-2006画室报告展,金茂大厦裙楼3F-5F,上海
2006 瞰-丁设架上作品展 ,安德雷斯国际艺术中心东大名仓库,上海
群展
2020 抽象2020/中 黑与白,艺博画廊,上海
2018 “日月光华”中国当代艺术展,奎里尼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博物馆,威尼斯
2017 抽象-当代中国非具象油画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6 抽象中国2016”作品邀请展,上海明园美术馆,上海
2011 “中国盆景”当代艺术家提名展,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西班牙
2004 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展,广东美术馆, 广东
2009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展,湖北美术馆,湖北
2011 “人文江南、吾土吾民”油画作品展,浙江美术馆,杭州
2008 “超以象外”中国抽象绘画作品展作品获“杰出绘画奖”,澳门艺术博物馆,澳门
关于艺博
艺博画廊于1998年成立于上海,是中国创办时间较早的中国当代艺术画廊之一。创立至今,相继在画廊及上海美术馆等不同空间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且高品质的展览,同时画廊积极发起、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推广与收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