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展望从2019年开始整理自己32年的艺术实验,就像讲课时使用幻灯片文件那样严格地对以往作品进行筛选和针砭。这些作品具有阶段性和跳跃性,跨时期地出现很多线索,于是艺术家就萌生了把玩牌的原理纳入进来,打乱和重洗。幻灯片+扑克牌的关系引发出何为物的边界的思考,并从中选择了22件物体作品在长征空间举办个展“埃迪亚物”(Objects of Idea),呈现了展望在以生命为维度的创作生涯中,在材料、工艺、语言上的多样性探索、以及思考与制作相结合的方法论。


展览同期,艺术家亲自整理的“幻灯片+扑克牌”被制作成为一部印刷品——《展望:物之边界》。这本书具有“埃迪亚物”的性质,同时也成为展览中的第23件作品。展览是书的一部分,书也是展览的一部分,它们互为作品。我们将分几期内容,从书中挑选与展览中“埃迪亚物”密切相关的作品,分享给大家。



1992–1993

中山装系列作品构思了很久,从最开始的写实男人到扭曲的草图和泥塑小稿,从锡纸包裹的头部到无头的人群,经历了几个变体过程。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左)《着中山装的男人》,1992,树脂、丙烯着色,等人大

(中)泥塑小稿,1992

(右)《无头人群》泥塑小稿,1993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中山装》泥塑小稿,1993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中山装草图,1992–1993



1994

制作《中山装》的方法是:先做超常动作的泥塑人体,然后贴上麻布,处理成一定硬度后切割下来再合成空壳的人体,最后再穿上衣服固定。由于泥塑人体的超常动态和衣纹的细节,使躯壳看起来既真实又虚幻。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中山装系列”户外展示,1994,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空灵· 空——诱惑系列”个展现场,1994,中央美院画廊



2002

2002年,借广东当代艺术三年展的最后一天,将1994年创作的中山装躯壳系列葬在广东美术馆的地下,作为标记的石碑上刻有此事件的碑文铭记。布制衣壳埋在地下会慢慢腐烂,再次出土则成为文物。在与美术馆签订的协议中,作品产权仍归艺术家所有,以备随后的挖掘和再创作。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葬——中山装》,2002

中山装躯壳布制雕塑、木箱、白布

15件,每件尺寸 85 × 80 × 48 cm,广东美术馆地下


2010

一般来说,自然界的山和石的形成一般要上亿年才能完成,《素园造石机》是一个组合装置,它可以模拟上亿年的风化外表,通过模拟自然中的元素:“风、雨、浪、震、火、晒”来进行箱体内的塑造。通过按键掌控设备,配合观看箱体内的成型过程完成作品。全程大约一个小时,这是我第二次获得与作品有关的专利技术。首展于今日美术馆,八天的时间现场开放制作,观众可以参观,最后一天开幕同时展览结束。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素园造石机”专利证书,2010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素园造石机》草图,2010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素园造石机——1 小时等于1 亿年”展览现场

2010,今日美术馆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造山》,2010–2019

石粉、钢板,130 × 70 × 34 cm



2013

从宇宙的角度看石头是没有正反概念的,下图为六个角度分享同一个六面底座的假山石。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假山石 164#(六面假山石)》,2013–2019

不锈钢、六面造型与六面底座



2017

“假山石”作品的造型遵循自然界没有一块石头是重复的定理,这是第一次把拓印的两块同一个石头反过来对接起来的试验,成为一块自然中不可能存在的石头,对等但不对称(非镜像关系),是对“假”的人工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非对称假山石》,2017

不锈钢,237 × 108 × 157 cm



2019

一堆嫦娥火箭碎片启发了我对于“原始”二字的想像,以及原初、原动力这些与原始有关的词汇,我认为越是高科技距离原始就越近,犹如弯曲的空间,两端越远反而越近。在这个前提下我为自己制定了创作规则:尊重材料,寻找他们之间的物际关系,避免强加任何预先的想法、预先的计划。找到碎片之间的关联之后,把它们连接起来,好像它们本来就应该的样子。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X+Y”系列,2019,嫦娥三号火箭碎片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莫比乌斯环》,2019,嫦娥三号火箭碎片,640 × 160 × 50 cm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关注】埃迪亚物&物之边界 | 第二期 边界 埃迪亚 物&物 第二期 艺术 实验 幻灯片 文件 以往 作品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