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嘉德香港2020秋季拍卖会
观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
10月9日|上午10:00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展览厅3DE
中国嘉德香港2020秋拍在「观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专场中,再次推出多件岭南画派之精作。居廉花鸟草虫四帧,奇趣盎然。黄士陵《博古图》长题释考,古朴隽永。赵少昂《蝉联图》中十二只蝉形态各异,为市场可见数量之最,寓意月月蝉联,岁岁佳绩。杨善深《波斯菊》,穿插繁复,得见其独步岭南画坛的双钩白描功力。此辑均为诸大家擅场,亦皆属市场罕见之佳作。
花鸟草虫四帧
镜心 设色绢本
JU LIAN
FLOWERS AND INSECTS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silk
28 × 42 cm(每幅)
暮秋
镜心 设色纸本
1938年作
出版:
1.《集古融今——集古之友书画藏品集》(集古斋六十周年纪念),第81页,集古斋有限公司,2018年版。
2.《粤港澳大湾区名家书画集》,图版第9,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等,2019年版。
GAO JIANFU
AUTUMN SCENERY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67 × 39.5 cm
高剑父革新国画理论引发20年代新旧论战,自此更激励他重温传统绘画经验。高剑父自留日后即学习日本画,尝试融和中西画法。画中可见他扬弃传统山水画三远,并以水墨混合光影表现。
此帧是画家避难濠江之作,1938年广州沦陷后辗转到澳门,下榻普济禅院妙香堂,继续开办春睡画院,多次举办师生抗日画展,为难童筹备经费。高剑父这件作于1938年的山水画,坡岸河流用笔泼辣,气势磅礴,明暗则显然借鉴了西洋画的光影处理和素描关系。如果说近景颇具刚劲之美,远处,树冠融入色墨渲染出的朦胧之境,却分明有一种秀逸和柔美,充满诗意。画家擅长用色彩和水墨的渲染表现朦朦胧胧的天色、水光和云雾烟霞,在此件中亦表现得颇为精到,一片空蒙之境,可以明显看到日本画风对他的影响。
画面既有中国画的笔墨趣味,又有西画背景渲染与空间营造手法,体现出高氏所倡导的「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的宗旨。
此作为邓苍梧旧藏,邓苍梧(1900-1990),澳门著名收藏家,斋名传研楼,传砚楼。
波斯菊
立轴 设色纸本
上款:寒操先生,即梁寒操(1898-1975),生于广东省广州府三水县,早年在广东高等范学校业。中华民国政治家、教育家、实业家。与孙中山之子孙科为挚交,曾任国民党中央常委、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等重要职务。重庆和谈时,和周恩来分别代表国共两党。
YANG SHANSHEN
FLOWERS AND INSECTS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77 × 30.5 cm
此「澄览堂」藏杨善深《波斯菊》,当为画家盛年时精意之作,写赠著名政治家、实业家梁寒操(1899-1975)。梁寒操不仅为官员与实业家,同时亦擅诗文书画,与岭南派诸大家过从甚密。
波斯菊,亦被称为秋樱草,在日本生长普遍,为杨善深钟爱之画题。花密叶繁,最考作者双钩功力。此《波斯菊》虽然仅2尺有余,却花团锦簇,穿插极尽繁复,画家使用双钩线描画法画成,画面线条纵横交错、密而不乱,格调稠密而清朗。留白处又以六只蜜蜂为点缀,更可遥想画家对此作之满意,与构图之精心。
市场所见《波斯菊》甚少,且设色者更少,实属珍罕。
蝉联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出版:《养心怡情:养心轩藏岭南派作品精选》,香港艺术图书出版社,1991年版。
ZHAO SHAO 'ANG
CICADA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121 × 51 cm
「养心轩」珍藏赵少昂《蝉联图》,十二只蝉栖于柳枝之上,或饮露,或振翅,情态各异。为市场所见数量之最。寓意月月蝉联,岁岁佳绩。
