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CAT出版 ]九年前TA们说......“念头”“活着” 崇真艺客](https://trueart-content.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00911/184554500_640.gif#)
从去年开始至今,正在筹备《语词、意识与艺术——徐坦“关键词”视觉语言实验项目档案选编与研究》这本书(作为2011年“可能的语词游戏——徐坦语言工作室”个展在OCAT深圳馆的后续研究出版)的过程当中,面对时隔九年的言说现场留下来的40多篇不同背景的来宾与艺术家徐坦围绕不同关键词的对谈文本——作为历史资料,我们的编辑工作被无限地拓宽了。一边是大体量文本的整理、校对、分类、修订等;一边是显得更重要的共同及自我的认知、学习和探索:如何理解持续与转化并存的该项目和该艺术家的想法本身?如何对历史性的资料做艺术性地研究?如何从今天的语境去更靠近九年前TA们说的话及其隐含的或折射的“意识”?
在不间断的讨论中,我们发起了许多环节来试图转化由这些问题带来的启发。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即,邀请二十多位艺术和文化从业者作为“审稿人”,通过阅读该项目的对谈文本,提供任何形式的文字点评。通过阅读审稿人的反馈,我们获益不浅,它们对我们的进一步编辑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意义,卷入了更多面向和角度的讨论,同时也外延了该项目作为某种公共论坛的初衷。“九年前TA们说……”正是希望分享九年前参与对谈的40多人以及这个阶段参与审稿的20多人——还有艺术家本人,构成的“TA们”用各自的部分个人叙述,对各自选择的话题,跨时间、跨空间地形成自由的对话。
作为该编辑项目的一部分,这个专题将以分篇、持续推出的方式同步于该书的编辑出版。借此,我们也对接受邀请并给予反馈的所有审稿人致以深深感谢!
“可能的语词游戏——徐坦语言工作室”对谈活动:
时间:2011年1月26日下午
对话人:唐明生、徐坦
关键词:
徐坦:1信仰、信念;2现实;3 公共空间
唐明生:1活着;2 念头
整理:李彧莎
(节选)
唐明生:国画家,出生于1950年代初,成长于湖南宁乡,现住广东增城
徐坦:唐老师,您和我是多年的朋友,您也是老师一辈。您的关键词是“活着”和“念头”,请谈谈您的故事吧,比如您在汶川的故事,还有当年从事艺术的生活和道路。
唐明生:作为朋友,我参与了这次对话。我长期生活在小城镇,是从乡村出来的,我应该算是当代艺术的边缘人物。我先讲“念头”,再讲“活着”。如果说是对话,我们必须是反理性、反观念。但是太活跃的,我也不适合,我觉得整个西方或中国的思想史不切实际,古人倒是比较清晰、强调思考、强调思想的具体结果。今天我们不讲观念,就讲“念头”,就像禅宗的念头。有些念头实施了,有些念头一闪而过。
徐坦:那念头可不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呢?
唐明生:有些念头可以描述,但有很大一部分念头是不能描述的,因为禅宗是“不立文字”的,所以是不需要用语言描述的。比如我说徐坦你今天很神气,我有了描述了,你可以信也可以不信;因为“神”在古代的语词里谓“圣而不可知之谓神”,高深莫测者为神,都没有说出来、描述出来,你说不出来,我也说不出来,当代的学者也说不出来,所以说念头——神也在念头里了,念头是在灵感里的,念头都是很小的念头。有个湖南人,他当时想学画,他问我搞什么好,我说你学哲学,因为他思想缜密、反应敏捷,有哲学家的特点。一个人善于思考、判断,就有思想家的素质。但倒霉的是,我们生于文化崩塌的年代,很多很多哲学家,从柏拉图主义到后柏拉图主义、笛卡尔,他们都想得出一个老祖宗都没得出的结论,结果结论可能错了。所以我不想当哲学家,我不想涉及理性、反理性,我在思想中得出思考,一个思想中有个念头。我刚说的那个同辈人,他写了一个有关20世纪文化崩塌的书,书名没定,其中有对断臂维纳斯的创造做出评估,我认为是废话连篇,维纳斯的创造过程就是一个希腊男人的恶作剧,他把裙子所露的是想见又见不到的位置,很聪明、很有诱惑力,这在艺术家的创作中,是非常原始的一种思考。
徐坦:你认为这还不算是思想,思想和念头还是有区别的,思想是用文字和语言固定的。
唐明生:是的,思想做的是一个完美的模型,念头是不完美的,是思想的因子,思想家把念头做出结论,思想家最后写成书时发现错了。我对陈丹青的某些观点是持回避状态的。因为任何人的的谈话过程都离不开情感。
徐坦:那思想家的谈话会不会离开情感呢?
