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W》杂志专访 | 与威廉·埃格尔斯顿共度的下午(William Eggleston)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W》杂志专访 | 与威廉·埃格尔斯顿共度的下午(William Eggleston) 崇真艺客

卓纳画廊


《W》杂志专访 | 与威廉·埃格尔斯顿共度的下午(William Eggleston) 崇真艺客

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正在接受《W》杂志专访

摄影/ Eric Chakeen


《W》杂志专访 | 与威廉·埃格尔斯顿共度的下午(William Eggleston) 崇真艺客

与传奇人物威廉·埃格尔斯顿
共度的一个下午


文/ Alexandra Pechman

摄影/ Eric Chakeen


本文英文原文载于《W》杂志

2016年10月26日



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可能是为数不多会把2016年认定为好年的美国人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并不参加总统选举的投票,这位传奇摄影师在数十年前做出了这个决定。“最后一个我想要[投票]的人是JFK(约翰·F·肯尼迪)”,上周他在纽约包厘酒店的一个套房里用他独具特色的南部口音拖长着声调打趣道。“从那之后直到现在,我对所有的候选人都觉得不在乎。”

“今年,所有的事都赶在一块儿了”,他一口气说道,提及自己在光圈基金会年度秋季慈善活动上获得荣誉的高兴、他在卓纳画廊的新展览以及卓纳图书再版的《民主森林》——这些统统发生在这一个星期之内——最后,还有他的朋友鲍勃·迪伦(Bob Dylan)获得诺贝尔奖的喜讯。当我提到没人能联络上迪伦告诉他有关获奖的事,埃格尔斯顿说,“这是他的典型作风。”他们当然也还没说起这件事。“我希望跟他通个电话”,他补充道。

《W》杂志专访 | 与威廉·埃格尔斯顿共度的下午(William Eggleston) 崇真艺客
《威廉·埃格尔斯顿:民主森林》展览现场
卓纳画廊纽约空间,2016年

《W》杂志专访 | 与威廉·埃格尔斯顿共度的下午(William Eggleston) 崇真艺客
《威廉·埃格尔斯顿:民主森林》展览现场
卓纳画廊纽约空间,2016年

不过,埃格尔斯顿不是个会错过派对的人。他从孟菲斯来纽约一周,参加各种晚餐会、新书签名和其他活动:周一是光圈的年度慈善会,他因为对彩色摄影的开拓性运用而受到表彰;明天是他在卓纳画廊展览的开幕。他今年77岁了,但仍然对自己说的话、时间的安排保持着严谨的态度。他几乎在回答每一个问题时都会用到如下的措辞:“据我所知……”、“我想”、“我猜测”、“或许”、“事实上”、“有可能”或者“我不这么认为”。无论他对某件事表达了认同或否认,他都可能不再多说什么。那些句子之间的停顿,长得足够你停下来给自己调一杯酒。

像往常一样,他保持着干练的身形,为这次采访精心地穿上洁白的衬衫、戴上有印花的领巾、脚上是一双黑色牛津鞋、鞋带的蝴蝶结形状几乎完美。“我觉得一个人应该看起来很精神”,他这样解释道。他的无名指和中指之间架着一根American Spirit的烟——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抽烟——此外还拿着一台徕卡m3,他说那本来是李·弗雷德兰德(Lee Friedlander)的相机。埃格尔斯顿仍旧几乎每天都拍照。尽管他的照片没有特别侧重某个地理位置,但他的个人神话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1970年代在纽约所度过的时光,当时他在MoMA举办了首场全彩色摄影作品的展览,那会儿他住在切尔西旅店(Chelsea Hotel),和演员Viva、音乐人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还有卢·里德(Lou Reed)等一众同好玩在一起。

《W》杂志专访 | 与威廉·埃格尔斯顿共度的下午(William Eggleston) 崇真艺客
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正在接受《W》杂志专访
摄影/ Eric Chakeen

对他来说,纽约似乎没什么两样。“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发生了那么多改变”,他说。“因为到处都在经历改变。”尽管他年事已高,也曾表达过对新摄影不感兴趣,不过他的生活还是在去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5年,陪伴他50多年的妻子罗萨(Rosa)意外地去世了,两人从童年时就互相认识,他们都成长于美国南部种植棉花的家庭之中。今年,他出乎大家意料地离开高古轩转而加入卓纳画廊,是一系列高调地从前者转投后者的“叛逆”艺术家之一。


“当《民主森林》系列出来时……我想要尽可能地展示完整的10卷本,拉里·高古轩似乎对此不感兴趣”,他说道,“大卫·卓纳则非常明确地表示支持。所以我就答应了,说‘好,我们一起来做。’“

《民主森林》是埃格尔斯顿在1983年到1986年间拍摄于美国各地的一个系列,最初从上千张照片中精选了150张,在1989年时结集出版。去年,Steidl出版社发布了一套10卷本的摄影书,每本大概收录了150张——也就是说,总共有差不多1500张照片。而这一次,随展览同期,卓纳图书对《民主森林》进行了更深入的遴选编辑。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埃格尔斯顿常被人引用的那句话,说他除了自己的照片对任何人的照片都不感兴趣。

“确实如此”,他坦言。“这世上有许多其他优秀的创作者。但我大部分时间都在看自己的东西。有太多东西需要看了。这已经花费了我许多时间。” 

《W》杂志专访 | 与威廉·埃格尔斯顿共度的下午(William Eggleston) 崇真艺客
《威廉·埃格尔斯顿:民主森林作品精选》图册封面
卓纳图书与Steidl出版,2016年

