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offline:应变危机的艺术家》系列第053篇
当艺术不再感人
我和毛君在丽都的某个咖啡厅见的面,介绍人是久忆,完全是一次街头的偶遇,我们坐下来聊了不少天,久忆认识不少上海南京的艺术家和诗人,这些朋友的传说我早有耳闻,自从那一次见面之后就没有见到毛君,时常在朋友圈看到他的展览的消息,这些年毛君自己的作品在很多展览上出现,他自己也组织了不少艺术展,这次离线的采访也是为数不多我们聊过的天。
——段少锋
段:段少锋
毛:毛君
段:2020年迄今为止印象最深刻,最为触动的事情是什么?
毛:最为触动我的有三个人物,一个是李文亮,一个艾芬,一个是武汉那个导演常凯一家人的悲剧。
2020年2月,朱家角古镇一个店铺
段:2020被打断的工作节奏如何调整,迄今为止工作上的推进怎么样?
毛:一切计划都延后了四五个月左右,原来计划在2月份策划的展览《田字旁》第二回延期到了6月27号才正式开幕,不过终于还是做出来了,一切也都非常顺利。由于春节没有出行,一直呆着工作室里面,自己的创作计划倒是没有受任何影响,反而每天都可以动动笔动动脑。
2020年3月,朱家角锦苑
段:如何看待今天所出现的危机,这个危机包括宏观的国家层面的危机,也有个人危机,你如何面对和处理危机?
毛:生活即炼狱,谁都逃脱不了。很多危机来临的时候我们是被推着走的,你很难主动去想到办法面对和处理好。顺流而去就好。
2020年5月,骑车路上所见
段:在今天特殊的背景中,有没有对于艺术的思考产生新的变化?
毛:最近看了很多敦煌壁画的细节,心中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先人们智慧之所以高明,最大原因可能是因为敬畏心,那时候的人类应该从没觉得人类是这个地球上最高级的物种,觉得自己非常弱小,现代人可能觉的自己太了不起了,飞机大炮火箭卫星,驯化动物捕捉鲸鱼,多牛逼啊!但是一次疫情,一个病毒过来,全球都手足无措了。所以我想做艺术先从心里建立起一个对自然对人对物的敬畏心。有了敬畏心做的作品自己会说话。
《剧场》布面丙烯 80×120cm 2020年
《Fix you》布面丙烯 149×168cm 2020年
段:在你看来中国今天的当代艺术缺乏什么?急需要改变的现状又是什么?
毛:好的艺术家好的作品我觉得并不缺乏。还是缺乏好的培育土壤。
《红》布面丙烯 199×149cm 2020年
《黄》布面丙烯 199×149cm 2020年
《蓝》布面丙烯 199×149cm 2020年
《泰坦尼克》布面丙烯 40×30cm 2020年
段:你对于艺术的未来判断是什么?
毛:我感觉未来会是更多元的存在,会往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的方向越走越远。
毛君,出生于1985年,200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上海。举办的个展有:“述”(上海诺艺站,2019),“窄洞”(火柴盒MAS,2019),“喘息之间:毛君作品展” (大连我在艺术空间,2019),“理想是怎样死亡的:毛君作品展”(上海墨戏堂,2011);参加的群展有:“润物无声”(上海壹艺术画廊,2020),“在地”(上海良设夜宴,2019),“田子旁”(上海可美术馆,2018),“约翰莫尔绘画奖”(上海民生当代美术馆,2018),“怒放的生命”(上海1号营地,2014)等展览。策划展览有:“田字旁第二回:练塘在地艺术计划”(上海可美术馆,2020)等展览。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