唐明生:不会,因为离开情感就无法谈哲学,无法谈任何东西,情感是包括喜、怒、忧、思的。
徐坦:但是很多哲学家说我在思考时是抛开情感的,很公正的。
唐明生:他想很公正但是抛弃情感不也是情感吗?他震怒了、愤怒了,说不谈情感,这也就是一种情感的表现。
徐坦:就你来讲,这么长时间的艺术生涯,能否描述下你的念头或者有意思的事情呢?
唐明生:这就涉及到我刚刚说的回避观念,我生下来就很满意,我就哭,就有观念了;吃了黄连,我觉得很苦,我就会哭;我属兔,我生命里有三个兔,兔年兔月兔日,兔子很多洞,到处跑,所以我移了民。
徐坦:你是哪年到广东的?
唐明生:92年。
徐坦:之前和之后,念头变化大吗?
唐明生:挺大的。这和陈侗有关,他的一个朋友遇到我,也是宁乡的,就打电话给陈侗,询问认不认识我,陈侗说我是他老师,这个朋友就想让陈侗把我找来广州,所以我就来了,很戏剧性的,有些东西是命中注定的。
徐坦:刚刚你说你属兔,你的命运是搬迁,你的命是到处动的?
唐明生:是,狡兔三窟,老祖宗的(想法),我切合了这个命。
徐坦:都说老祖宗告诉我们的事情,我们沿用。请您谈谈老祖宗和我们新发现的念头,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
![[ OCAT出版 ]九年前TA们说......“念头”“活着” 崇真艺客](https://trueart-content.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00911/184554897_640.jpg#)
对谈现场
唐明生:关系是和个体有关系,但是我认为老祖宗讲的也不完全符合我的状态,我活着的状态也变了。以前老是呆在电视面前,这次我去汶川画画,画地震,我儿子跟着我去,对于那里的情况——我这里就要谈到“活着”这个词了,我对“活着”这个词比较感兴趣,这就是今天要讲的话题。对于“活着”,哲学家、神学家研究比较多,对我们的生命有没有指导意义呢?我觉得活着必须坦然,比如我的积蓄用完了,找大儿子借钱,到汶川后,会发现乌托邦、原始、封建的、当代的、文明社会的,到了那个地方,就都有了,你给钱他(村民),他不要,施舍他也不要,你给水他他要。乌托邦,很多人都想完成它,不要钱,但是要的是在村活着就行,活着不容易,有很多困难。我们描述当时的地震,一下子厨房没了,我们和那个村民一起去看,不止家里厨房没了,天顶也没了,地也没了,没有多少也不知道,他语言表述也有问题的,说话有毛病——所以活着,我对所有的认识都不一样了,地震中的人,他们对志愿者的关心已经不能言语了,脸上的麻木,人活着就行了……你的念头像个扁担,每一样都可以挑在上面,很立体了,可以挑起很多东西,活着也挑在上面、死了也挑在上面、山高了也挑在上面。人的念头不断涌动着,也就形成你的生命和生活的感受。可以这么说,一秒钟很多念头,有些念头被提取出来,去实施;这个时候思想在地震区域是没用的,被消减了,神学家的也消减了,那里曾经有个庙也被全毁了,和尚带着一批猪去放生,后来回没回都不知道,庙是已经没了。
徐坦:你是修过禅的,可否谈谈念头这个想法和禅、佛教的方式、语言的关联?
