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生活月刊》专访 | 威廉·埃格尔斯顿:我把色彩涂在了梦里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生活月刊》专访 | 威廉·埃格尔斯顿:我把色彩涂在了梦里  生活月刊 威廉·埃格尔斯顿 色彩 生活月刊 Eggleston 大中华区 个展 香港 卓纳 画廊 生活 崇真艺客

《生活月刊》专访 | 威廉·埃格尔斯顿:我把色彩涂在了梦里  生活月刊 威廉·埃格尔斯顿 色彩 生活月刊 Eggleston 大中华区 个展 香港 卓纳 画廊 生活 崇真艺客

2020年9月,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首个大中华区个展在香港的卓纳画廊展出,《生活》邀请不同的人再次讲述埃格尔斯顿,这其中有出现在他镜头下的女儿和儿子,有听过他上课、在孟菲斯生活过的艺术家,也有受过他影响的摄影师。此次《生活》刊登了一组他从未发表过的中国照片——封尘了18年的记忆。

《生活月刊》专访 | 威廉·埃格尔斯顿:我把色彩涂在了梦里  生活月刊 威廉·埃格尔斯顿 色彩 生活月刊 Eggleston 大中华区 个展 香港 卓纳 画廊 生活 崇真艺客


《生活月刊》专访 | 威廉·埃格尔斯顿:我把色彩涂在了梦里  生活月刊 威廉·埃格尔斯顿 色彩 生活月刊 Eggleston 大中华区 个展 香港 卓纳 画廊 生活 崇真艺客
1984年的威廉·埃格尔斯顿(摄影:Maude Schuyler Clay)



《生活月刊》专访 | 威廉·埃格尔斯顿:我把色彩涂在了梦里  生活月刊 威廉·埃格尔斯顿 色彩 生活月刊 Eggleston 大中华区 个展 香港 卓纳 画廊 生活 崇真艺客
 “《纽约时报》说这是1937年最糟糕的展览” 



他迟到了20分钟,人群早已骚动不安:“这可是在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大展……”策展人John Szarkowski也有点着急。终于来了,可现场人太多了,简直没办法移动。下午Eggleston基本上是在酒店睡过去的,有太多的媒体要应对、也喝了太多酒。第二天的新闻评论却让人大跌眼镜:“MoMA降低了它的水准”,“你必须承认这个展览太无聊了”,就连《纽约时报》也毫不客气“这是今年最糟糕的展览。”

后来回忆起1976年在MoMA的第一次个展,Eggleston喝了口威士忌、吸了口烟,语调依旧缓慢低沉 :“我从不把这些评论放在心上,相反,我为这些人感到抱歉,因为他们没办法理解MoMA的艺术。这些照片后来就出名了,批评家也道歉了,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生活月刊》专访 | 威廉·埃格尔斯顿:我把色彩涂在了梦里  生活月刊 威廉·埃格尔斯顿 色彩 生活月刊 Eggleston 大中华区 个展 香港 卓纳 画廊 生活 崇真艺客

▲威廉·埃格尔斯顿,《无题》,约1970~1973年


《生活月刊》专访 | 威廉·埃格尔斯顿:我把色彩涂在了梦里  生活月刊 威廉·埃格尔斯顿 色彩 生活月刊 Eggleston 大中华区 个展 香港 卓纳 画廊 生活 崇真艺客

▲威廉·埃格尔斯顿,《无题》,约1972年




《生活月刊》专访 | 威廉·埃格尔斯顿:我把色彩涂在了梦里  生活月刊 威廉·埃格尔斯顿 色彩 生活月刊 Eggleston 大中华区 个展 香港 卓纳 画廊 生活 崇真艺客
 “该死,她又把我锁在屋子外面了” 


人们说他是“”,虽说他本人并不允许被这样简单定义,但你不得不承认,如果埃格尔斯顿没有出现,世界可能是另外的样子:摄影师Alec SothAlex PragerJuergen Teller都是他的粉丝,就连导演David Lynch蓝色天鹅绒》、Sam Mendes的《美国美人》也曾受到他的影响。


《生活月刊》专访 | 威廉·埃格尔斯顿:我把色彩涂在了梦里  生活月刊 威廉·埃格尔斯顿 色彩 生活月刊 Eggleston 大中华区 个展 香港 卓纳 画廊 生活 崇真艺客
▲2000年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威廉·埃格尔斯顿在他的音乐室,摄影:Alec Soth


那是1999年,Alec Soth三十岁,正在拍摄《眠于密西西比河畔》(Sleeping By the Mississippi)项目:“我第一次见到威廉·埃格尔斯顿,他就在他的家门口躺着,不省人事。我轻轻唤醒他,他睁开眼,说了句:‘该死,她又把我锁在屋子外面了!’

