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志刚(Adrian Cheng)和罗扬杰(Alan Lo) 是香港杰出收藏家和文化企业家,也是「誉婷堂」(The Chu Foundation) 创立人——香港知名艺术赞助人诸承誉和诸陈慧婷的好友。今年十月,蘇富比将举行「Art of Tomorrow: Works Sold to Benefit the Chu Foundation」拍卖会。在拍卖举行前,我们诚邀两位从中挑选出心仪作品,畅谈他们的观赏心得。
郑志刚、罗扬杰和诸氏伉俪都是香港文化界的弄潮儿,勇于探索新视野,而且同样热爱艺术收藏和旅游。非牟利独立机构「誉婷堂」本着支持艺术创作的初心,故今次拍卖部分收益将用于支援基金会在日本富山市立山町的全新项目「The Chu Residency at Tateyama」,建立一个艺术文化交流社区。
「Art of Tomorrow」拍卖会共呈献34件作品,在十月香港蘇富比当代艺术晚间及日间拍卖会登场。
藏家郑志刚
郑志刚是中国非牟利机构K11艺术基金会(K11 Art Foundation)及K11集团(K11 Group)的创办人,致力推广公众艺术项目及策划,支持本地及国际创作人才。基金会多年来合作过的国际艺术机构包括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及现代艺术博物馆PS1分馆、巴黎庞毕度中心、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等。郑志刚是英国泰特美术馆亚太收藏委员会委员,最近亦开始担任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首位全球大使。
我相信艺术家驻村计划有很大潜力,因而十分高兴看到『誉婷堂』为艺术家提供一个大好机会,我迫不及待想看到他们下一步的构思。
K11艺术基金会及K11集团创办人郑志刚
郑志刚的精选拍品
我们邀请郑志刚从「Art of Tomorrow」的藏品中选出令他特别有共鸣的作品,他笑言:「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全部作品都非常出色!如果真的只能选三件,我唯有忍痛指名格奥尔格・巴塞利兹、梁远苇和张恩利」。
「巴塞利兹以情感充沛的笔触表达内心世界,造诣炉火纯青,是我心目中数一数二的战后欧洲画家。这幅画创作于1960年代,我认为那是他最具感染力的时期。」
「梁远苇是其中一位最值得期待的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她的作品强调艺术创作的历程。」
「张恩利是一位我非常欣赏的艺术家,我们曾多次与他合作。其中在2019年,我邀请张恩利到香港创作他的第一件场域特定装置艺术——《五色鹦鹉》,作品有一部分是一个手绘的圆拱形天花。」
藏家罗扬杰
罗扬杰是米芝莲星级餐厅都爹利会馆的创办人之一,向来鼎力支持香港的艺术和文化发展。他是多间非牟利机构和博物馆的委员,包括蛇形画廊亚洲委员会、泰特美术馆亚太区典藏委员会和 Para Site 艺术空间。罗氏与诸承誉和诸陈慧婷夫妇是挚友,大学时代已经相识,早年两位年轻小伙在伦敦时更是室友。
2004年的时候,我硬拉着他去喝葡萄酒和参加艺术拍卖。其后他进入收藏界,可以说我是其中一个助力。
藏家罗扬杰
罗扬杰的精选拍品
「禤善勤是一位年轻有才的香港艺术家,他细心观察和感受日常生活的点滴,把一般人看来转瞬飞逝的宁静时刻,凭直觉记录下来。他的笔触轻盈灵动,用色使画面犹如笼罩着轻渺柔和的日光。」
「阿丽莎・柯维德的创作主题往往引人入胜,她的作品探问人们对时间的认知和各种假定。这些金属杆代表将世界分成不同时区的界限,目的是挑战大家习以为常、而本质上却是独断无凭的时间分割概念。」
「傅丹的艺术思维别具一格,这与他的多元文化背景有关。他在越南出生,丹麦长大,现居墨西哥。他擅长以新颖方式表达自己的体验,把文化身份、宗教和国际政治等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本作是自由女神像1:1比例复制品的一部分,目的是让我们反思分享这个自由象征这种行为的意义。」
提起「誉婷堂」在立山町艺术项目所扮演的角色时,罗扬杰赞口不绝,并对香港在亚洲当代艺坛的积极贡献表示欣慰。
我觉得由一位常驻香港的收藏家发起这次驻留项目,是一件极好的事。这会进一步带动亚洲艺术界,并鼓励更多收藏家和赞助人加入支持这个艺术生态圈。
藏家罗扬杰
观看藏家诸承誉及诸陈慧婷的采访视频
「誉婷堂」收藏兼容并蓄,薈萃亚洲与西方艺术名家及本地艺坛新进的作品,不仅代表着香港收藏家独特而精辟的艺术眼界,更反映诸氏夫妇二人的信念——艺术启发新思、令生活更丰富。
香港展览
10月3至7日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10月6日
当代艺术日间拍卖
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READ MORE) 追踪拍卖资讯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