唐明生:我不敢说我修过,我只知道的是皮毛,禅是要打坐的,我们现在已没有那种智慧了,真正的打坐是求“前念已灭、后念未生”的空白,智慧就在这里面,在前一个念头结束后,后一个念头产生前,在中间空白处,那么念头其实是跟文化、生命、切身利益等等有关,每个人都会有。
徐坦:是,如果人连念头都没有,那还有什么呢?
唐明生:这个是禅宗的最高境界,我不能告诉你,那可能是佛教哲学家的箴言妙语,“空不是反空”;像金字塔,是目前人类智慧所不知道的,我们凡人只能讲念头,但是我归结是某一个或几个人最原始的念头,所以避开理性、反理性,我害怕,我不懂思想。我发现45岁期间我话很多,但是不能想,一想就想自杀。念头会出问题,思想不会出问题。
徐坦:你试想过什么不一样的?怎么做的?是不是尝试过?
唐明生:尝试过很多次。我一坐就麻烦了,就想去自杀了。
徐坦:怎么尝试的,是通过“写”吗?
唐明生:不,写是念头, 我觉得很多余,这种多余不是无价值,是我另外要找到属于我的东西。我的东西在哪呢?我的东西在死亡里。我认为释迦穆尼讲得比较好。相对我一生来说,划分时段就是睡觉、画画、打麻将,我认为打麻将的过程是潜意识里很肮脏,那种仇恨心理、喜悦、功利都出来了。
徐坦:那这和死亡有联系吗?
唐明生:我们错就错在把生与死看作对立的,对抗的。我们不知道生命从哪来,也不知道死后去哪,那怎么可以明确地界定生和死呢?
徐坦:你的这种想法很高超,刚刚也说到很多伟大思想家界定都是错误的,是不是?
![[ OCAT出版 ]九年前TA们说......“念头”“活着” 崇真艺客](https://trueart-content.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00911/184555172_640.jpg#)
对谈现场
唐明生:比如乡下人说“人睡觉就如小死”,是小死,而不是大死,死是有多种状态的。
徐坦:在你们乡下真的有这样的话吗?
唐明生:是的。乡下有些词和话是很有意味的,有些动作也是,比如“qiao”,我们那里是没有这个字的,但是有这个动作,它不是抬,也不同于搬,我们说“小孩子qiao尿”(撒尿) ,就是这个“qiao”,又不同于“提”,乡下人与文化人活得不同,他有他的一套东西。
徐坦:是不是“翘”辫子的那个“翘”?
唐明生:不是。很多字都找不到的,还有“pai”,指拿起一个很轻的东西,它不同于担、挑 ,也不是掰,它和这个动作联系,实际生活中间有这个动作,但是找不到这个文字。
唐明生:曾经中山大学一个退休的杨教授,他写了一本关于民间武术的书,也把我找去。那个教授见了我觉得我气色很不好,问我读过《金刚经》没有,我说读过但是没看懂,他建议我去光孝寺,我说我去过,他又问,你是去干什么?我说去看看的;他建议我再去感受下。那时他家桌上就摆着一本《金刚经》,我说杨教授可不可以借我回去看看,他说没问题。有时是很奇怪的,有些书什么年龄读不一样,我发现我20岁的时候读《金刚经》,读不懂,我53岁的时候读才觉得有味道。因为20岁的时候,脑子里就装不进科学,(自认为)什么东西是对与错、好与歹、善与恶,当你的生命到了一定程度,(经历)磕磕碰碰后,就不会纠结于这上面。只有《金刚经》这部经书,虽然是文字的,但是是五官文字,比如“不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如来有三十二相、大丈夫相、有八十种好相,你以这些相来认识如来,你不是我的弟子,你不得见如来。这不是文字上的东西,没有否定。前面讲到有八十大丈夫相、好相,但是你不能以这种相来认识我,你就没认识到、没有悟到。无相、无念、无惧。念,念头,不恒定的,凡是念头、是时刻(产生)的,不恒定的,《金刚经》中称之为幻相。
![[ OCAT出版 ]九年前TA们说......“念头”“活着” 崇真艺客](https://trueart-content.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00911/184555414_640.jpg#)
唐明生与徐坦所选的关键词
徐坦:语言和文字不同于念头,相对来讲比较固定;20岁读《金刚经》和50岁读《金刚经》,完全不一样。但这和语言的事实也相关,你是怎么看它和念头之间的关系?