Eggleston问Soth能否带他到附近的商店去买香烟。他们一起吃了午饭,然后又去了另一个商店,买了邮票:“他真是一个狂热的邮票收集者,带回了一堆很贵的邮票。最后我带他回家,他本答应我给他拍一张照片,但当我在门廊摆弄椅子的时候,他突然改变了主意。这时他太太Rosa回来了,看到那张她最喜欢的椅子被我放到了门廊,就命令我离开。实际上,她是把我锁在外面了。那张Musik专辑的封面就是我在后门拍到的。”

Soth说,在他那个年代,Eggleston是一个比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更有影响力的人。在当今彩色摄影界没有谁不曾受到他的影响:“他的指引就是指引(The guide is the guide)。”



《生活月刊》专访 | 威廉·埃格尔斯顿:我把色彩涂在了梦里  生活月刊 威廉·埃格尔斯顿 色彩 生活月刊 Eggleston 大中华区 个展 香港 卓纳 画廊 生活 崇真艺客
 “我在梦里演奏,拍照也是” 


他的一生并不寻常:4岁开始弹钢琴,从小在外祖父摄影暗房里玩耍,并在10岁拥有了第一台Brownie相机;爱鼓捣电子设备,甚至在家里装窃听器监听大人们的对话;到了大学才接触摄影,但从未拿到文凭;在1960年代由黑白摄影转向彩色摄影,和布列松的见面不欢而散,因为后者对他说“彩色摄影是一团狗屎”。

2017年他出版了人生中第一张专辑「Musik」,大部分是即兴演奏的音乐,但没有想过要举办一场演奏会,因为“我只为我自己演奏”。家里的钢琴就放在楼梯口。每次路过,Eggleston总会听见钢琴在召唤自己:“于是我就坐下了。”


《生活月刊》专访 | 威廉·埃格尔斯顿:我把色彩涂在了梦里  生活月刊 威廉·埃格尔斯顿 色彩 生活月刊 Eggleston 大中华区 个展 香港 卓纳 画廊 生活 崇真艺客

▲威廉·埃格尔斯顿,《无题》,约1969~1970年



如今,这位已过80岁的优雅绅士仍生活在他出生的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他还在拍照,只不过最近感兴趣的话题是量子物理。我们还能和他讨论点什么?你如果再让他描述创作的摄影、绘画和音乐背后的观念,他还是会回答你:“艺术就是艺术,你可以喜欢、欣赏它,但是你不能讨论它。”

Eggleston说,拍照也迷一样不可言说,就像梦境,稍纵即逝:“我在梦里拍照片、也看照片。现在技术还不能够记录我们的梦。它们就在几分钟之内消失了,对此我感到苦恼。”梦会消失,但色彩永驻



《生活月刊》专访 | 威廉·埃格尔斯顿:我把色彩涂在了梦里  生活月刊 威廉·埃格尔斯顿 色彩 生活月刊 Eggleston 大中华区 个展 香港 卓纳 画廊 生活 崇真艺客




《生活》:成为一个知名摄影师是你最初的志向吗?
William Eggleston:我在大一的时候发现摄影,那是1957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更多会弹钢琴。我几乎每天都会弹,从白天到晚上。我的祖父母家里有一台钢琴,我4岁的时候开始弹奏,一年后,只要我听过的曲子,我就能弹出来了。我离不开钢琴。我的家庭成员大多不会演奏乐器,有几个表兄妹会玩一些。在我的家庭里,没有一个人像我一样对钢琴这样痴迷,但我从来没想过要在我的人生中开一场演奏会。

《生活》:你对摄影的兴趣依然吗?请举例三个事物,你对它们的兴趣超过摄影。
William Eggleston音乐,天体物理,我想不出来第三个了,因为前两样事物已经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


《生活月刊》专访 | 威廉·埃格尔斯顿:我把色彩涂在了梦里  生活月刊 威廉·埃格尔斯顿 色彩 生活月刊 Eggleston 大中华区 个展 香港 卓纳 画廊 生活 崇真艺客

《无题》,约2000-2020年,威廉·埃格尔斯顿陆续创作的画作,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生活》:摄影上、物质上,知名度上、社会影响力上,你都是成功的,但抛开这些,比如幸福感、民主等等,有困扰你的问题吗?你是个乐观主义者吗,或者相反?

