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次郎的夏天》官宣定档9月25日。这部曾入围戛纳金棕榈奖,豆瓣评分高达8.8的“夏日必看电影”,也是导演北野武首部在内地公映的电影,引发了不少影迷的期待。
所以今天的SFM·595微电台,我们也聊聊北野武,听黄爱玲老师如何评价北野武的《花火》。
一生一台戏
朋友曾送我一册荒木经惟的摄影集——《东京猫町》,东京大街小巷的家猫野猫,大猫小猫,尽入荒木的镜头底下,显现了他荒诞乖张以外,平和灵秀的一面。我没有看过《东京日和》的原著,但总觉得若要将荒木与其妻子的故事搬上银幕,最好能有猫的慧眼,宁静、敏感、自由,而又懂得保持距离。竹中直人的电影版却完全没有猫的灵气,倒处处显得刻意拘谨、步步为营,就连他镜头下的猫儿,也只有过场性的功能作用,欠缺了一份相遇相知的感觉。
电影《花火》中的猫
我看竹中直人的《东京日和》(1998年)时,脑海里不断浮现的却是北野武的《花火》(1997年)。《花火》里也有猫。片中的警探(北野武)用打劫银行所得的巨款,带患上了绝症的妻子漫游日本,陪她走人生最后一程路。在一间古老寺庙的园子里,一群猫祥和地躺在阳光下,优美如庭园里那些充满禅味的石头,它们都是大自然的作品。当警探为途经的小孩叩响大钟时,两只猫缓缓走过大门口,端坐一旁,一派悠然。大抵只有从烦嚣的生活里自我流放出来,才可以品尝到生命的乐趣。若不是妻子快将离世,相信警探也难得将平常疲于奔命的身心腾空出来,与伴侣赏花观雪。病重的妻子头戴小红帽,身旁的红花在风中轻摆,北野武在死亡中看到了生命。在沙滩上,妻子首次开腔,一句轻轻的谢谢,而平素拙于表达自己的丈夫,以手臂环抱妻子,一切尽在不言中,接着两声枪响,夫妻俩以最大的尊严,携手步出人生的舞台。北野武的电影是寂静的电影,却处处隐藏着杀机,暴力像计时炸弹一样,随时随地会爆发。死亡是唯一的归宿,每每在最平静宁谧的时刻不声不响地到来,杀你一个措手不及。从《小心恶警》(1989年)到《奏鸣曲》(1993年),甚至连粗鄙不文的《性爱狂想曲》(1995年),也充满了这种控制不了的自毁倾向。
电影《花火》剧照
三年前,北野武在车祸中死里逃生,其后的两部作品《坏孩子的天空》(1996年)和《花火》都在冷峻中见温柔。前者写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孤独与挫败,是北野武的《青春残酷物语》(大岛渚,1960年),充满自传色彩,也是其作品里唯一不以死亡作结的影片。片中两名主角骑着脚踏车在东京郊区市镇的街道上游荡,荒凉寂寞,每个过来人都会记得那些日子。他们渴望登上成年人的舞台,却又苦无门路,一旦登上了,倒又忘记了台词,落荒而逃。但是归根究底,我们是逃不了的,绕一个圈,还是要走回来。当然,不饶人的现实是:多数人都只有跑龙套的份儿。
电影《坏孩子的天空》剧照
劫后余生的北野武给我们的启示是:摔倒了,从容地重新站起来;戏完了,便优雅地谢幕。一生一台戏,总要把它演得好好的。
1998年7月

黄爱玲,电影文化工作者、独立研究者。曾任香港艺术中心电影节目策划、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节目策划和香港电影资料馆研究主任。曾为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兼任讲师。
595,是电博的地址号码,
今后在595微电台,
我们将用声音和大家见面,
分享有趣的电影故事,
干货满满的电影课堂,
大咖不断的影人访谈......
用声音搭建一个全新的平台,
丰富大家的电影生活。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