唐明生:对,就像一幢房子,我在一楼看到的景物、在三楼看到得景物、和在顶楼看到的都不一样。
徐坦:这篇文字是佛教的经典,你认为它是不是思想的结果呢?
唐明生:(这样说)太浅了,那里面作为文字哲学可能是很小的部分,其它部分的就很浩瀚。
徐坦:可能是我们人所不知道的。
唐明生:是的,那是需要“修”的,而且一生可能都修不好,像释迦牟尼一样修了很多节。
徐坦:你刚刚还说了有意思的事情,游戏,我也很喜欢打游戏,在打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所有的高兴、不高兴,兴奋、低落、绝望都放在里面。
唐明生:我认为打游戏把文化中的卑贱、伟大、平庸都包含了,现在整个社会都是游戏了,军事也是一种游戏,都游戏化了;而且我认为这个游戏其实就是念头,不要贴很多思想的标签。我要谈的就是小念头,因为念头(一旦)大了就要实施,比如陈侗怎样出版他的《白皮书》,这是大念头。大念头的中间丰富了很多东西,就如你的装置艺术一样,这里摆一堆什么,那里摆什么,过程中不断地增减,这种不确定性,这种悲剧,是不能逃脱的。
徐坦:为什么说增减就是悲剧?
唐明生:因为不确定性,永远都忙个没完。开始你的思想,你要完成你的作品,不论是你自己还是评论家贴上去的,都是没关系。
徐坦:那这是和念头是没关系的?
唐明生:有关系,评论家可能没有照顾你的念头,是让观众、评论家共同来完成了,这和你的念头是有多多少少的关系,但是关系不大。
徐坦:“念头”这个词和西方翻译过来的“观念”是不一样的,您觉得差别在哪呢?
唐明生:西方哲学把“观念”作为一个词,这里面很丰富;为了使这个哲学模型做得完美,他们就得在念头里加上“光”,光照、反光。“观念”这个词我很害怕。
徐坦:为什么呢?
唐明生:因为“观念”这个词太大、不着边际、不着实际,我觉得思想家都狂妄自大,想把这个世界弄清楚,我就很清楚、很坦然,我用小念头对付你,比如把维纳斯开那么多抽屉,那是一些陷阱,那里面没什么东西,不同于中药铺的(抽屉),黄芪、党参,甚至砒霜都有。但是哲学家、批评家却说什么都有。杜尚是我很认可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就是个念头,他把他的作品放在第一念,而不把思想告诉你。杜尚只向人们说了一句话:“我把那些不好的东西、废物变成思想”,这好像是他对作品的唯一的阐述。这就是一个念头,好玩。我觉得他的作品《小便池》不是什么反艺术,也不是考虑做什么装置艺术,没考虑那么多;一边向小便池里拉尿,一边“泉水叮当叮当”,反正你去想吧。我现在发现不论是泉水、矿泉水都和人有关。如今说尿液是干净的,泉水是有毒的,都反过来了。尿液和泉水都是水,为什么要分辨?分辨出来有什么用?分辨了问题就来了。我追求“念头”,而不是字眼。
徐坦:你说的“念头”是指最初的什么?
唐明生:是的,最初的,最有效的、最真实的、最诚恳的。
徐坦:你认为思想是念头启动以后,大家想完善它?
