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上周日(9月6日),艺术家阿斗、刘珂、晃晃携新书《致尼采》于木格堂与大家见面。活动现场座无虚席,今天与大家分享当日的访谈现场和精彩花絮。


Q&A 

阿斗、刘珂&晃晃x Mugetang(M)



M:这次作品的起源和契机是怎样的?


阿斗:多年前我就有拍垂幕布的想法,最开始只有我自己一个人,用的是遥控的快门,成功率很低。后来遇到刘珂和晃晃他们,给他们看了我的草图,我们一拍即合。最后我们就决定一起去完成这件事。取名叫《致尼采》,是因为尼采的精神构成和我想要表达的东西很相似,我们相互致敬。

晃晃:十多年前我和刘珂在云南生活的时候,经常会和一帮做音乐,行为的朋友一起做一些现场即兴的表演,舞蹈、戏剧、声音、环境和身体的一些互动,也没想过留下些什么。2016年我和刘珂参加了木格堂的“洄流”尖山计划,当时我们以舞蹈行为的方式在不同地域尝试创作,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找到更好的载体来呈现。

从尖山回来以后,我和刘珂开始了我们作品《镜子》的拍摄,阿斗找到我们,和我们聊起想拍摄我们的想法。我们看待艺术的方式一直是多元不拘于形式的,也尝试和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合作,来激发和产生自身对艺术的理解和能量。于是一拍即合,搭建了一些框架之后开始了创作。

刘珂:我觉得艺术是多元的,我和晃晃的作品一直都不局限于影像。我们三个一起去玩,都很嗨。在高原上可能因为缺氧,又喜欢喝酒,所以既精神错乱又很兴奋。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致尼采》新书发布会现场


M:拍摄进程中,有没有什么很大的困难阻碍推进?

晃晃:这是一次三人共同创作的过程,我们也尽量相互给予了对方空间,不去干扰对方。我和刘珂习惯这样的方式去做作品和生活,这就像是滚雪球的游戏,彼此相互的给予,雪球会变的更大,如果对方不能将球再滚回来,可能游戏就结束了。

因此在拍摄的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如无法预知的天气地域,状态不对等等,对我们来讲都不算什么。我们也有索性开着车听歌的一整天,去观察动物去享受美酒野餐的一整天...这些都是当下在发生的,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产生作品的一部分。因此这些照片可以看做是一次同谋,一次冒险,最终要去往的地方充满着未知,吸引着同在这条路上的我们。

阿斗:关于执行和构想,在实际情况中很容易改变,但具体有什么结果我们都不去限定它。过程很困难,结果也很超乎想象。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致尼采》第五棵树 2#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致尼采》开篇 隐密之地 1#


刘珂:我们俩在里面嬉戏,把外面全部交给他,把我们3个人相通的地方连接起来。我们穿过树林的时候,因为缺氧和疲劳,只听得见呼吸声,那是很奇妙的。我们的拍摄和时间地点气候等都有关系。

阿斗:即兴、简单、质朴。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去体验极端的东西。
每块布都有自己的性格。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致尼采》新书发布会现场

M:有没有很有趣的事可以分享?

刘珂:鸟人的第一课不是飞行,而是克服恐惧!”对这话我特别感动。拍这张时后面是一块死掉的向日葵地,有一种纠缠的感觉。布上其实会有很多的污渍,没在影像中显现出来,洗也洗不干净。

晃晃:他们一直让我抛掉关于舞蹈的经验,不要去表演。“经验就是你身上的污垢”。《纪念碑》是一个吹倒的佛塔,是雕塑、装置和现代舞的结合。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致尼采》致纪念碑 6#

M:书中有提到,这是一次“对生活极端之处的体验,关于生命的体验。”在痛苦、危险及对未知的恐惧这些体验后,有什么新的感受和收获呢?

刘珂:在我认为的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之上的,是对生活极端之处的提炼。拍摄过程中我一次次将自身置于残酷与危险之中,体验最为直接的痛、冷、身体麻木丧失知觉的外在感官,渴望发现万事万物遵循的宇宙法则之下生命流动的本质,体验神圣时刻的降临,赋予我力量。

这种暴露的真实使我无限的接近自己,同时也接近我认为的真理,打开我通往精神世界的大门,被未知的吸引也许就像是被光的吸引,就像希望,它指引你,你从它那里获取能量,继续前行。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致尼采》新书发布会现场

M:我对您自述中与福柯“每时每刻,每走一步”对应的:“宁愿孤独地走在丛林中的小路,小心翼翼,哪怕只卖出一小步,那也是属于你自己的步调”非常喜欢。独处、躲避人群似乎也是此次作品的一个基调,您是否在此过程中真的享受到了不同的东西?“与世隔绝”产生“奇迹”了吗?

晃晃:这可能是我和刘珂在日常中的基调,我们时常在聊天中谈及对时间概念的模糊,就像我们之前所做的作品都消磨了大量的时间。这个时间可能是广义的概念,放在作品和生活里面,我们则认为只有当下这个时刻。

在属于自己每个当下的时刻里往前,停顿,再往前就足够了。这当中的过程都作为崭新的一次体验,抛开自我的经验,生活和作品始终保持着新鲜,这也是吸引我们去做的原因吧。独处也不是刻意,拥有和自己对话的时刻,等待奇迹总会来临的时刻,抓住它,体验它,最终成为自己。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致尼采》新书发布会现场

M:在各种形态的幕布构成的新空间中,对未知的探索和实践存在的消除,是什么内在驱动支撑你们做完整件事的?