赵少昂是岭南画派的继承者之一,尤擅于画花鸟鱼虫。徐悲鸿曾称许他为「(花鸟画)中国现代第一人」。
赵少昂对蝉情有独钟,观察细微,对蝉的动态姿势的把握可谓惟妙惟肖,对蝉腿部的表现、关节的运动,既有节奏强烈的力的韵律,又有线条舒缓的变化。赵少昂最喜欢画蝉,也是写得最精妙的。连比赵少昂年长40多岁的前辈大家齐白石,一见就十分喜爱。他在20世纪40年代写给友人的信中嘱咐「并请代索赵少昂君画蝉寄来,不胜感谢。」赵少昂曾解释:「蝉是最好的,它只是靠饮露养大,其它东西也不用吃,因为露水是最清洁的,撇开所有的东西,都是为了清洁,所以我借蝉作比托」。
据画家书中所记,曾在30年代与60年代都曾作蝉联图,耄耋之年再作此题,极尽精微,题曰「似比旧作还胜」,得意之情跃然纸上。
黄士陵 (1849-1908)
花卉博古——汉阳嘉鹭鱼洗、宋象物簠
镜心 设色纸本
HUANG SHILING
FLOWERS AND VESSELS RUBBINGS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63 × 41.8 cm
黄士陵 (1849-1908)
花卉博古——汉好时鼎、汉纯素方耳
镜心 设色纸本
HUANG SHILING
FLOWERS AND VESSEL RUBBINGS
Mounted for framing;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63 × 41.8 cm
黄士陵(1849-1908),字牧甫,亦作穆甫、穆父,别署黟山人、倦叟、倦游 窠主,安徽黟县人。工篆刻,亦擅书画。黄氏自幼操刀习印,而后由南昌迁居广州,初学邓石如、吴熙载诸家。并于1885年8月赴北京国子监肆业,得盛昱、吴大澄等名家指点。以汉砖文字和鼎、镜、铭、诏版、泉币文字入印,方圆相参,其所创篆字结构与章法独树一帜,在清末印坛自成一派,人称「黟山派」。因长期客居广州,对岭南地区篆刻影响深远,亦称「粤派」。
黄士陵之绘画以工笔描绘钟鼎古器为多,或因曾到吴大澄幕下及国子监观摹古代彝器形有关。本次秋拍得藏家厚赐将呈献两帧黄氏所作工笔博古图,属古器静物画,画面构图丰富。「博古」出自张衡《西京赋》「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以此题材入画始于宋《宣和博古图》,而后于晚明流行于世,清末明初更衍生出风格各异之作品形式,其旨仍恪守「雅好博古」之意。本次的两帧作品中画家将钟鼎器与吉祥花卉相并置,清雅高洁,寓意富贵绵长。钟鼎古器或出于实物,或取形于《西清古鉴》。画面中古器的描绘受西画影响,透过明暗晕染及透视技巧,凸显了器形的立体感。画面构图非单独一鼎或一炉,近景复设象物簠、纯素方耳,两种古物相混搭,位置经营隐然生序。只见鱼洗及鼎器中供清荷、水仙数朵,花卉枝叶以没骨法为之,阴阳相背,错落有致,花卉设色淡雅,与青铜之色彩相辉映,古意盎然。画家更长题释考,将每幅中所绘钟鼎之尺寸、铭文、用途等遂题于画面之上,可见其嗜古之深。
漓江春雨
手卷 水墨纸本
1943年作
说明:杨善深题引首
出版:《吕国文藏珍集――纪念黎雄才诞辰一百周年精品选》,第194-197页,国家艺术杂志社,2010年版。
LI XIONGCAI
SPRING RAIN ON LI RIVER
Handscroll; ink on paper
Dated 1943, with two artist seals; front page by Yang shanshen.
画心:22.3 × 292.2 cm
引首:23 × 88.5 cm

联络方式
中国嘉德(香港)
电话
+852 2815 2269 | +852 3959 5400
电邮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北京总公司
电话
+86 10 85928288

分支机构
上海
电话:+ 86-21 5466 0508
广州
电话:+ 86-20 3808 8589
南京
电话:+ 86-25 8670 2356
杭州
电话:+ 86-571 8535 9925
台湾
电话:+ 886-2 2757 6228
日本
电话:+ 81-3 6206 6682
美国
电话:+ 1 212 308 8889
+ 1 888 799 8830
加拿大
电话:+ 1 778 865 3308
+ 1 778 372 8358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