唐明生:是的,你一旦完善它,毛病就来了,念头是没有毛病的,思想是有毛病的,你没有去“思考”,就没有一定要个结果。我热忱于超验能力,具有超验能力,其实每个人都有。
徐坦:你说过你有超验能力,你一画画,家里就要出问题,一思想就要自杀,你说有一年你一画画,你弟弟就摩托车出车祸?
唐明生:有时候很准,现在又回到“活着”这个词,以前有个人要我测字,这纯粹是文化游戏……有病的人让医生治好了的也多,但是治死了的也不少。所以科学、思想、文化这些东西,在我这里应该早就崩塌了,让我停留下来的意念就是我不同时期的小小的念头。
![[ OCAT出版 ]九年前TA们说......“念头”“活着” 崇真艺客](https://trueart-content.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00911/184555883_640.jpg#)
对谈过程中,徐坦邀请唐明生做的作品方案
徐坦:在你的念头里有没有分别评判性的:好的、坏的、道德或不道德的?这些和念头是什么关系呢?
唐明生:人的任何行为、动作,你睁开眼睛模拟能听到声音,在梦里也有,只是可能杂乱无章。对于生命是统一的,哪怕是汶川的小狗,地震后,它是在寻找主人,如果在比较安详的社会里,它不可能有那种举动。我不清楚,念头比思想要丰富,不但人有、动物也有,我重视念头,我不是思想家。
徐坦:你重视念头,觉得你可能应该这样做,算念头,但是又怎么解释伦理道德上的普世价值呢?
唐明生:我是做人就有和念头的关系。念头不是主观的,是对客观的反应,念头是生命个体的个人与周围的人的互动,我看到乞丐,行善;对公共道德,有底线,我和老婆走到草地,你不要走上去踩;在地震,魔鬼城,敦煌,穿棉袄,没有雪,把所有抽水马桶放上水,你做什么,洗澡的时间短点,谁是有限?善,行善,善不善还要研究,慈善家,善要落实到生命过程中,远远比你拿出多少钱来重要,关乎所有生命。我家里不打药,老鼠做窝,不打药,这与念头有关。社会宣传什么好坏,背地里玩的什么也不知道,落实到个体普世价值才有意义。
审稿人:
周琰,策展人,诗歌译者,文学和艺术批评写作者。多伦多大学博士候选人。研究涉及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当代艺术和跨文化研究。现居多伦多。
廖宝欣,自由职业。现居广州和顺德
刘琥珀,空间设计师、策展人、艺术家。现居中国香港
马延东,艺术家。现居深圳
周琰:第一个是存在的问题。什么是活着,怎么算活着,和如何活?从现代思想和观念出发,活着是有种种标准的,比如生命权、生存权、平等、自由、尊严等等。从唐老师描述的在汶川的情况看,活着可以就仅仅是活着,接近仅仅生存。人随着不断在环境中生发泯灭的感性而活着。这很实际很具体。而思想和概念总是对世界有某种想象,某种理想,要引导、规范人朝着这些想象和理想努力。仅仅活着是不够的,怎么活,怎么算活着,思想和概念赋予不同的意义。所以这里有“活着”和“我思故我在”的生命存在这两个不同层面的存在维度。……第三个问题是个体与世界,个体与社会。从“活着”和“念头”的角度来看,道德问题,其实就落实到了“修身”而后世界平的传统中。但是在中国古代,与这种个体的生命伦理价值制衡的,也必须有对整体社会和统治阶级的相应制衡,而不是己仁而已。自己行善,也需要整个社会对善和恶有基本的意识,个体有为善的空间。伦理不可能只由个体实现,它还是需要成为共识,人能将伦理价值与个体生命结合。脱离个体生命的社会伦理道德可能是虚伪的或者强加的,但是没有共识的伦理道德也是不可能的。伦理道德的推动、改善、移风易俗,更需要共识的不断辨析、确立。和生命自身、个体存在、情感联系的个人伦理的知行合一是必要的;但在另一个层面,至少一部分人参与到伦理意识的共识建设中也是必要的。人们通过个体来体认世界,通过社会来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可能性,这两个层面也不是矛盾的。
(2020年7月)
廖宝欣:以前的時候,總會去想一個事情是對的還是錯的,某種想法是對的還是錯的,關於這種“對與錯”的判斷和思考。但現在覺得,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是否真誠地作出選擇或判斷。“活著”“觀念”“信念”“信仰”“現實”,無論如果我們好像都無法拋開各自的生存環境、成長環境,或只是某個下午的一件不經意的事情,單獨去談論。我喜歡對話中談論到的關於“念頭”的對話,也讓我想到了越長大就越覺得事情不是只有“對錯”(或是“明暗”)一面,而是集包容、理解、傾聽。再作出判斷。我也希望我也能作出判斷。但這幾者之間又是否存在矛盾呢。不知道呢。
