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入近景|玛丽莎·克里安格瓦特·福尔摩斯:人们与图像最常见的邂逅方式是复制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玛丽莎·克里安格瓦特·福尔摩斯(Marisa Kriangwiwat Holmes),《花瓣卷》(Petal Roll),2019
玛丽莎·克里安格瓦特·福尔摩斯(Marisa Kriangwiwat Holmes)于1991年出生于香港,目前在加拿大温哥华生活工作。凭借最新摄影系列《开放的心》(Open Hearts),艺术家玛丽莎顺利入围2020年『曝光奖』。这一系列由多件作品组合而成,几乎每件作品都混合了玛丽莎拍摄的照片与其找到的图像。总体而言,这组系列符合艺术家一贯的创作风格,即通过复制来打造具有明确摄影主体的绘画性构图,于此同时,这一系列也令人联想到社交媒体上使用的贴纸或剪报,从而反映除我们当下分享图像和文字信息的方式,而当人们越来越频繁地在照片中使用装饰和滤镜,甚至频繁到模糊图像本身的地步,这一系列似乎又通过对摄影图像的拼贴、挪用、编辑点出人们潜在的欲望。在今天的「推入近景」中,我们就将邀请玛丽莎从她的创作,切入“摄影与图像生产”这一话题,与我们分享她的思考与感受。
在媒体的持续生产和传播中追踪图像
面对“摄影和图像生产边界”这一话题,我想我的作品还是更倾向于图像生产和传播,即旨在突出媒体中所蕴含的索引符号,在网络图像共享和洗牌的大环境下,使用我这一代人的语言形式与构成来进行创作。图像早已不是简单的静止画面,现在的图像过度饱和,但依然重要。我对图像情有独钟,试图以有助于其发展的方式进行图像分享。在作品中,我对图片进行了层层装饰,令人想到Instagram文字上的贴纸以及其他喧宾夺主的装饰方法。
©️玛丽莎·克里安格瓦特·福尔摩斯(Marisa Kriangwiwat Holmes),
我经常将搜集到的图像作为参照物,从而反映出公众对图像符号的主观认识,也希望改变我们这一代人对大众媒体曝光的讨论。在我看来,我更像是一个图像组装者,当图像(主要是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索引)展出在展览这一公共空间时,图像就会发生转换,这有时会造成“损失”,有时也会“成就”一张图像,我希望强调这一点,并让大家牢记这一切背后的语境:观看图像的历史时间,图像“揭幕”位置上同时存在的文化领域。
©️玛丽莎·克里安格瓦特·福尔摩斯(Marisa Kriangwiwat Holmes),
人们与图像最常见的邂逅方式是通过复制而不是亲自接触,因此我的创作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再出版行为:整理发现图像,并将其“组合”呈现。我相信,当图像在不同的文化领域和群体之间进行展示时,概念转换的失误是非常重要的。我的作品就是在追踪媒体的持续生产、传播,在表达、再现文化权力动态方面的作用。
©️玛丽莎·克里安格瓦特·福尔摩斯(Marisa Kriangwiwat Holmes),《V5草稿》(V5 Draft),2019
©️玛丽莎·克里安格瓦特·福尔摩斯(Marisa Kriangwiwat Holmes),《向右奔跑》(Running Right),2019
©️玛丽莎·克里安格瓦特·福尔摩斯(Marisa Kriangwiwat Holmes),《向左奔跑》(Running Left),2019
©️玛丽莎·克里安格瓦特·福尔摩斯(Marisa Kriangwiwat Holmes),《圈》(Circles),2020
©️玛丽莎·克里安格瓦特·福尔摩斯(Marisa Kriangwiwat Holmes),《不断升级》(Escalating),2020
©️玛丽莎·克里安格瓦特·福尔摩斯(Marisa Kriangwiwat Holmes),《汽车运动》(Car Sports),2020
©️玛丽莎·克里安格瓦特·福尔摩斯(Marisa Kriangwiwat Holmes),《神奇骑师》(Magic Jockey),2018
©️玛丽莎·克里安格瓦特·福尔摩斯(Marisa Kriangwiwat Holmes),《俯冲的鸟》(Bird Dive),2018
©️玛丽莎·克里安格瓦特·福尔摩斯(Marisa Kriangwiwat Holmes),《眼神接触》(Eye Contact),2018
©️玛丽莎·克里安格瓦特·福尔摩斯(Marisa Kriangwiwat Holmes),《摄像机》(Camera),2018
