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华2020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预 展
9月20日—9月21日
敬华艺术空间 上海市静安区铜仁路92号
拍 卖
春潮—中国书画一专场 9月22日 09:30起
夏熟—中国书画二专场 9月22日 13:30起
敬华艺术空间 上海市静安区铜仁路92号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376
董其昌(1555-1636) 行书“李商隐诗”
绫本 立轴
款识:此夜西亭月正圆,疏帘相伴宿风烟。梧桐莫更翻清露,孤鹤从来不得眠。其昌。
钤印:玄宰氏(朱白)、大宗伯印(白)、玄赏斋(白)
152×49 cm. 59 7/8×19 1/4 in. 约6.8平尺
127
董其昌(1555-1636) 草书诗卷
绢本 手卷
丁卯(1627 年)作
款识:秋殿清斋刻漏长,紫微宫女夜焚香。拜陵到日近公卿发,卤簿分头入太常。丁卯二月宣,其昌书。
钤印:董玄宰(白)、醒言图书(朱白)、岩石山房书画之记(朱)
说明:张五常收藏并题引首:香光行草诗卷,张五常。钤印:张五常(白)、不见古人(朱)、曾因酒醉鞭名马(朱)
25×118 cm. 9 7/8×46 1/2 in. 约2.7平尺
董其昌行草诗卷,书唐人王建《宫词一百首》中一首云:秘殿清斋刻漏长,紫微宫女夜焚香。拜陵日近公卿发,卤簿分头入太常。署款书于丁卯二月,即1627年,时大明天启七年,先生年已古稀,已七十三矣。在早二年的天启五年,先生曾被任命为南京礼部尚书,在任一年后即辞官退隐,从此“家居八载”。至崇祯五年(1632年),魏忠贤已死,政局趋向清明,七十七岁的董其昌第三次出仕,“起故官,掌詹事府事”。次年,温体仁将周延儒排挤出内阁,在魏忠贤余孽的鼓动下掀起党争,排斥东林。崇祯七年(1634年),董其昌又请求退归乡里。
此卷正是董香光从南京礼部辞官居乡里时所书,董香光在从政仕途中善明哲保身,进退得宜。为艺则敢于"血战古人",挑战前辈。
观其书法,虽勤力于吸收古法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而是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尤其行草书,造诣最高,此卷即其晚年行草书风之典型风貌。他虽处于赵孟頫、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并非一味受其左右。其追溯晋、唐,博综宋、元,自成一体。便如此卷,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矣,“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明史·文苑传》)。因此至清代以来,康熙、乾隆都以董的书为宗法,备加推崇。
再观董其昌此卷,以尖利秀劲之笔,鼓努俊发之势,迅笔疾扫一气呵成,在怀素之外别具一种秀朗峭拔的风神,舒展淳雅的韵味,自是佳作。
381
丰 坊(1492-1563) 行书手卷
纸本 手卷
引首:龙凤舞。丰坊大师真迹妙图,百松老人题。钤印:百松(朱)、澹然自逸(白)
款识:嘉靖六年正月,鹤汀丰坊书。
钤印:南厓白鹿(白)、丰氏人叔(朱)、碧玉堂下吏(白)
鉴藏印:惕安清秘(朱)、溪山第一楼(白)、江上外史(朱)、商丘宋荦审定真迹(朱)
出版:《书画研究》9期,P131。
说明:1、王祖锡(1858-1908),字二朗,号梦龄,又号惕安、惕盦,浙江嘉兴人。精鉴别书画。
2、笪重光(1623-1692),清朝书画家。字在辛,号君宜,又号蟾光、逸叟、江上外史、郁冈扫叶道人,江苏省句容人。顺治九年进士,官御史,巡按江西。
3、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西陂、绵津山人,河南商丘人。商丘雪苑六子之一,著名诗人,书画家、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
4、丰坊,字人叔,一字存礼,后更名道生,字人翁,号南禺外史、西效农长,浙江宁波人。嘉靖二年进士,官礼部主事。为人逸出法纪外,而书学极博,五体并能,尤擅草书。家藏古碑刻甚富,临摹乱真,工篆刻,善画山水、花卉,不师古人,自成一家。
33×389 cm. 13×153 1/8 in. 约11.8平尺
96
左宗棠(1812-1885) 行书五言联
纸本 对联
释文:甘从千日醉,耻与万人同。
款识:左宗棠。
钤印:左宗棠印(白)、青宫太保大学士之章(朱)
163×46 cm.×2 64 1/8×18 1/8 in. 每幅约6.9平尺
101
李鸿章(1823-1901) 行书八言联
金笺 对联
释文:帅礼不爽师训之范,临民则惠颂声作谣。
款识:静山仁兄同年大人正,少荃李鸿章。
钤印:少荃(朱)、李鸿章印(白)
说明:附木盒。
172×40 cm.×2 67 3/4×15 3/4 in. 每幅约6.3平尺
87
张之洞(1837-1909) 行书句
纸本 立轴
款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南皮张之洞。
钤印:张之洞印(白)、香涛(朱)
174×83 cm. 68 1/2×32 5/8 in. 约13.3平尺
518
林则徐(1785-1850)?行书八言联
纸本?对联
释文:大海有实能容之度,明月以常不满为心。
款识:少穆林则徐。
钤印:林则徐印(白)、读书东观视草西台(朱)
167×36 cm.×2?65 3/4×14 1/8 in.