不過說回來,每個人的判斷或是“念頭”,甚至是說到的哲學家的思考,在我看來,都會與每個個體的所在特定環境和當下,有關。每個人都或許是侷限的,侷限於自己的時代、時間,但是這也讓每個人的生命體驗和感受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只需作出自己當下的直覺和判斷,就好。
(2020年6月)
刘琥珀:“活著”,在疫情蔓延的2020年,有着重大的意义。面对世纪疫情,许多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活着”,然后思考怎样“活着”?疫情带来反思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只要一个人活着,头脑健康,每秒钟都会产生念头,跟呼吸一样自然,但很少有人刻意留意它。修禅的人知道开始坐禅时,念头就像脑海里的千军万马闪过,坐禅者就那样不带任何评判地看它们飘过,据说禅者入定后已经无念了。杂乱的无时不生起的念头,是中性的,有时对我们有帮助,有时是有干扰的,有时我们留意到它就已经消失了。念头和思想的区别在于,念头是无意识的。念头和观念的区别在于,观念里包含了“观点”,具有理性的色彩,有思想性。这两个词放在如今讨论依然有意义,放在过去和未来讨论,也都有意义。无论什么时代,没有人可以避免的。
(2020年7月)
马延东:“念头”也许就是潜意识。大多数的人在多数的时间里都在无意识下做出正常的行为。因为“念头”是一个即将发生而没有实践的具体动作、语言或思维。积累了很多后便成为了潜意识,成为正常的行动指导或者行为惯性。如同经验老练的拳击手,每次的出手不一定会击打到对方。但拳总是要出的,否则这个竞技就不会有结果。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没有理由的行为。也许是成长以来长期的各种“念头”导致的行为惯性所致。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行为造成的结果多数是不成功的,是因为”念头”太多造成的吗? 也许就是。大家都以“失败是成功之母”来为自己解脱。犯错就改,改了再犯。在实践中成长,在时间的消耗中检验每个“念头”的优劣。
(2020年6月)
笔记
徐坦:1、1997年,我和一些艺术家组团去增城访问当地的艺术人士,第一次见到唐先生,他看起来不修边幅,肤色深沉略微偏绿,两眼放射着犀利的目光,讲起话来和我们常见的一般社会的语言逻辑不同。他有非常敏锐的感触力,有强烈的意志,思维反应也与众不同。他描述他记忆中的一些自己的经历,不知道是否真的发生过。我认为他是一个有着轻度精神症状的人。
2、和他的谈话使我意识到,我们人类意识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而在一般的有关认知、思想活动的讨论中,不太被涉及,就是他说的“念头”,我想说,“念头”如何对于人类思想和行为有重大影响。
3A、唐先生说“有些念头可以描述,但有很大一部分念头是不能描述的,因为禅宗是‘不立文字’的,所以是不需要用语言描述的。” 他是从禅宗的角度来看念头的。他说“真正的打坐是求‘前念已灭、后念未生’的空白,智慧就在这里面,在前一个念头结束后,后一个念头产生前,在中间空白处,那么念头其实是很文化、生命、切身利益等等有关,每个人都会有”。
3B、“念头”一词出处为佛经的‘前念已灭,后念未起’,(百度)。“无相、无念、无惧。念,念头,不恒定的,凡是念头、是时刻(产生)的,不恒定的,金刚经中称之为“幻相”。
4、他说的念头,除了只有小部分是可以用语言描述的之外,“很大一部分念头是不能描述的”,他说“所以说念头,神也在念头里了,念头是在灵感里,念头都是很小的念头”。
