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离线·柳青 | 艺术走向未知才有意思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离线·柳青 | 艺术走向未知才有意思 柳青 艺术 离线 危机 艺术家 系列 问卷 材料 之后 事情 崇真艺客



《离线/offline:应变危机的艺术家》系列第056篇



两个月


当这个问卷发给柳青时是7月5日,当我收到柳青的材料已经是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这两个月的时间内发生了很多事情,生活秩序大多已经恢复,艺术圈的展览陆续展开,一切像是回到了去年这个季节,除了出门依然戴口罩之外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唯独口罩提醒着我们未走远的疫情。我印象中的柳青一直带着笑容,他的友善写在脸上,他的名字总让我想起作家柳青和春天,关于柳青的文字着实写过不少,说了不少话,我们的谈话大多是这样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我很期待柳青把疫情期间的手稿做成雕塑,做出来!


——段少锋



段:段少锋

柳:柳青



段:2020年迄今为止印象最深刻,最为触动的事情是什么?

        

柳:2020年过的太魔幻,全世界都不消停,先是没完没了的新冠疫情,再是森林大火,后来又地震,现在又是汛情,好多人祸天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以前从来没像今年这样感触深刻——“生存并不是理所当然”。对于我来讲,印象最深的感受就是 “恐惧”。疫情刚开始时,各种真假信息满天飞,人心惶惶。尤其是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说实话,我是很害怕的。我在外工作的时间多,接触的人也多,大家对于新冠病毒都不了解,特别害怕感染到家里的父母和孩子,他们任何一点生理上的反应都会让我紧张好一阵子,家人是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这种担忧让我压力很大,酒精从不离手,接触的一切都得喷一遍,就怕人多,那段日子都心理扭曲了,感觉哪都是病毒。



离线·柳青 | 艺术走向未知才有意思 柳青 艺术 离线 危机 艺术家 系列 问卷 材料 之后 事情 崇真艺客

疫情期间柳青与女儿做手工



2020年年初大家都隔离在家,我从没有过如此多的“无所事事”的时间陪家人,与小孩一起成长成为这段时间的主要记忆,解锁了很多新菜式,也学会了很多网红亲子游戏。那时,屋里是欢愉的天伦之乐,屋外是冰冷残酷的疫情现实,感觉很分裂。


现在一切都好多了,医护人员以及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为此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在举国的共同努力下,大家终于基本回到了往常的生活节奏,再一次证明了众志成城的能量和意义!永远值得我铭记!只是脸上多了一副摘不下来的口罩。


段:2020被打断的工作节奏如何调整,迄今为止工作上的推进怎么样?

        

通常情况下,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室,每年会创作一到两件大型雕塑作品,2020年的突发情况确实改变了这种节奏。目前为止,我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疫情爆发到管控严格的三月,我是在家陪家人,还有看书、画创作稿,希望給理论充电,等可以开始工作时把想法实践出来;四月到六月,上网授课,这是我作为教师的本职工作。教授了两门课程:“写实雕塑形体与语言研究和材料实践”和“肖像实践”。网课对于我和同学们来讲,是全新的一种教学方式,有很多可以研究和拓展的空间,我也发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之处;四月到八月,我参加了主题性纪念雕塑的集体创作。今年一晃已过去大半,虽然没有完成自己的研究创作,但还是感觉比较充实,也还算在继续前进。



离线·柳青 | 艺术走向未知才有意思 柳青 艺术 离线 危机 艺术家 系列 问卷 材料 之后 事情 崇真艺客

疫情期间在家做的饭



段:如何看待今天所出现的危机,这个危机包括宏观的国家层面的危机,也有个人危机,你如何面对和处理危机?

       

人类的历史总是在重演,无论科技如何飞速发展,生活水平如何提高,人性总是不变的。我想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在疫情带来的危机之中寻找触底反弹的机会,也都需要鼓足勇气,披荆斩棘往前走。也许我们正处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正在见证不一样的历史,至于小小的我们,面对即荒诞又平淡的现实,不要认怂,做好自己,加油干。



离线·柳青 | 艺术走向未知才有意思 柳青 艺术 离线 危机 艺术家 系列 问卷 材料 之后 事情 崇真艺客

疫情期间《无人售票3/4》手稿



段:在今天特殊的背景中,有没有对于艺术的思考产生新的变化?


说实话,对于艺术的思考,我没有产生什么太大的变化,我也坚信之前的想法。因为在我了解的艺术创作中,优秀的艺术家都是在面对人类存在的大环境,用自己智慧的艺术语言或独有的视角提出自己的思考,优秀的作品往往是犀利的也是有温度的,有人的温度,有时代的烙印,更有作者的气息。所以,新的时代格局将面临新的问题,艺术家也将寻找新的语言、新的角度来参与对这个世界的讨论与表达。今年特殊的背景,提供了很多可以创作的素材和切入点,这些的背后是恆古不变的,对“人”的关怀的主题。



离线·柳青 | 艺术走向未知才有意思 柳青 艺术 离线 危机 艺术家 系列 问卷 材料 之后 事情 崇真艺客

疫情期间创作手稿



艺术是形而上的,是大格局中的精神文明建设,但很多时候,艺术好像更是“无用”的。和平年代,面对如此迅猛的疫情,冰冷的现实,作品能给身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人带来什么切实的帮助吗?能从死神手里抢人吗?可能还不如捐钱捐物资来得有实际作用。


段:在你看来中国今天的当代艺术缺乏什么?急需要改变的现状又是什么?

      

中国今天的艺术很多元,艺术家们也都很努力,尽管努力的方向各有区别。让文化自由生长就挺好。


段:你对于艺术的未来判断是什么?


新冠疫情以来,全球发生的多米诺效应大家都看在眼里,世界格局好像在悄悄改变,我想艺术走向未知才有意思,才值得期待。



离线·柳青 | 艺术走向未知才有意思 柳青 艺术 离线 危机 艺术家 系列 问卷 材料 之后 事情 崇真艺客

疫情期间柳青在工作室


柳青,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2009年至2018年工作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2018年至今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雕塑研究院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雕塑家。曾担任2019年第十四届全军美展初评、复评评委,2018年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初评、复评评委,2017年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复评评委,2015年第五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复评评委,等等。曾获“首届中央美术学院靳尚谊青年教师创作奖”(2019),第一届“中国·姿态”全国雕塑展 “中国雕塑艺术大奖”(2016),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铜奖”(2014),第一届“中国·姿态”全国雕塑展 “中国雕塑艺术大奖”(2010), “日中友好会馆大奖”(2010),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铜奖”(2009)等等。雕塑作品《快递!快递!》、《成果》、《无人售票2013》、《t61.2014》、《13号线。2012》、《嘿!茄子!》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风景?》被湖北美术馆收藏,《无人售票》的两版分别收藏于湖北美术馆和山东美术馆,《to live》收藏于海澜美术馆,等等。



离线·柳青 | 艺术走向未知才有意思 柳青 艺术 离线 危机 艺术家 系列 问卷 材料 之后 事情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