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痕》
70寸4K液晶显示器、铝合金窗框、钢化玻璃、步进电机、轨道、铝制长柄毛刷、控制箱,
170cm×95cm×20cm,2019
▲《蓝色骨头 No. 2》
蓝晒法、日本竹纸、无酸卡纸、黑色铝合金框、亚克力,
53cm×64cm,2020
▲《蓝色骨头 No. 4》
蓝晒法、日本竹纸、无酸卡纸、黑色铝合金框、亚克力,
53cm×64cm,2020
▲《蓝色骨头 No. 7》
蓝晒法、日本竹纸、无酸卡纸、黑色铝合金框、亚克力,
53cm×64cm,2020
▲《蓝色骨头 No. 11》
蓝晒法、日本竹纸、无酸卡纸、黑色铝合金框、亚克力,
53cm×64cm,2020
▲《蓝色骨头 No. 12》
蓝晒法、日本竹纸、无酸卡纸、黑色铝合金框、亚克力,
53cm×64cm,2020
▲《蓝色骨头 No. 13》
蓝晒法、日本竹纸、无酸卡纸、黑色铝合金框、亚克力,
53cm×64cm,2020
▲《蓝色骨头 No. 22》
蓝晒法、日本竹纸、无酸卡纸、黑色铝合金框、亚克力,
53cm×64cm,2020
▲《蓝色骨头 No. 24》
蓝晒法、日本竹纸、无酸卡纸、黑色铝合金框、亚克力,
53cm×64cm,2020
▲《蓝色骨头 No. 25》
蓝晒法、日本竹纸、无酸卡纸、黑色铝合金框、亚克力,
53cm×64cm,2020
无痕
屏幕中播放着一栋普通居民楼的外景影像。阳台上挂着着形色各异的衣物、被子、灯笼。老旧的空调外机歪歪扭扭地粘贴在墙上如同长在楼房表面的老人斑,偶尔还能看到坐在窗前写作的孩子,无所事事的抽烟老人或者吵架的情侣,俨然一副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风景。
屏幕的上下各装有一副滑轨,连接这两副滑轨的是一把长刷子。这把刷子被装在滑轨上的电机所驱动,缓慢地在屏幕上来回刮擦,似乎正在清除污垢。
屏幕中播放的影像和滑轨电机同步,每当刷子扫过,居民楼中所有与人生活相关的痕迹全部消失不见,被剔除人的气息的居民楼就这样回到了建筑本身,干净而又空旷。而刷子的另一边则是正在“等待清洗”的现实景象,这些居民似乎还不知自己很快将要被“清理”的命运,两边顿时呈现出巨大的反差。
当刷子从屏幕的一边走到尽头并短暂停顿的时候,眼前俨然已是一副人去楼空的寂寥景象。但渐渐地,这些刚被清理的人和物又缓缓地如野草般地再次复苏。晾着的衣物还未干、窗台前还在写同一本作业的孩子、老人只抽了一半的烟、愈吵愈烈的情侣,居民楼再次回到了人满为患的杂乱状态。但同时,刷子也再次启动。
蓝色骨头
艺术家通过蓝晒法将收集来的患者X光片和形态各异的花朵底片曝光并显影在纸本上,最终呈现出彼此相互勾连的奇异蓝图,打开了想象病痛、死亡、重生的蓝色大门。
早期蓝晒法的应用通常是记录植物标本的形态或在工业制图领域发挥作用。它极其忠实地将图像和物影通过深邃的普鲁士蓝显现出来。而医用X光片则在另一方面呈现出肉眼无法抵达的身体内部空间,它同样完全客观地将身体的现状乃至疾病显影出来,如同一张个人命运的判决书,向我们提前勾勒出温暖躯体成为白色遗骸的姿态。
这幅冷峻的纯理性图像让人惧怕却也充满吸引力,深邃的普鲁士蓝是此刻情绪的恰如其分。花朵用最烂漫的盛开将自身献祭,成为死亡的装饰,试图勾引思绪潜入藏于每个躯体深处的蓝色空间。当想象力如画笔抵达之时,黑白“判决书”的裁定也应被这一抹蓝色重新装扮。面对躯体的伤痛和死亡,想象力是最浪漫的抵抗。
胡为一,当代艺术家,2016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他善于结合多种媒介进行创作,尤其以摄影、影像、装置为主要表达。他的工作充满对未知的探索,对生命中那些忧伤的把握,以及对自然和身体伤害的好奇。他将自己生活的城市空间作为创作的主体,并以独特的视角切入社会文化发展内核,从平面化的身体感官走向更加立体的深度社会讨论当中。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公共机构展出并被收藏,包括苏黎世Helmhaus美术馆、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余德耀美术馆、龙美术馆、昊美术馆、广州时代美术馆、香港艺术中心等。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奖项:
2013 优秀毕业作品金奖,中国美术学院
2014 全场大奖,华宇青年奖评委会
2015 提名奖,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
2015 二等奖,墙报艺术家
个展:
2014 《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M50 Art Space,上海
2015 《两点之间没有直线》,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悦廊,北京
2015 《胡为一》,亚洲艺术中心,台北二馆,台北
2017 《低级景观 6》第五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 艺术探新单元,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香港
2017 《例行公事》,东画廊,上海
2019 《胡为一 | 窗外无窗》,HdM 画廊,北京
2018 《越界》,亚洲当代艺术空间,上海
群展:
2013 《陶醉 — 当代艺术展》,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
2013 《Summer Session 驻留项目》,V2 媒体艺术机构,荷兰
2014 《PANDAMONIUM — 来自上海的媒体艺术》,Momentum,德国
2014 《再现代 — 第三届美术文献展》,湖北美术馆,武汉
2014 《多重宇宙》,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上海
2015 《第二届 CAFAM 未来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5 《第五届厄勒布鲁 OpenART 双年展》,厄勒布鲁,瑞典
2015 《文化碰撞:穿越东北亚》,香港艺术中心,香港
2015 《集美 X 阿尔勒:东西方对话国际摄影季》,厦门
2015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4》,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
2015 《微镜》,狮语画廊,上海
2016 《我们 / 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力量》,Chi K11 美术馆,上海
2016 《新资本论—黄予收藏展》,成都当代美术馆,成都
2016 《转向 — 2000后中国当代艺术趋势》,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
2016 《真山水和园林》,广东时代美术馆,广州
2016 《家庭影院》,深圳华 • 美术馆,深圳
2016 《时间 / 无间》,第三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深圳
2016 《山外有山》,Helmhaus 美术馆,瑞士
2016 《新声音:一段del collection的冒险》,凯尚画廊,纽约
2016 《不定时——2016东湖跨年艺术季青年展》,成都红美术馆,成都
2017 《余兴派对——集体舞与个人操》,刺点画廊,香港
2017 《上海星空Ⅱ》余德耀美术馆,上海
2017 《上海丹迪》,东画廊,上海
2017 《世界史》,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
2017 《身体 · 媒体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
2017 《平行世界》,Chi K11 Art Space,香港
2018 《放纵的超体——众物狂欢》,chi K11 艺术空间, 广州
2018 《Light, Heat, Power!》,留下空间-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上海
2018 《混合的公共性与私密性——第三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 北镇文化产业中心,北京 / 辽宁
2018 《胡为一对话 Yoshua OKÓN 》,东画廊 + Ghebaly 画廊 / Condo 上海,上海
2018 《平行世界2. 2》,香港视觉艺术中心,香港
2018 《不在服务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
2018 《在场 — 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杭州
2018 《想象就是现实》,胡为一 胡介鸣双人展,香格纳画廊新加坡,新加坡
2018 《转折点——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
2019 《2019深港城市 \ 建筑双城双年展》,大鹏分展场,深圳
2019 《第四届今日文献展——缝合》,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9 《象外之景:内地青年视觉艺术展》,澳门当代艺术中心,澳门
2019 《相遇——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上海
2019 《客人的到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藏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
2019 《策展课——策展与设计》,深圳华 • 美术馆,深圳
2019 《出维:雕琢空间》,2019深圳(坪山)国际雕塑展,深圳
2019 《时间开始了——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中国乌镇北栅丝厂,嘉兴
<< 向下滑动查看艺术家介绍 >>
积聚与生成——2020上海当代艺术展
| 展期 |
2020年8月8日 - 2020年10月18日
期待您的到来
(点击下方图片可查看相关展览详情)
↓ ↓ ↓

想要了解更多临港当代美术馆动态?
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
添加“临港当代美术馆管理员”为好友
更有LCAM活动交流群
期待您的加入!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