5、他又说“但是我归结是某一个或几个人最原始的念头,所以避开理性、反理性,我害怕,我不懂思想。我发现45岁期间我话很多,但是不能想,一想就想自杀。念头会出问题,思想不会出问题。”从以上他的叙述可以看到,他给念头这个概念做了比较细致的描述,无论是否同意他的看法,我也认为“念头”这种意识活动方式,对于我们中国社会影响很大,由于佛家对于中国传统意识影响巨大,所以“念头”实际上也是我们社会传统中很重要的一种意识活动,认知和行为的、重要的、和习惯方式。
6、“它(思想)做的是一个完美的模型,念头是不完美的,是思想的因子,思想家把念头做出结论,思想家最后写成书时发现错了。”我认为念头应该是始于“一闪念”的想法,它的出现是一种从内心或意识中“涌现”出来的,对于观念来说,念头是一种早期的意识的活动,念头是思想的“因子”,而不是思想,思想是个过程,会把“因子”当作材料来思考的过程,但是,一旦用理性分析一个念头,去确认它,证实它,会错失了一种“真”的价值。一经思考,一当得出结论,看起来正确东西却会发现错了。特别是关于如何通向天地,佛,等等一些不能验证的事物。
7、按这种看法,应该人为地将这种类型的意识活动,掌控在念头出现的那一刻、瞬间,在起始之处,不要多想,不要试图发展,发展就会错。不要企图通过“思想”得到对的结论。
8、念头还有另外一个维度,就是,念头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意识活动,它与佛教的“念头”有差距,除了正宗佛教版本的念头之外,应该有一个民间版本的“念头”。
9、 唐先生也说“可以这么说,一秒钟很多念头……”“一秒钟很多念头”,显然不等同于“‘前念已灭、后念未生’的空白”,所以,这种描述很符合我们日常对这个词的理解、使用。我们常常说,我“念头一闪”,我“念头不断”,随着意识自然的流动,念头会按耐不住的涌现出来。念头是不按照理性活动指引的方向而闪现的。
10、这让我想起文革时期,毛泽东号召民众实行意识形态革命,要“狠斗私字一闪念”。号召全体公民都成为“大公无私”的人,要挡住心里不时会涌现“私心杂念”。正好可以看出毛泽东很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意义的。
11、虽然“念头”和“感觉”两个词有相似并且交错的部分,但是念头并不等同于感觉,即它不等同于人来自感性意识的感知,虽然人类是没有纯粹“感知”的,都有经验和观念的介入,但是感觉更多来自感官,念头更多来自“心”。在口语中(我的工作重点在口头语言),我们常常会说“我觉得……”“我觉得”更接近念头。
12、唐先生说“西方哲学把观念作为一个词,这里面很丰富;为了使这个哲学模型做得完美,他就得在念头里加上“光”,光照、反光。“观念”这个词我很害怕”。他也谈到念头与观念的关系:“因为“观念”这个词太大、不着边际、不着实际,我觉得思想家都狂妄自大,想把这个世界弄清楚,我……我就很清楚、很坦然,我用小念头对付你”。
13、可以看到,念头是含有观念性的。但不等同于思维活动使用和产生的观念,唐老师觉得那种观念太宏大,太抽象,不接地气,不具体。而念头是具体的,对具体事物明察之后“涌现”出来的“想法”,但是这样说实际上念头还是有观念性在的,只不过是更接地气的,含有具体材料的,“心”的判断。
14、念头是从内心“涌现”的,它产生方式有点像“悟”, 但它不是“大悟”而是小悟,唐老师说念头“一秒钟可以有很多”。念头的涌现方式,是非理性的,它所包含的是理性和非理性交错的。即含有非理性也含有理性内容。念头是有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来自不同的人,念头本身也有不同价值。
15、“念头”不仅仅是中国社会中人独有的的意识行为,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一种意识活动形态,只是不同的社会、不同文明对它的态度不一样。我认为,念头与西方哲学、心理学中的“意识流”概念有相似、相关之处,这种相似之处主要在于念头的成因,和涌现方式,但是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意识流强调的是,意识如同河流般的不断涌动、流淌。而“念头”,则犹如我们看到的、流动的河流水面上起伏的波浪,高高低低的,显性的点。
16、意识流、念头都不能成为科学研究和思考的主导方式,而只是素材(因子),因为科学需要“思想”,需要求证。