每幅约5.5平尺
97
曾国藩(1811-1872) 行书七言联
纸本 对联
释文:绿窗朱户春画闭,乌纱白葛道衣凉。
款识:萱階一兄属,滌生曾国藩。
钤印:滌生(朱)、曾国藩印(白)
135×33 cm.×2 53 1/8×13 in. 每幅约4.1平尺
98
曾国藩(1811-1872) 行书七言联
纸本 对联
释文:著书许氏九千字,插架邺侯三万籤。
款识:容光二兄鉴,涤生曾国藩。
钤印:曾国藩印(白)、涤生(朱)
165×30 cm.×2 65×11 3/4 in. 每幅约4.6平尺
189
曾国荃(1824-1890) 楷书“长春书屋”
洒金笺本 横批
款识:长春书屋。沅甫曾国荃。
钤印:威毅伯章(朱)、曾国荃字子植号元甫(白)
说明:曾国荃为曾国藩九弟,晚清名将,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太保。
59×167 cm. 23 1/4×65 3/4 in. 约9.1平尺
212
慈 禧(1835-1908) 楷书九言联
绢本 对联
释文:祥雯辉紫极璇阁凝厘,宝祚巩黄图环瀛介嘏。
钤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朱)、海涵春育(朱)、鉴空衡平(白)
说明:1.库绢。
2.北京工艺懋隆艺术馆(三间房)旧藏。
222×47 cm.×2 87 3/8×18 1/2 in. 每幅约9.6平尺
203
赵之谦(1829-1884) 隶书八言联
纸本 对联
释文:谷梁以时月日释例,仲舒通天地人为儒。
款识:同治四年冬十月二十有九日,重见葛民先生於杭州。先生今年六十六岁矣,等身著作已付劫灰;炳烛劬书,神明不衰,浙中文献之所系也。书十六言颂之。赵之谦。
钤印:赵之谦印(白)、铁面铁头铁如意(白)
出版:《赵之谦书法全集》P3,故宫出版社。
说明:上款曹葛民即曹籀(1800-1880后),字葛民、竹书,号柳桥,钱唐诸生,平生致力于经学与小学,与赵之谦、魏源、龚自珍交善,自言为龚氏畏友,道咸间与戴熙等结红亭诗社,互有唱酬。著《谷梁春秋释例》、《尚书古文正义》、《三家诗传诂》、《籀书》等。
163×40 cm.×2 64 1/8×15 3/4 in. 每幅约6.0平尺
93
梁启超(1873-1929) 行书七言联
纸本 对联
乙丑(1925年)作
释文:雨装石画思菭径。夕蓻熏炉擣蕙尘。
款识:乙丑四月,梁启超。
钤印:新会梁氏(白)、启超私印(朱)
127×30 cm.×2 50 ×11 3/4 in. 每幅约3.5平尺
83
辜鸿铭(1857-1928) 行书“子曰”
纸本 立轴
款识: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辜鸿铭。
说明:附原盒。
辜鸿铭(1857-1928),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119×38 cm. 46 7/8×15 in. 约4.2平尺
102
袁克文(1890-1930)
张 謇(1853-1926) 书法四屏
朱孝臧(1857-1931)
盛 沅(1845-1935)
纸本 四屏
款识:一、天际归帆误几回,相思依旧忍成灰。应知江上多风雨,慢逐春潮打桨来。袁克文。钤印:洹上袁克文印(朱)、寒云千秋万岁(白)
二、乡里人择药,有发梦而得此药者。足下岂识之不 乃云服之令人仙,不知谁能试者?形色故小异。张謇。钤印:通州张謇之印(白)
三、其文章不群,词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以旁流,干青云而直上。孝臧。钤印:朱孝臧印(白)、彊村(朱)
四、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蒲涧疏钟外,黄湾落木初。天涯未觉远,处处各樵渔。盛沅。钤印:旧史盛沅(白)、道光丙午年生(朱)、重游泮水(朱)
145×39 cm.×4 57 1/8×15 3/8 in. 每幅约5.2平尺
382
康有为(1858-1927 )、梁启超 (1873-1929) 书札手卷
纸本 手卷
