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也是艺术?”
“Is this art too?”
——人们在看当代艺术展览时,常常忍不住在大脑里冒出一个疑问。

对,还是不好意思问别人的那种。
因为……怕让人笑话自己不懂艺术。

“这也是艺术?”
艺术家:杜尚 Duchamp,《泉》, 1917
《泉》初次投稿第一届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年度展览
在一百多年前,一个随处可见的小便器,被签上了一个假名字放在艺术展览上,从最初的嘲笑与争议,直至成为今天艺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这也是艺术?”
艺术家:徐冰,《地书》,2003至今
展览:“徐冰”,武汉合美术馆;“徐冰:思想与方法” ,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一部全部用简单的表情符号写成,据说能跨越国界与语言文化的悬疑小说。

“这也是艺术?”
艺术家:夸尤拉Quayola,《图像志》系列,2014
展览: “非对称考古学:凝视机器”,上海昊美术馆
通过计算机方法分析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绘画。宗教和神话场景,经过变形被转化为复杂和不断变化的抽象形态。
“这也是艺术?”
在看以上案例的时候,你也出现这个疑问了吗?
对于当代艺术来说,看一张图片,不如与它一起卷入行动,亲身体验。
更多会让你琢磨“这也是艺术?”的展览,其实就在你身边的时代美术馆,并且正在不断继续出现。
<左右滑动查看>
广东时代美术馆历年展览作品图
当代艺术,无论作品长成什么样子,无论是否看得懂,似乎总能成功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探索。
或者,你会思考:“为什么它们长这样?作者在搞什么名堂,想说些什么?”
也许,你会想:“就这?好像很无聊,我也有过类似想法啊……”
甚至,你只是简单地怀疑:“这也是艺术?”
但其实,艺术的思考和探索,就从这一瞬启动了。

This is arToo.
一个用当代艺术精神启发日常生活的公共课堂。
This is art too.
艺术有许多可能性,
我们希望课堂本身,
也能成为一系列关于教与学的艺术。
arToo课堂,首个课程项目
广东时代美术馆——我家分馆
30位“储备馆长大人”正在招募中
招募核心人群:三到五年级小学生
报名通过的孩子们,将从当代艺术的体验者,进入到内部运行视角进行另类的观察与探索,并且成为储备馆长,接受挑战,尝试在他们的家里建设30个与时代美术馆彼此呼应、平行的“我家分馆”。
没有问号的艺术不是好的当代艺术,一起带着满头问号去探索吧!
——糯米,设计师、教育策划达人
孩子,是当代艺术不一样的解读者。
—— 杨二妈,法律专业的美术馆导览专家
发现,传达,构建,你要试试把吃饭睡觉的地方变成美术馆吗?
——张弘,建筑师、儿童设计教育工作者
我家分馆,从被认为需要学习的孩子们开始。
但学习和探索,从来不只是孩子们的事。
成为我们的热心观察员,
甚至加入我们的“教师网络”
——arToo课堂欢迎你的关注和加入。
线上宣讲会
“我家分馆”储备馆长招募说明
2020.09.05(六)19:30-20:30
我要报名参加 👉

arToo can be anything
arToo can be arT∞
arToo课堂:我家分馆
2020年广东时代美术馆携手“教师网络”成员和时代玫瑰园小学合作共建,旨在推动和促进孩子认知素质、情意素质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为目标的全人教育实践项目。
教师网络
广东时代美术馆希望通过“教师网络”建立美术馆与多领域教育工作者的互联,透过展览研究、知识分享、跨学科讨论、教学实践等活动,为“教师网络”成员提供第一手的当代艺术资讯,共同探讨当代的“教”与“学”,并在“教师网络”内促成跨领域的探索和合作。
推荐阅读

「艺式浓缩」计划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