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来到美术馆 No.66
第六十六期:西渡诗歌朗读交流会
诗人:西渡
策划:王寅
主持:张桃洲
时间:2020年9月12日 14:30-16:30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 预约现场
为积极配合疫情防控,此次活动名额有限,
如意向参加请点击“阅读原文”进行实名制预约
扫码观看视频直播
本次第66期活动邀请的诗人西渡,是一位拥有综合写作能力的诗人。西渡的诗美好、纯净、精致、朴素,他认为诗是现实和幻象的结合,爱是诗和世界联系的方式,诗是诗人写给世界的情书,是保持经验的现实性的最佳方式,我思,我信,我爱是诗人的条件。作为我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心声,诗歌是我们的灵魂的袒露,一切日常生活中的焦虑、烦恼、恐惧、不安在诗歌写作中都会完全消失,代之以一种难言的自由和幸福感。近十年来,西渡的诗相对以往更为素朴、明朗,也越来越多聚焦一些相对稳定的文学主题,如人性与自然、对生活本然的自由和幸福的理解等,但内在包含了不同的面向和丰富层次。
诗歌选读
死亡之诗
……这时候我所向往的另一半是死亡
在故乡的天空下重新回到泥土
把最后一份财富分给贫穷的儿童
瘦弱的臂膊上搭着最后一名
双目失明的民歌手,走下水中
在背阴的山坡后面彻底消失
这时候我还能看到最后的
宝石之光、在静止不动的水面上……
1992.3.15


滑动阅读本诗
“诗歌来到美术馆”声音招募
· 投稿时间:即日起至9月9日 24:00前
· 朗读文本:西渡的相关诗歌作品(“诗歌来到美术馆”第六十六期诗人)
· 参与方式
1. 发送你的音频文件邮件 mspe@minshengart.com(可配背景音乐)
2. 备注您的姓名、联系方式以及是否可参加本次诗歌朗读交流会现场。
三位优秀朗读者将获赠西渡诗集《天使之箭》。
* 最终解释权归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所有。

书名:《天使之箭》
作者:西渡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7月
本书收入了诗人西渡2010-2018年间创作的短诗97首,组诗三组27首,截句102首,其中有不少作品是首次公开。西渡的近作致力于表达诗人对人与世界的理解,并努力接近人和语言创造的源头,把读者带到诗最初被发明的那一刻,呈现那一刻的生命的知觉和感动,再现那一刻的完整的心。这些作品为了解诗人最近八年间在诗艺、诗歌意识上的建树和进展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诗人

诗人,1967年生于浙江省浦江县。198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写诗。1990年代以后兼事诗歌批评。著有诗集《雪景中的柏拉图》《草之家》《连心锁》《鸟语林》《天使之箭》,诗论集《守望与倾听》《灵魂的未来》《读诗记》,诗歌批评专著《壮烈风景》。部分作品译成法文,结集为《风和芦苇之歌》(法国Éditions Fédérop,2008)。曾获刘丽安诗歌奖、《十月》文学奖、东荡子诗歌奖、昌耀诗歌奖等。
主持人

张桃洲
策划人

王寅
诗人、作家、摄影师。出版诗集《王寅诗选》、《灰光灯》等著作多种,先后获得江南诗歌奖、东荡子诗歌奖等多个诗歌奖。作品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并在海外出版。
更多阅读
“诗歌来到美术馆”往期活动诗刊、诗人及机构捐赠诗集均已陈列在民生美术文献中心相关专栏,欢迎前往取阅,记得带好有效证件哦。


▍关于诗歌来到美术馆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官方购票平台
身高1.3米(含)以下或6周岁(不含)以下的儿童(每位成人限带一位免费儿童);现役军人凭军官证或士兵证;残疾人凭残疾证;70周岁(含)以上凭老年证或身份证;医护人员凭相关执业资格证和本人身份证
🔗[诗歌来到美术馆No.55回顾] 叶觅觅︱将诗歌嵌进美术馆的墙壁与梁柱里面
🔗 [诗歌来到美术馆No.56回顾] 理解和回应一首诗靠的是生活体验︱马格努斯·威廉-乌尔松
🔗 [诗歌来到美术馆No.57回顾]我要记录诗歌产生的动机本身︱秦三澍
🔗[诗歌来到美术馆No.58回顾] 我写作,是为了对时间的流逝感到安宁︱雷武铃
🔗[诗歌来到美术馆No.59回顾] “阴影”让这个时代更真实︱孙磊
🔗[诗歌来到美术馆No.60回顾] 高桥睦郎︱我能超越暴力而长大,是因为自然对我太温柔了
🔗[诗歌来到美术馆No.61回顾] 我感觉,所以我在︱胡安·阿拉维亚
🔗[诗歌来到美术馆No.62暨七周年回顾] 只要有爱和死亡,诗歌就会一直存在|阿多尼斯
🔗[诗歌来到美术馆No.63回顾] 写诗像在黑暗中舞蹈︱热拉尔·马瑟
ARTsMALL
美术馆 ARTsMALL 集结了各界的创意力量,将“古旧的”改造为“时尚的”,让“边缘的”成为“有趣的”,为“生活的”注入“艺术的”,抛掉当代艺术的“高冷”印象,在设计和创意中为生活带去丰富多元的艺术美学,实现艺术和生活的对话与融合。同时,也与艺术和文化爱好者们一起分享优质的文艺物件,希望艺术衍生品能让艺术从小众层面走入并服务于大众生活,做艺术与生活在设计中的联接点。

ARTsMALL咖啡馆
ARTsMALL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小小一隅,简洁的空间结构配合理性的色调,与美术馆“知白守黑”的空间理念相呼应。而四周栽满了鲜花与绿植的宽阔露台打破了美术馆室内艺术空间与室外自然空间的界限,正如同ARTsMALL所推崇的——“做艺术与生活在设计中的联接点”,也愿做各位看展时的小憩之地。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