说明:罗复堪题引首。罗复堪(1873-1954),广东顺德人。康有为弟子,善书法,尤以章草驰誉于世。来源:嘉兴翁率平家属,翁斌,字笃庵、号率平,笔名翁中和、翁冰。1900年出生浙江省嘉兴市今桐乡市濮院镇,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先后在上海、南京、杭州、温州等地工作,曾在暨南大学任职,英士大学执教,青年时曾拜康有为为师,求教学问,很受南海夫子器重,留于门下办事。著作有论述「人道与天道」专著《人天书》出版,以及研究当时代的国内外政治时事,将发表的政论文章《论述「天下为公」直解》,《论中国文化运动》, 《论对日政策》, 《中国外交之出路》, 《太平洋之危机》等汇编成《为公书》出版。作者是一个文化人、学者、教授、更是一个新闻工作的「办报人」。l938年春抗日时期的上海已成「孤岛」,而作者却倾其所有财力,在上海创办民众抗日报纸《大英夜报》,上海失陷,转入内地,在浙江主持办《青年日报》,及在《阵中日报》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即返回上海为《大英夜报》的复刊而努力,并于l946年8月1日复刊,更名为《大众夜报》。作者因筹办报社,奔波辛劳,终因积劳成疾,旧病复发,医治无效,于1946年11月4日病逝于上海。时年仅47岁。
173
太 虚(1890-1947) 心经句
纸本 镜片
款识:一心持般若,三叶净毘尼。太虚。
题跋:癸巳冬末陆康并记。钤印:陆康(朱)
说明:1.释太虚,近代著名高僧。
2.陆康题,当代篆刻家,篆刻师承陈百来。
10×15 cm.×2 3 7/8×5 7/8 in. 每幅约0.1平尺
496
白 蕉(1907-1969) 行书“归去来兮辞”四屏
纸本 屏轴
壬午(1942年)作
款识:归去来兮,田园将芜何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壬午云间白蕉书。
钤印:云间之印(朱白)
125×40 cm.×4 49 1/4×15 3/4 in. 每幅约4.6平尺
497
王福厂、赵叔孺 等 书法八屏
纸本 八屏
戊寅(1938)年作
款识:一、戊寅冬月,赵时棢。钤印:赵时棢印(朱)、赤鄞赵氏之玺(白)
二、戊寅东坡生日,程宗伊。钤印:甲辰翰林(朱)、海盐程宗伊学川甫(白)
三、高振霄。钤印:高振霄印(白)、甲辰翰林(朱)
四、古杭王褆福厂氏篆于麋研斋。钤印:福厂五十后书(朱)、王褆私印(白)
五、岁在戊寅冬十有二月秀水七十七老人兼巢沈卫书。钤印:沈卫淇泉晚号兼巢(白)、典试陇右视学关中(朱)
六、戊寅孟冬月伯皋叶尔恺。钤印:叶尔恺印(白)、壬辰翰林(朱)、蠢迪检押(朱)
七、戊寅年冬十月褚德彝。钤印:松窗(朱)、褚德彝(白)
八、戊寅初冬月,永嘉马公愚。钤印:马公愚印(白)、冷翁(朱)、书画传家三百年(白)
144×38 cm.×8 56 3/4×15 in. 每幅约5.0平尺
56
于右任(1879-1964) 草书诗
纸本 镜片
款识:无穷大的空间,却是我们的舞台。无限长的时间,却是我们的旅程。泳春先生正,右任。
钤印:右任(朱)
鉴藏印:蕴趣轩藏(朱)
138×34 cm. 54 3/8×13 3/8 in. 约4.3平尺
141
刘海粟(1896-1994) 行书七言联
纸本 对联
癸亥(1983 年)作
释文:独上莲花揽日月,还将槲叶补秋云。
款识:癸亥夏日为玉立学弟书此,刘海粟。
钤印:刘海粟(白)、武进刘氏(朱)、海翁(朱)
137×32 cm.×2 53 7/8×12 5/8 in. 每幅约4.0平尺
124
启 功(1912-2005) 行书“太白诗”
纸本 镜片
己巳(1965 年)作
款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太白此诗,千秋绝唱。诵而书之,令人神旺。启功。
钤印:己巳(白)、功在禹下(朱)、启功(白)、元白(朱)
来源:中国嘉德2013年春季拍卖会。
69×137 cm. 27 1/8×53 7/8 in. 约8.7平尺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敬华拍卖新动态
「敬华(上海)拍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静安区铜仁路92号3楼
敬华拍卖官方网站
www.jinghuapaimai.com
征集邮箱:zhengji@jinghuapaimai.com
电话:021-63803890
传真:021-63805033
感谢您的分享与支持!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