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32年,公共媒体总是站在观察者和报道者的角度来与艺术互动,在ACAC当代艺术档案库和宋庄美术馆举办的“公共媒体眼中的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中,媒体成为美术馆的主角。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当代艺术起步,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报道也同时起步。《北京青年报》是其中最热忱的参与者之一,从“油画人体艺术大展”、“中国现代艺术展”到“新生代艺术展”等,都留下了一手照片和报道。
1990年5月22日《北京青年报》发表了尹吉男《女画家的世界》,当时参展的八位女艺术家,都是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高材生,她们以女性独特的观察角度,表达了当时的心灵感受,及对生活和整个人生的思考。

《北京青年报》1990年5月22日
《女画家的世界》
吉男
女画家不着意追求雄强与粗犷,而潜在地展示她们独特的敏感和细腻,这正是《女画家的世界》艺术展的特征之一。

姜雪鹰,《摘果》
图片来源:《江苏画刊》1990年7期43页
参展的八位女画家又是以年轻风貌的青春气息使她们的敏感和细腻更为具体,落实到画面上。

刘丽萍,《街景》
图片来源:《江苏画刊》1990年7期45页
姜雪鹰所画的《果园》、刘丽萍的《地》、李辰的《花的壑》、陈淑霞的《窗前的花》等油画作品,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近似的情趣。

李辰,《花神》
图片来源:《江苏画刊》1990年7期44页
即使是以人物为母题的作品中,如喻红的《肖像系列》、韦蓉的《骑车人》、余陈的《孟腊集市》和宁方倩的《梦幻系列》等油画作品,都隐含着女画家的情思变奏。

韦蓉,《钟表店》
图片来源:《江苏画刊》1990年7期44页
关注方式、意念方式和表达方式都按一种即定的轨迹与观者发生精神触碰。也突出了她们各自在艺术语言纯化过程中的沉稳、明朗和孜孜以求的在乎情态。

余陈,《化妆舞会上的方倩》
图片来源:《江苏画刊》1990年7期45页
可以看出,这些作者都在寻求通过纯粹的绘画语言来表现真实的现代感受的个人方式。她们之间的艺术风格各不相同,甚至相差甚远。

宁方倩,《梦幻》
图片来源:《江苏画刊》1990年7期44页
如喻红的画是以比较主观的色彩关系来表述她的心理客观,而韦蓉是以比较客观的色彩关系来表述她对人生的主观感受。这种对比倾向也可从李辰和刘丽萍之间的视觉对立中找到例证。

陈淑霞,《临窗的花》
图片来源:《江苏画刊》1990年7期45页
而陈淑霞、宁方情、姜雪鹰和余陈,都是沿着个人惯性和去向来强调程度不同的主观倾向。同时,她们的作品也都流露出艺术探索的痕迹,也许预示了艺术新生代的基本性格。
1990.5.17
《女画家的世界》画展于本月20日-3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举行。
《女画家的世界》参展艺术家简介:
喻红:1966年3月出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在该系任教。
刘丽萍:1962年11月出生于北京,1981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在该系任教。
姜雪鹰:1963年出生于黑龙江,198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连环画系,现在美院附中任教。
陈淑霞:1963年出生于浙江,198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院连环画系,现在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任教。
韦蓉:1963年出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现在美院附中任教。
李辰:1963年出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壁画系,现在该系任教。
余陈:1963年出生于贵州,1981年毕业于贵州艺校,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现在(人民中国)杂志社供职。
宁方倩:1963年出生于山东,1981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校,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壁画系,现在建筑一公司任职。
——选自《江苏画刊》1990年7期43页
《女画家的世界》与“新生代艺术”:
“新生代这个词不是我的原创,我是使用者,正如最初人们从地质学中借用这个名词一样,我把它嵌入当代艺术的综合情结的坐标中。嵌入的契机始于1990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刘晓东画展”和“女画家的世界”(参展者分别是:喻红、韦蓉、陈淑霞、李辰、刘丽津、宁方倩、姜雪鹰、余陈)这两个油画展。由于他们平静地对待文化上的针对性并纯化艺术语言所形成的艺术傾向,引起我的追踪性关注。我曾明确指出,“刘晓东画展”和“女画家的世界”标志着艺术新生代的真正崛起。此后的“王华祥画展”“喻红画展”“苏新平画展”“申玲画展”“赵半狄李天元画展”“新生代艺术展”(参展作者为王浩、王华样、王玉平、王友身、王虎、刘庆和、周吉荣、王劲松、宋水红、朱加、庞磊、喻红、韦蓉、申玲、陈淑霞),都是新生代的纷纷亮相。”
选自尹吉男《新生代与近距离》
——《江苏画刊》1992年第1期16页
《北京青年报》艺术版块介绍:
“画廊”版是1980年至1990年初报社原有的不定期介绍艺术作品版;
“视觉艺术”是“画廊” 的2.0版,是1994-2004年报社美编室定期负责编辑制作的以推介中国当代艺术展示活动为主的艺术专版;
“乐土”版是报社文化部日常负责编辑制作的以介绍影视、戏剧、文学等文化新闻版。
因有时重要展览、主题艺术活动等需要及时推介,也会联合报社文化部、新闻部门等,在其相关的“乐土”或“新闻“版等编辑制作艺术专题。
——原《北京青年报》编辑王友身
相关连接:
正在展出:

公共媒体眼中的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

当代艺术陈列展

胡敏摄影1993—1995

王音的“水彩课”
宋庄美术馆
联系电话
010-80856950
公共邮箱
szmsg@artarchives.com.cn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