William Eggleston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这个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不会影响我对它们的看法。大部分的人都很消极,但我不是他们。


《生活》:1992年你来过中国;但是鲜少有相关的报道和作品。当时去了哪几个城市?对中国有什么印象?
William Eggleston我是和我的女儿Andra一起来的,我们当时去北京见了几个做高级面料的时装设计师。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拍照”,但我确实带着我的相机。我去日本东京的时候也拍了一些。


《生活月刊》专访 | 威廉·埃格尔斯顿:我把色彩涂在了梦里  生活月刊 威廉·埃格尔斯顿 色彩 生活月刊 Eggleston 大中华区 个展 香港 卓纳 画廊 生活 崇真艺客

▲威廉·埃格尔斯顿,《无题》,约1971-1974


《生活》:说说2020年的香港展览。
William Eggleston这次展览共呈现21幅摄影,照片在纽约进行校色和输出。我的儿子威廉和温斯顿初步筛选一批作品,再由卓纳画廊和大卫(卓纳创始人)进行最后的精选。这是一组复杂而美妙的照片,我很期待观众的反应。相信任何用心观看的人都会喜欢这个展览。

《生活》:请对中国的年轻摄影师讲一两句关于摄影的忠告吧。
William Eggleston我并不尝试这样做。世界上有很多人都给我寄照片,但我从来没有收到过像我一样拍摄的作品。





威廉·埃格尔斯顿 William Eggleston


1939年出生于田纳西州孟菲斯,并现居于此。2016年,《威廉·埃格尔斯顿:民主森林》于卓纳画廊纽约空间举办,展出了艺术家百科全书式项目中的作品,这是他在画廊的首次个展。自1970年代以来,埃格尔斯顿便在世界各地的知名机构中举办个展:华盛顿特区的科科伦美术馆、伦敦的巴比肯艺术中心、科隆的路德维希博物馆、塞拉维斯当代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维也纳阿尔贝蒂娜博物馆、达拉斯艺术博物馆)。2008年,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和慕尼黑艺术之家美术馆共同组织了艺术家重要的职业回顾专题展《威廉·埃格尔斯顿:民主的相机、照片和视频 1961-2008年》等。埃格尔斯顿曾在1975年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研究奖金,以及诸多重要奖项:国际摄影中心“无限奖”之终身成就奖(2004)、法兰西共和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艺术与文学勋章(2016)等等。2016年10月,埃格尔斯顿获得了光圈基金会授予的荣誉。





 完整内容请见《生活月刊》2020年9月刊《精神的高地》”人“栏目 

《生活月刊》专访 | 威廉·埃格尔斯顿:我把色彩涂在了梦里  生活月刊 威廉·埃格尔斯顿 色彩 生活月刊 Eggleston 大中华区 个展 香港 卓纳 画廊 生活 崇真艺客

策划:Dao,编辑:陈爽
图片提供:埃格尔斯顿艺术基金及卓纳画廊 © 埃格尔斯顿艺术基金(除署名外)



《生活月刊》专访 | 威廉·埃格尔斯顿:我把色彩涂在了梦里  生活月刊 威廉·埃格尔斯顿 色彩 生活月刊 Eggleston 大中华区 个展 香港 卓纳 画廊 生活 崇真艺客


《生活月刊》专访 | 威廉·埃格尔斯顿:我把色彩涂在了梦里  生活月刊 威廉·埃格尔斯顿 色彩 生活月刊 Eggleston 大中华区 个展 香港 卓纳 画廊 生活 崇真艺客
关于卓纳画廊

卓纳画廊是位处纽约、伦敦、香港及巴黎的当代艺术画廊,现代理近70位在世艺术家和已故艺术家遗产,拥有过百人的专业团队。画廊自1993年创立至今,成功举办了众多具开创性的展览。卓纳画廊活跃于一级和二级艺术市场,一直致力于培育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当中许多已在当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列。

网站:www.davidzwirner.com
微博:卓纳画廊

微信:david_zwirner


《生活月刊》专访 | 威廉·埃格尔斯顿:我把色彩涂在了梦里  生活月刊 威廉·埃格尔斯顿 色彩 生活月刊 Eggleston 大中华区 个展 香港 卓纳 画廊 生活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