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伦敦手工艺周(London Craft Week)将于9月30日至10月10日在英国伦敦举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将主办“技艺中国”主题展,携手国内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级及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青年艺术家共同展示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融合与发展。
在这个特殊时期,上海基地将从“技艺中国”主题展中选取优质的展品内容,将其转移到线上,努力打造内容丰富的“云端”文化推广活动,并实时发布基地最新的文化贸易资讯。
部分线上内容也被纳入到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中英文社交频道"天涯共此时”(#AllUnderOneMoon)线上推广活动。


致匠心
龙泉青瓷始于三国时期,兴起于宋朝。南宋时,龙泉青瓷的烧制达到顶峰,其中以哥弟窑的青瓷和粉青、梅子青厚釉最为著名;元明时期继续发展,元朝期间,龙泉继续为宫廷烧制高品质的青瓷;明早期,大型器物烧制达到新高度且构图创新;明晚期至清朝,走下坡路。民国,仅存仿古痕迹青瓷。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号召恢复生产。时至今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艺术家简介

吴卫平,出生于浙江省,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现为手工艺术学院)。
他曾参与在中国、韩国、意大利举办的不同展览,并屡获殊荣。曾获得中国陶瓷艺术大展银奖(该展被誉为中国陶瓷界的“奥林匹克”)以及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他的部分作品《谧》、《原上青瓷套盏》被浙江省博物馆和浙江自然博物馆收藏。
作品欣赏

青瓷球壶及壶承

青瓷茶盏

谧

原上青瓷套盏
对话
1.您何时开始从事龙泉青瓷创作工作的?为什么会从事?
吴卫平: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从开始接触陶艺到现在已有二十年时间。我的故乡在浙江省庆元县,在古代隶属于龙泉管辖,以前也是一个著名的龙泉青瓷产区。中国是一个玉器文化根源很深的国家,类玉的青瓷对中国人来说也是情有独钟的。多重因素一起促使我从大学毕业到现在都在从事青瓷艺术创作。
2.您觉得龙泉制瓷工艺的难点有哪些?您做了哪些改进?
吴卫平: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陶瓷艺术,每一个种类的陶瓷也都有它自己独特的魅力,也就导致其存在着有一定区别于其它种类的技术问题,传统青瓷的艺术特点是薄胎厚釉、温润如玉。现在的科学技术对传统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单从工艺上来说已不存在着什么大的问题了,重要的是要从思想上去突破传统的艺术思维模式以达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
3.您对龙泉制瓷工艺进行了怎样的创新?
吴卫平:学院艺术与传统艺术在技法与观念上有不同的理解,传统艺术更多的是表现在如何将作品的美给展现出来,而学院艺术则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从个人内心出发,在创作过程中把自己的一些感受也表现在作品上,从而在作品上留下了一些创作肌理或以点线面和黑白灰等一些设计元素,以达到艺术家所要表现出的效果,作品中往往包含着某一种特有的意义,我亦如此,并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做一些承前启后的表现性艺术作品。
上海基地委托驻英专业团队,共同打造伦敦手工艺周“技艺中国”主题展线下展览。
P.S.近距离了解精致的手工艺作品,别忘了保持“社交距离”。
*具体参会情况将根据国内外疫情和组委会要求作相应调整

往期·回顾
1.2020全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举办
2.【成都潮玩展】贩售清单最终篇!
3.【致匠心】伦敦手工艺周系列展品展示(二)
猛戳以下二维码,获取更多文化贸易相关信息~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