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关系也是展览的一部分 | 关系户群展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关系也是展览的一部分 | 关系户群展 关系 一部分 户群展 大世界 画廊 关系户 群展 经历 这个词 记忆 崇真艺客



关于大世界画廊“关系户”群展的阐述


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中“关系户”这个词何时出现在记忆中已经想不起来了,但是这个词一定是伴随着我成长经历的,而我只是普通的中国社会人群中的一分子。我们讨厌别人成为关系户,同时却又庆幸自己成为关系户,因此“关系户”是一个极其暧昧而又不好定义的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关系户”带着的意味不尽然相同。


如何解释“关系户”是困难的,我发现看似熟悉平常的词汇真正想要解释时却发现其中的含义那么模糊宽泛,如果将“关系户”仅仅理解为“有关系的人”未免过于简单,“关系户”的复杂性本质上是关系的复杂,关系又是社会可能存在的各种关系的泛称,由此可见,要解释关系户实在太难了,如果对于关系进行分类甚至可以编成一本关于关系类型的字典:亲子关系,恋爱关系,上下级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发小关系,邻居关系,同事关系……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非要进行简单的归类,其中想必是:血缘关系和非血缘关系,一个是家庭内部,一个是家庭之外的社会关系,关系的错综复杂像是一个巨大的网络,把我们网在其中,每个人成为网上的一个结点,关系的互相支撑和牵连使网之所以成为网,每一个连接点的断裂,意味着一个人的离去,离去之后意味着某一个关系网的消逝。因此可以说正是关系构成了社会,脱离了社会关系的个人很难说是一个完整的人,我突然想到了诗人海子,假使他不那么孤独,有一个完整的社会网住他,也许海子就不会离开我们,完全脱离社会中的关系意味着自杀,即便是古代僧侣的青灯古佛依然存在某种关系,比如修行者之间的关系,与信仰的关系,正是如此才能走下去,直到死亡到来解决了这一切关系。


关系户在复杂关系基础上更进一步,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到高考,上学时代一直伴随着这个个叫做“关系户”的词语,毕业了走向社会之后这个词的语境更多了,“关系户”也比以往更复杂了,“关系户”在父母的言说中,在身边人的谈吐中变成了别人家孩子一样的模糊意象,关系户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户,关系户具体是什么关系,一言以蔽之没人去深究,从小到大关系户成为了一个逐渐从陌生到熟悉的概念,直到某些时候自己成为了关系户才明白其中的奥义,不过我所成为的关系户无非一些琐碎的小事,比如看展览不买票,比如可以拿到出版社的样书读读,诸如此类都是些不好意思拿出来的关系户的事情,关系户事关权力和特权,而这些本质上没什么和这两者有关系的。我现在从事的艺术行业,身为一个策展人又处在各种艺术圈的关系中,比如艺术家和我的关系,我和机构的关系,我和投资人的关系,我和艺术爱好者的关系,我和媒体的关系,等等等等,策展人的工作属性决定了策展人身在各种关系中,既然身处关系“关系户”这个词就脱离不了关系。



关系也是展览的一部分 | 关系户群展 关系 一部分 户群展 大世界 画廊 关系户 群展 经历 这个词 记忆 崇真艺客

《三联生活周刊》封面专题《重新看待亲密关系》



2020年新冠疫情稍微好转,艺术活动陆续复苏,我在8月8日策划了一个展览名为“附近的消失:艺术小生态中的邻居”展览,这个展览本质上就是关于关系,疫情期间我思考多的也围绕着关系,比如我和自己成长经历的关系,我的同辈策展人和艺术的关系,我的同辈艺术家和2020危机的关系,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我2020写作和思考的若干主要线索,其中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是一方面,疫情期间《三联生活周刊》发布了封面专题《重新看待亲密关系》让我动容,同时这本刊物陆续前后发了《理想家庭》、《理想婚姻》、《理想朋友》三个专题,似乎也关于关系。疫情之间和疫情之后我们面对的无非就这些关系和关系的重建,正是基于此,同时也看到艺术区在疫情之后的变迁,我有感而发产生了想做关于关系的展览,“附近的消失”借用了项飙所谈到的社会学概念,正是这个展览我邀请了孙亚飞作为1005艺术区的艺术家代表参展,在筹划和实施这个展览的过程中我和孙亚飞进行了几次交流,恰好他在筹备大世界画廊,他邀请我策划一个展览,我立刻就想到了这个名为“关系户”的群展,另外一个事情的刺激是源自于“附近的消失”展览开幕,有一个朋友说这个展览是一个关系户的展览,或许因为这些艺术家都是我熟悉的,这种评价其实常常见于对一些展览的评价,所谓“关系户”形成的“关系户展”显然是一种贬义的评价,当“关系户展”评价“附近的消失”展览时我的解释恰恰也是基于关系,可以这么说,“附近的消失:艺术小生态中的邻居”已经直言不讳的揭示了“关系户”的本质:展览艺术家和策展人都是邻居关系。


正是因为“附近的关系”所引发我对于“关系户”一词的敏感,更坚定了我要做一个“关系户”展览的想法,索性直接以“关系户”为主题吧!在“关系户”展览中除了展示艺术之外,我们还要展示关系和“关系户”的产生,展览的组织形式以关系的构成为基础,策展人与画廊主是一层关系,第二层关系是我邀请三位艺术家,这三位艺术家和我是第二层关系户,第二层关系户的三位艺术家每人邀请三位关系户一共九位艺术家成为第三层关系户,然后第三层的九位艺术家每人继续邀请三位艺术家形成一共二十七人的第四层关系户,如果不是场地限制,我想可以继续进行到第五层关系户甚至更多,我甚至不厌其烦列举了这样一个运算过程:


3+9+27+54+162+486+1458+4374+13122+39366+118098+354294+1062882+3188646+9565938+28697814+86093442+258280326+430467210+947027862


大概在第十九层关系户时邀请人数可以达到大半数中国人口,仅仅十九层各不相同的关系户就是大半个中国!



关系也是展览的一部分 | 关系户群展 关系 一部分 户群展 大世界 画廊 关系户 群展 经历 这个词 记忆 崇真艺客

“关系户”群展中的关系形成



本次“关系户”展览呈现一共三层关系户群体的三十九位艺术家作品,事实上第三层关系户已经出现了很多我完全不熟悉的艺术家,这种展览组织形式使得每一个关系人都像是自己邀请关系户的对接策展人,“关系户”展览如其名,关系构成了展览隐性的展示部分,正是这些关系使得展览成为了现实。


假如关系户继续延伸,很可能看到这篇文字的所有人都可能被纳入到“关系户”群展中,读完这篇文章的你与我们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潜在的“关系户”。


——段少锋

2020.09.10



关系也是展览的一部分 | 关系户群展 关系 一部分 户群展 大世界 画廊 关系户 群展 经历 这个词 记忆 崇真艺客

关系也是展览的一部分 | 关系户群展 关系 一部分 户群展 大世界 画廊 关系户 群展 经历 这个词 记忆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