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客服二维码了解更多资讯
驰翰 春拍二
钦定治河图略
元•王喜撰
纸本 线装一册一函
清乾隆内府四库全书写本
说明:此书乃四库全书中之一种,内府恭楷抄就,绘图多幅,极精工,由此可窥内府写书之风貌。原藏者为麟庆,即《鸿雪因缘图记》的作者完颜麟庆。嘉庆十四年进士,曾主河工,着《河工器具图说》。此为其旧藏。后归于莲客藏,有其亲笔题签。
《治河图略》成书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治河工程图说。以图的形式展示了历代黄河的变迁,给后人在认识黄河、研究黄河方面,提供了直观的学习和参考。可说是研究元代认识黄河、治理黄河的重要史料。
麟庆(1791-1846),完颜氏,字伯余,又字振祥,号见亭、佛寮,室名凝香室、蓉湖草堂、琅环妙境、永保尊彝之室、退思斋、拜石轩、云荫堂、近光楼、知止轩、水木清华之馆、流波华馆。内务府满洲镶黄旗人,金世宗的第24世孙,清朝政治人物、诗人。
于莲客(?-1980),名于怀,字莲客,又字乃椿,辽宁人。集绘画、书法、文学艺术于一身。擅长工细花鸟、山水,与当时的中国词人如杨云史、樊增祥等过往甚密,精鉴赏,富收藏。
钤印:麟见亭读一过、嫏嬛妙境、莲客
20.5×13 cm.
驰翰 春拍二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磁青纸泥金写本 经折装一册
说明:本册首页绘南无弥陀如来像,末绘韦陀像,人物神态逼肖,线条流畅,写经字体恭缮精写,富丽堂皇,清代馆阁体书风面貌。潢装成册,雅致典雅,泥金熠熠生辉,写经用金泥是用最上等最纯的黄金经过特别调制的,特点是奢华、醒目、经久耐用,能历数百千年而不褪色,恭楷墨书古雅端庄,蝇头细书,一笔不苟,显示出非凡的书法功力。是经文简洁流利,虽篇幅不长,但其中义涵丰富精微,读之令人心生宁静喜悦,建立向往极乐世界的信心。因为本经的译出,使得净土宗之信仰明确建立,并广为流行。此经折装泥金写本书法端严,一笔一划之勾勒,均蕴含无上恭敬心,笔力不凡。
钤印:六四藏印、佛在心中、意禅
29×342 cm.
驰翰 春拍二
西域考古录十八卷
清·俞浩撰
白纸 线装十二册二函
清海月堂本说明:《西域考古录》是清代学者俞浩写就的西北史地研究巨作。所引文献既有传统经典史籍,又有当时亲历西域者的著作,保存了众多现已失传或他书未详记的文献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辑佚价值。《西域考古录》有160余处文献纠谬,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考评和辨误,对后来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西域考古录》丰富的历史、政治、军事、地理等内容,为后来西域地方的气候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其对当时少数民族民情风俗的记载,为西北边疆的治理提供了借鉴。
半框尺寸:17×12.5 cm.
驰翰 春拍二
满州四礼集
清•索甯安辑
竹纸 线装十册一函
清嘉庆六年(1801)省非堂刻本
说明:《满洲四礼集》系《满洲祭天祭神典礼》、《满洲婚礼仪节》、《满洲慎终集》、《满洲丧葬追远论》、《满洲家祠祭祀仪注》五部合刻之书的总称,其书衣题签用“仁”、“义”、“礼”、 “智”、“信”五字表示其相应的顺序, 是一部介绍满洲祭天祭神、婚礼、慎终丧葬、家祠祭祀等之书。
26.5×16.5cm.
驰翰 春拍二
御制周易折中
清·李光地等撰
纸本 线装十册二函
清代刻本
说明:《御纂周易折中》凡二十三卷,由清康熙皇帝下诏编纂、对近代易学影响深远的易学大家李光地总裁修订、四十九名翰林进士等参与编纂的一部易学全书。因是清康熙皇帝参与编写关于《周易》的书籍,所以称作“御纂”。《折中》一书,由康熙所制序文介绍,乃“越二寒暑而告成”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春。可知此书之作始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由书前开列的“职名”看,参与此书校对、分修、缮写、监造的“诸臣名单”尚有四十九人之多,这样连同总裁李光地共五十人,此数大概取“大衍之数五十”之旨。由书前之“引用姓氏”考之,《折中》一书所引用先儒者,计汉有一十八家,晋三家,齐一家,北魏一家,隋一家,唐一十一家,宋九十八家,金二家,元二十二家,明六十一家,共计达二百一十八家名家易说之大成。并以“集说”“按语”“总论”等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加考订,遍采诸家大儒之说,阐幽发微,“折中”众家之说,提出新的见解。问世以来,即成为学习《周易》的必备文献和重要工具书。
22.5×15.5 cm
驰翰 春拍二
明黄之寀本史记
汉•司马迁撰 明•黄之宷校
明崇祯元年(1628年)新安黄之宷刻本
纸本 十二册附木箱
说明:《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黄之寀,歙县人。万历间徽州府著名的坊刻家,亦是以经营经史子集类书为主的书贾。据《安徽省志·出版志》中载:经其手翻印刻印的传世之本,子目就达40余种,200余卷。同时黄刻中名版也居多,如万历间刊印的明彭好古编《道言内外秘诀全书》34卷、宋吕祖谦撰《吕东莱左氏博议》12卷、周吕不韦撰,汉高诱注《吕氏春秋》26卷等版本都很精善,所以黄氏有功于书林。钤印:仲温氏、寸晷惟宝、诗豪借酒吟、香雪书屋、仲温、原秉理印20×13.5 cm.