17、“念头”出现的方式是被动的性,因为“念头”总是“被涌现的”。但是是不是“念头”一无是处?一路凋零最终消失?我觉得恰恰相反。
18,由于我学习并借用拉康的关于人群之间的“无意识”关系,转而来描述人和环境的这种“无意识”关系。另外,有某些特殊个人能够体验到这种特殊的“无意识”关系,ta的描述企图也许语言无法表达,也无法传递。如果按照唐先生对于念头的看法,这个时候也许“念头”可以承担这一类“经验”或者关系的描述,因为“念头”是跨界的,即是包含了感知,是一种感悟,又含有观念;即是不能用语言描述的,又是可描述的;即是显性的,又是潜意识的。
19、说到了念头影响行为和行动,“可以这么说,一秒钟很多念头,有些念头被提取出来,去实施”,念头即可以是认知性的,也可能是行为的驱动,“去实施”,实际生活中行动受到念头驱动,或受控于念头,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想由于“念头”本身是瞬间生成的,具有敏捷性,在日常的活动中可以带来迅速的决定,决定人的行动。不是不想经思考而是来不及思考。很多时候“一念之差”会带来行动的很不一样的后果。
20、自我反思起来,我是不是一个念头频繁出现的人?我想我似乎不是,或许这就是差异,如果一个人每天不断有念头涌现的话,是什么样的状态?或许唐先生是这样的人,而对我来讲是不堪忍受的。
21、如何获得在我们社会关系中自我判断,和相互判断。在一个集体意识重要的社会里,这种念头常常作为每个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判断工具,这也是值得在意的。
(2020年4月-8月)
————————————————
《语词、意识与艺术——徐坦“关键词”视觉语言实验项目档案选编与研究》专题:[OCAT 出版]九年前TA们说......“个人史”“酸、重金属、转基因”
![[ OCAT出版 ]九年前TA们说......“念头”“活着” 崇真艺客](https://trueart-content.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00911/184556062_640.jpg#)
![[ OCAT出版 ]九年前TA们说......“念头”“活着” 崇真艺客](https://trueart-content.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00911/184556290_640.png#)
OCAT深圳馆成立于2005年,位于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内,是OCAT馆群的总馆。作为馆群中成立最早的机构,OCAT深圳馆长期致力于国内和国际当代艺术和理论的实践和研究。从开创至今,一直围绕着艺术的创作和思考而展开其策展、研究和收藏工作。
地址: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区F2栋OCAT深圳馆
开放时间:10:00 - 17:30(逢周一闭馆)
网站:http://www.ocat.org.cn/index.php/home
微信公众号:OCAT深圳馆(ID: OCATShenzhen)
微博:OCAT深圳馆
Instagram:ocatshenzhen
Facebook: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 - OCAT Shenzhen
![[ OCAT出版 ]九年前TA们说......“念头”“活着” 崇真艺客](https://trueart-content.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00911/184556393_640.png#)
---------
长按二维码,走进OCAT深圳馆
![[ OCAT出版 ]九年前TA们说......“念头”“活着” 崇真艺客](https://trueart-content.oss-cn-shanghai.aliyuncs.com/20200911/184556495_640.jpg#)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