Unit 17(温哥华)于2017年1月以Derya Akay、Tiziana La Melia和Tristan Unrau的艺术家群展开幕。画廊重点关注雕塑和装置、电影和媒体,为温哥华艺术家提供另一种语境和商业模式,通过画廊和博物馆展览、驻留项目、出版、讲座、画廊交流和展览等方式,让所代理的艺术家作品在更广阔的国际语境找到其定位。画廊的所有空间都用于表演、阅读、派对和晚宴,而花园一直是画廊集会、举办活动和定位发展的宝贵工具。艺术家群体Garden Don’t Care目前驻留于此画廊。Unit 17与其选定的艺术家合作紧密,并开发大规模、周期性的户外装置和表演。画廊目前共有11位主要代理的艺术家,随着合作艺术家的增加,画廊也将与当地、国内和国际艺术家共同发展。
如果您对艺术家创作感兴趣,可邮件联系Tobin Gibson, tobin@unit17.org
画廊网站:unit17.org

『点亮屏幕』:“ 曝光奖2020 ”
时间:2020.09.11 - 10.09
地点: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参与艺术家:
徐冠宇(高台当代艺术中心,乌鲁木齐)
瑟米尔·陶迪(绝版影像馆,新竹)
周一辰(MiA Collective Art,纽约&北京)
邹京耀(L.A.P. Gallery,武汉)
罗兰·比尔曼(世界画廊,香港)
郑芳(时光空间,北京&郑州)
玛丽莎·克里安格瓦特·福尔摩斯(Unit 17,温哥华)
张云峰(西画廊,兰州)
马海伦(高台当代艺术中心,乌鲁木齐)
关于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
PHOTOFAIRS Shanghai
作为亚太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平台、中国大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艺博会,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在过去几年中,对亚洲艺术影像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亦建立起关于艺术影像媒介最为权威和活跃的交流平台。影像上海保持开拓精神,聚焦国际前沿,以博物馆品质提供诸多版块的全新内容,为亚太藏家、观众和专业人士提供欣赏和发现影像艺术的上佳体验。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的参展画廊均通过严格甄选和精心策展,分布在『核心』(Main)、『平台』(Platform)、『在场』(Staged)及『连接』(Connected)四大版块,其中不仅汇集专注于现当代摄影的国内外顶尖画廊,更囊括本土和国际新兴画廊 。从教科书级别的艺术大师,到活跃在国际摄影和移动影像前沿的艺术新星,逾百位各个年龄层次的优秀艺术家的力作将济济一堂。博览会亦推出『洞见』(Insights)、『焦点』(Spotlight)、『对话』(Conversations)等精彩特展和公众项目版块。
关于世界摄影组织
World Photography Organization
世界摄影组织是摄影活动的国际性平台,覆盖180多个国家。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赞颂世界上最佳作品与摄影师,提升摄影相关话题的关注度。我们与全球的个人摄影师和行业领先的合作伙伴都建立了长久的纽带,为此我们引以为豪。世界摄影组织每年举办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包括:2020年第十三届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摄影竞赛——索尼世界摄影奖,当地会面、讲座,以及专注于影像的国际艺术博览会——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欲知更多详情,请访问 www.worldphoto.org。
以上内容来自「PHOTOFAIRS影像艺术博览会 」
了解更多资讯,浏览官网 photofairs.org
微信:搜索公众号 “PHOTOFAIRS影像艺术博览会”
微博:weibo.com/photoshanghaicn
Instagram:instagram.com/photofairs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