驰翰 春拍二
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
晋•杜预注
纸本 线装八册一函
明祁笥刻本
说明:是书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这是现存最早的关于《春秋左氏传》的注解,在编排上沿袭马融、郑玄“分传附经”的先例,使原来分别成书的《春秋》和《左传》合为一书。本书半页九行,行20字,小字双行字同,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上有眉栏镌题识,下书口镌有刻工。春秋左氏傅序抄配。卷末镌“后序” 。查《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经部P95页存 。
半框尺寸24.5×14cm
驰翰 春拍二
御选唐宋诗醇四十七卷
清·高宗弘曆辑
纸本 线装二十三册
清乾隆二十五(1760年)年珊城遗安堂藏板朱墨套印本
说明:此书以清乾隆十五年内府刻四色套印本为底本,由江苏巡抚陈弘谨进奏重刊。收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陆游六家诗作。前有总评,后附钱谦益评语。是书白口,四周双边,单黑鱼尾。套印精准,书品保存完好。“弘”字缺末笔。
半框尺寸:18.5×13cm.
驰翰 春拍二
徐霞客游记
明•徐宏祖著
白纸 线装十册二函
清光绪七年(1881)瘦影山房活字本
说明:《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作者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重要的价值。明钱谦益:「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记乃千古奇书。」清朝陈泓「书手钞霞客游记后」中说:「吾邑有三书皆卓绝,王梧溪诗集、黄兰溪邑志、徐霞客游记是也。民国学者刘虎如说:「其词意之高妙,备极诸长,非身历其境者,何能出此。…霞客之游记,非仅写景物、谈风月而已,对于山岭之来脉、江海之源流,而未尝无所发现,其有助于地理,自不可没。」是本十行二十三字,黑口,四周单边。
徐霞客〈1586-1641〉,名宏祖,字振之,号霞客,先祖世居河南新郑,后随宋高宗迁杭州,元初再迁居江阴,成为江阴世族,至其曾祖徐洽,始迁居旸岐,徐霞客出生于此。徐氏先祖家世富裕,徐霞客多藏奇书、出游四方,皆不必外求于人。
半框尺寸:18×14cm
驰翰 春拍二
惜抱轩尺牍八卷
清·桐城姚鼐撰
纸本 线装四册一函
清宣统初元小万柳堂据海源阁本写刻红印本
说明:《惜抱轩尺牍》为典型的学人尺牍,表露出姚鼐抑宋扬汉的学术取向、熔铸唐宋的诗学宗旨、义理考据辞章兼顾的为文之道,与姚鼐他文"微显互证相辅而益明"。书首有牌记“宣统初元小万柳堂据海源阁本重橅刊”,书口有“小万柳堂”。是本刊刻精工不苟,字体圆润雅致,由万柳夫人吴芝瑛手书上板,是清末著名精写刻本。且为红印本,实属稀见。吴芝瑛(1867一1933) ,字紫英(女),别号万柳夫人。桐城县高甸人。生于诗书之家。热衷民主革命、妇女运动,以书法闻名京师,与徐自华、秋瑾并称“三才女”。
钤印:黎阳朱氏所藏
半框尺寸:20×13 cm.
驰翰 春拍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百四十二卷
唐·释玄奘译
黄麻纸 经折装一册
元至元十四年(1277)杭州路普宁寺刻大藏经本
提要:千字文编号“闰”,刻工“范”,磁青纸封面。杭州路余杭县白云宗南山大普宁寺大藏经。始刻于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至元二十七年完成。559函,千字文编次由天字至感字,1430部,6004卷。大德十年(1306),松江府僧录管主八从弘法寺本藏经内(即《赵城藏》版输入燕京后的元代补雕本)选出南方版本藏经所缺的秘密经约97部,315卷,刻完编为千字文武字到遵字28函,随同《普宁藏》一同流通。
24.5×11 cm.
台湾办事处征集:886-2-27550075
上海总公司征集021-63503828
征集范围:中国书画、文房四宝、紫砂文玩、翡翠珠宝等
公司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东路1117号2楼
公司官网:www.johhan.com
邮箱:auction@johhan.com
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上海驰翰官方微信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