晃晃:布鲁克在《空的空间》一书中讲述了空间之于戏剧和舞台的定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选取任何一个空间,称它为空荡的舞台,一个人的进入可以赋予这个舞台的所有意义。当我进入到由布构成的空间里,对我来说就是具备空荡舞台的现场,在我看来这个空的空间可以是转化到任何一个地方(时空)的无限空间,没有界定的时间,可以是跳跃式的,实现空间和时间的自由转化。

这是未经排练过的演出,要怎样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抓住内心指引的方向去探索。我必须建立与这个空间的内在连接,收集来自周遭的感受,信任自身产生的直觉,借由身体的媒介,下意识或无意识的动作通过灵感传递出来。

当我和刘珂两个人同时进入到这个新空间中去,更多是探索两人的关系。只是用了和拍摄《镜子》不同的方式,这种关系既有和谐也有冲突,在未知的状态下相互推进,在一个消除时间和空间的环境下去获得崭新的体验,这种自由、充满活力和张力的互动能更好的打开自身,将可能创造出的能量传递出来,这个探索过程吸引我们去做。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致尼采》向着新的海洋 2#


M:在极端天气的干扰下,肯定会有失败和无所适从。在这个过程中您是怎样去接受和顺从自己无法掌控的一切的?怎样摒除掉自己的经验,面对真实?

晃晃:接受失败对我们来讲并不可怕,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会来临的直觉带着我们去行动,这个“动”对我们来讲也同样是有意义的,就好像我们的生活,一直也不是在掌控中去发生,这也是我们觉得生活有意思的地方。对待艺术和生活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的,用单纯和热情的心去面对,获得的也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不是。对我们而言都不重要,探索到的什么在与内心触碰到的真实连接很重要。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致尼采》新书发布会现场

观众:请问为什么会选择布作为媒介?

阿斗:因为我想要一种抽象的、有空间的东西,一些“共性”。布,虽然隔绝了世界,反而离世界更近了。

观众:为什么选择致敬尼采,而不是其他人呢?

阿斗:很多人都对尼采没好感,认为他的酒神精神很狂放。但我认为,这是种呐喊,是对这个社会产生的一种必须的声音。对人性提到到一个高度,那就是对个体的尊重:渴望所有人,都成为你自己,相信自己。个人都是自己的神。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致尼采》新书发布会现场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尼采》新书翻阅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艺术家与观众现场合影


《致尼采》新书发布会花絮视频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要真正体验生命, 
你必须站在生命之上! 
为此要学会向高处攀登! 
为此要学会—俯视下方! 

—— 尼采「生命定律」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To Nietzsche致尼采》第一版
著者|阿斗 刘珂&晃晃
发行者|Zen Foto Gallery
规格|210X210mm,132页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购买🔗链接:
-9👈付致内容 Http:/T¥ImtLcVVpX9r¥打開👉绹..寶👈【《致尼采》| 阿斗 刘珂&晃晃 | 签名版 | Zen Foto Gallery


若无法复制链接🔗请直接于淘宝搜索店铺:木格堂



About Artists

阿斗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1973年生于四川,现工作生活于成都。作品曾多次参与央美术馆、A4美术馆、连州摄影节、大理摄影节、上海摄影艺术中心、旧金山现代美术馆、佩斯迈格尔画廊、海恩斯画廊、M97画廊等国内外诸多展出。作品曾获得首届三影堂摄影奖、WIPI摄影机构文献奖、MIO世界青年摄影大赛最高奖、SHPILMAN国际摄影卓越奖等。曾出版摄影集《草叶集》、《阿斗—沙马拉达》、《外象》等。


刘珂&晃晃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艺术家组合,现工作生活于成都。作品曾多次参与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央美术馆、A4美术馆、连州摄影节、大理摄影节、集美阿尔勒摄影节等国内外诸多画廊美术馆展出。作品《平湖》入围2010年FOAM保罗·霍夫摄影奖,作品《镜子》获得第11届三影堂摄影奖大奖。曾出版个人摄影集《平湖》。



采访/编辑:苏菲





current show
正在展出
丘——“回南天”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更多关于此次展览

独自在山野游荡
“童年,造就了我观察世界的目光” ——丘




参观须知 

·空间内有猫咪常驻,请宠物过敏者提前告知并做好保护措施。
·入馆前,观众将接受体温测量。
·入馆观众请佩戴口罩。
·观展时请与作品保持1米以上距离,请勿直接触摸作品。
·艺术空间内请勿吸烟、喧哗及不恰当行为。
·请携带好随身物品,祝观展愉快!



更多关于木格堂

我们正在寻找新伙伴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Mugetang Art Space

木格堂,始于二零一五年,是由摄影艺术家木格创办的影像艺术空间,空间坐落于成都蓝顶当代艺术基地,目前拥有逾六百平方米的展览、制作、阅读、教育空间,空间全年呈现包括展览、教育、出版、现场活动和讲座在内的多样化艺术项目,旨在为公众提供一个丰富且开放的艺术平台。

OPENING
Mon–Sun 11:00–18:00
周二 定休

CONTACT US
Tel⎥086-028-64100848
Email⎥mugeartspace@foxmail.com
Add⎥成都市蓝顶当代艺术基地248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三个人互相给予力量,在大自然中体验极端的东西 东西 三个人 力量 大自然 艺术家 阿斗 刘珂 新书 致尼采 木格堂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