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说》云,“孔子曰: 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近期各类综艺节目在电视和网络上争相斗艳,其中一档由德云社自制的综艺吸引了不少观众。节目中德云社班主郭德纲与其一众徒弟你来我往,趣味横生,但中式传统艺术中师徒之间授与承的关系表现又无处不在。
相声作为我国一门传统艺术,更多地传习了梨园一行的规矩。过去在曲艺界大都是世代相传,子承父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承,并不单单指徒弟对师父所教授的学识、技艺上的传承,更指的是对师父的道德修养、品格精神的传承。中国自古便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古来读书学艺,拜师乃是大礼。为长者携子拜于有声望的名家门下,望其学有所成;为师者亦开门收徒,倾囊相授,愿其能够领其精髓,继往开来。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多是“子承父业”的传承模式,如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等就是在这种模式中培养出的名家大师。他们往往从小就耳濡目染,再经过长辈的口传亲授。传统模式下除了“家族传承”外,“师徒相授”也是中国书画教育中传承思想和艺术技巧的重要模式。所谓“师承”并非只是跟着师父画。学生从老师处学习到的并不单是绘画书写的技巧、手法,而是能够领悟到技艺神韵之中更深层次的品味、修养等精神文化内涵。
上世纪初,西学东渐,徐悲鸿、林风眠等绘画大师将西方美学体系引入中国。但中国书画中的“师承”传统方兴未艾,张大千的“大风堂”、吴湖帆的“梅景书屋”、冯超然的“嵩山草堂”等名家依然持守着中式的传统师承方式教授徒弟。这样传统的“师徒模式”并不将理论与实践相剥离,而是言传身教,在平时作画观摩、言谈中让学生获得领悟,从训练扎实的基本功,进而逐步把学生带入中国画的真奥。古有孔孟从“成仁”到“取义”,在中国画的传统承袭中,学者从亦步亦趋到独具一格,又怎不叹是师者的用心良苦。
齐白石 李苦禅师徒作品
北京诚轩2013年秋季拍卖会第101号拍品
齐白石(1864-1957) 富贵耄耋
甲子冬十二月十又三日(1925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126.5×35cm. 约4平尺
出版:
《侨岷华园藏画》第102至103页,(台北)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1994年1月
《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第92页,2015年11月
展览:
“侨岷华园藏画展”,(台北)鸿禧美术馆,1994年2月至8月
成交价(人民币):5,980,000
北京诚轩2009年秋季拍卖会第690号拍品
李苦禅(1899-1983) 绿雨
立轴 设色纸本
135.8×67.8cm. 约8.3平尺
成交价(人民币):660,800
吴湖帆 王季迁师徒作品
北京诚轩2018年春季拍卖会第67号拍品
吴湖帆(1894-1968) 秋林观瀑
戊寅(1938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96.5×52 cm. 约4.5平尺
出版:
《梅景画笈》图版18,梅景书屋,1943年
《近代名家画选集·第二辑》第14页,(台北)中华书画出版社,1974年7月
成交价(人民币):7,820,000
北京诚轩2014年秋季拍卖会第173号拍品
王季迁(1907-2003) 烟峦云瀑
甲戌十二月(1935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出版:
《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第72页,2015年11月
104.5×33 cm. 约3.1平尺
成交价(人民币): 172,500
冯超然 陆俨少师徒作品
北京诚轩2016年春季拍卖会第101号拍品
冯超然(1882-1954) 溪阁鸣琴
庚申(1920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出版:
《民初十二家·上海画坛》第126至127页,(台北)历史博物馆,1998年6月
《中国近代绘画丛刊·冯超然》封面、第26至27页,(台北)雅墨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1月
展览:
“民初十二家·上海画坛”,(台北)历史博物馆,1998年6月27日至8月30日
131×64.5 cm. 约7.6平尺
成交价(人民币): 575,000
北京诚轩2016年秋季拍卖会第125号拍品
陆俨少(1909-1993) 山雨百重泉
庚午(1990年)作 立轴 设色纸本
137×68 cm. 约8.4平尺
成交价(人民币): 2,300,000
更多精彩内容

白露丨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北京诚轩春拍顺利收官,秋拍征集启动
处暑丨处暑与三日,高原满一犁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