《W》杂志专访 | 与威廉·埃格尔斯顿共度的下午(William Eggleston) 崇真艺客
《W》杂志专访 | 与威廉·埃格尔斯顿共度的下午(William Eggleston) 崇真艺客
《威廉·埃格尔斯顿:民主森林作品》图册
Steidl出版,2015年

这些照片拍摄了肯塔基州的汽车、匹兹堡的建筑工地、达拉斯的停车场还有孟菲斯的各种标牌。点缀其间的,还有麻萨诸塞州满是各种预科学校的小镇、迈阿密的巨大公寓楼。这些作品构图紧凑,纹理和色彩层叠在一起,但从未经过裁切的处理,而且都是只拍一次得到的成像。所有的照片都没有标题,也不标注日期。

他已故的作家好友尤朵拉·韦尔蒂(Eudora Welty),在1980年代为首次出版的《民主森林》撰写了介绍辞,他在新版中也摘录了她当时的文字。有一幅堆满了霓虹灯的汽车商店的照片,他引用了韦尔蒂当时描写照片左上角的话:“Karco描绘了那片被标牌占据空间的饱和点。”

《W》杂志专访 | 与威廉·埃格尔斯顿共度的下午(William Eggleston) 崇真艺客
威廉·埃格尔斯顿 (William Eggleston)
《无题》,约1983-1986年

《W》杂志专访 | 与威廉·埃格尔斯顿共度的下午(William Eggleston) 崇真艺客
威廉·埃格尔斯顿 (William Eggleston)
《无题》,约1983-1986年


但是,埃格尔斯顿从来都不怎么阅读有关摄影的书,他觉得大部分艺评人“说话只是为了听见他们自己说的话。”他更喜欢阅读有关量子物理学的科技类书籍。“我感到最亲密的人可能是霍金还有已经离世的好朋友卡尔·萨根(Carl Sagan)。可惜我没能生活在可以认识爱因斯坦先生的时代”,他带着揶揄的微笑说道。“我觉得我们在做相同的事,尽管这听起来很奇怪。毕竟,科研、图像……[物理学]总结起来很简单,就像[摄影],都事关概率。这和可能性或是那些更能被精确预测的事情不能混淆。那只是有可能将会发生的事。”

今天的摄影,前所未有地与埃格尔斯顿的作品非常相像,但又极其不同。带相机的智能手机非常普遍,使得他一直热衷的对平凡事物的拍摄取材变得唾手可得,大部分我们今天看到的图像都像他偏爱的创作方式那样是只拍一次得到的、彩色的。与此同时,如果说今天人人都是摄影师的话,那么第一帧就获得图像、不进行裁切、不进行修图调整——所有这些埃格尔斯顿的创作原则——就都变得极为重要并且越发稀缺了。随着摄影本身变得愈加的民主,它在精神上与埃格尔斯顿的作品越来越接近,但究竟如何达成他图像特质的道路却似乎越走越远了。

《W》杂志专访 | 与威廉·埃格尔斯顿共度的下午(William Eggleston) 崇真艺客
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正在接受《W》杂志专访
摄影/ Eric Chakeen

伴随着今年的总统大选,整个美国都展开了许多讨论和对话,显然,埃格尔斯顿在这个国家里拍摄的种种景象——停车场、小餐馆、全美各地的车道——对于那些公断文化对话的人们的想象力而言,仍然亟需进行补充说明。他的照片并不政治,它们是民主的。对这个媒介中所有的进步、对所有发生在工人阶级上的改变来说,埃格尔斯顿对这个国家没有偏见、无拘无束的影像愿景,始终与观看者保持着坚定的关联,而这一点几乎很少有人能与之比肩。即便已是2016年,他的照片仍然极其值得观看。

不过,一如既往地,埃格尔斯顿情愿不对事物做过多地解读。当我谈起他的作品与美国南部社会长期以来的密切联系时,他没有做出正面回应。“这方面的解读有点太多了”,他说道。之后又补充了一句,“我更多的是一位世界公民。”





本文英文原文载于《W》杂志
2016年10月26日

《W》杂志专访 | 与威廉·埃格尔斯顿共度的下午(William Eggleston) 崇真艺客

《W》杂志专访 | 与威廉·埃格尔斯顿共度的下午(William Eggleston) 崇真艺客

《W》杂志专访 | 与威廉·埃格尔斯顿共度的下午(William Eggleston) 崇真艺客




相关阅读

《W》杂志专访 | 与威廉·埃格尔斯顿共度的下午(William Eggleston) 崇真艺客

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

《无题》,约1973-1978

相关展览
卓纳香港九月新展《威廉·埃格尔斯顿》
卓纳线上讲座 | 威廉·埃格尔斯顿

历史回顾
1976年MoMA传奇个展《威廉·埃格尔斯顿的摄影》

威廉·埃格尔斯顿展览历史完整回顾

《纽约时报》首席艺评人写威廉·埃格尔斯顿




关于卓纳画廊

卓纳画廊是位处纽约、伦敦、香港及巴黎的当代艺术画廊,现代理近70位在世艺术家和已故艺术家遗产,拥有过百人的专业团队。画廊自1993年创立至今,成功举办了众多具开创性的展览。卓纳画廊活跃于一级和二级艺术市场,一直致力于培育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当中许多已在当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列。

网站:www.davidzwirner.com
微博:卓纳画廊
微信:david_zwirner

《W》杂志专访 | 与威廉·埃格尔斯顿共度的下午(William Eggleston)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