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rghhlings
* 本文转载于“古典纵横”,已获原作者授权
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境山剧场在疫情后重新规划的演出季,是全贝多芬作品,10月16日的开季音乐会名为“先驱者的诞生”,由基因三重奏组演出,开始的第一首作品赫然是第二交响曲的钢琴三重奏版。
贝多芬的第二交响曲钢琴三重奏版原来一直演出录音都极少,很多人误以为是别的作曲家改编之作,其实这是由贝多芬本人亲自“操刀”而成,在今年的贝多芬年里,这部充满着贝多芬个性和极尽室内乐之美的作品得到重视,不但录音接连出版了好几版,音乐会演出也不时出现在全球各国的节目单上。境山剧场的全贝多芬演出季,将是中国音乐家首次演出这部作品。
基因三重奏,PHOTO © 高尚
如今我们谈论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大多是指他移居维也纳之后发表的作品。“作品第一号(Op. 1)”往往不是作曲家写的第一部作品,但通常是第一部出版的作品。作为一个新人,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在维也纳一口气出版了三部钢琴三重奏,正式开启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历程。他这一壮举,无疑是把他以前创作的一切都投入到历史的深渊中去了,包括他的《根据莫扎特的费加罗主题而作的变奏曲》(这个作品之前是以编号“Oeuvre 1”出版)以及他年轻时在波恩的所有作品。这些作品之会被后人称为WoO,"Werke ohne Opuszahl"的缩写,意思为“无编号作品”,往往被后人以毫无道理的质疑态度看待。
贝多芬的发表的作品第一号钢琴三重奏立即被同时期的人认为是杰作,只能是到了某一天,由贝多芬自己才能超越。通过这几部三重奏,他将海顿和莫扎特抛在身后,为整个古典乐派烙上了他个人的印记。他之后所写的钢琴三重奏,至今依然是钢琴三重奏领域中最经典的作品,影响力和地位堪比钢琴、小提琴、大提琴领域中的贝多芬全套奏鸣曲,而由第二交响曲改编而来的钢琴三重奏是其中最为独特的一部。
贝多芬在海利根施塔德,© Gemalt von Felix Riedel
贝多芬的第二部交响曲《D大调交响曲》,作品36,完成于1802年,可能是在海利根施塔特完成的,当时贝多芬奉医生之命在那里休息,他正在经历他日益失聪的煎熬。这首曲子是献给卡尔·利希诺夫斯基亲王(Prince Carl Lichnowsky)的,于1803年4月首次演出。贝多芬在同年把这部交响曲改编为钢琴三重奏,两年后出版。
关于这部三重奏,学界至今有一个疑点。虽然1806年印刷的版本特别提到贝多芬是作者("par L'Auteur même"),但由于没有找到贝多芬本人的相应手稿,我们不能完全确定他是否真的是该改编曲的作者,还是仅仅是授权。但其实,先不说第二交响曲本身同样也是没有亲笔签名的资料留存下来,而且众所周知贝多芬对创作者之间互相改编的行为厌恶至极。他曾写道:“改编,在我们这个可怕的改编盛行的时代,本身就是一种作者只能徒劳地反对的东西。至少人们可以理所当然地要求原作曲家在头版上背书,使其荣誉不减,公众不受欺骗。”他又怎么可能会授权别人去改编他的交响曲?
贝多芬改编他自己的作品倒是很常见的,如他为钢琴、单簧管(或小提琴)和大提琴改编了他的七重奏(作品20),并给了它一个真正的作品编号(作品38)将其提升到独立作品的层次;而对《小夜曲》(作品8)和《夜曲》(作品25),他甚至给了这两首小作品一个独立作品编号,以带动二重奏改编(作品 41和42)的销售。由于未经授权的《第一交响曲》弦乐五重奏版本已在维也纳流传,因此,由他亲自改编《第二交响曲》显然是明智之举,既避免了其他人“捷足先登”,还可以带动他其他钢琴三重奏作品在贵族圈子里的流行度。
贝多芬在李希诺夫斯基的宅邸,© Julius Schmid
许多人看到“改编”二字,就认为一定不如“原版”那么原汁原味,但其实贝多芬第二交响曲的三重奏版,是一部彻底的、精彩的钢琴三重奏作品。与单纯的弦乐改编相比,钢琴的出现有助于改编版本保存交响乐中的许多珍贵成分,同时避免了因配器减少而造成的明显损失。第一小节那有力的音乐手势,如果没有钢琴敲击所表现出来的力度,的确很难呈现。其他两件乐器当然也有发言权,尽管在这里,三个演奏者之间的完美平等不可能像作品1的三部曲那样理想地实现。在粗犷的终曲中,贝多芬把演奏者们逼到了极限,犀利的颤音主题引起了各种令人吃惊的变化,在这里,钢琴又一次承担了主要任务,扛起了作品的结构的支柱和整体气氛的营造。
由于是从交响曲改编而来,这部钢琴三重奏更明晰地听到贝多芬作品声部之间的对话效果和作品结构内部的纹理,交响曲的性格促使三件乐器都要全力以赴,以比当时室内乐更强的力度和气势去演奏,更丰富和细致色彩和声音层次去呈现作品应有的效果,这需要演奏者表面上的雅致,内在却需要很强的张力。演奏的效果和技巧超过了当时同行的同类作品。
一幅作于1850年的维也纳剧院插画,© ÖNB/Bildarchiv
即使是坐时光机穿梭回19世纪的维也纳,要听到贝多芬的新作品发布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这部改编的三重奏作品,极有可能是在第二交响曲的公开首演之前在私人住宅中演奏的。被题献者利希诺夫斯基亲王——也是作品1的被题献者,当然只将这首公众还没有机会尝鲜的新作呈现给他最尊贵的宾客。即使是后来的第二交响曲在维也纳剧院(Theater an der Wien)公演,音乐会一张门票的售价也足以消耗掉一般维也纳人近半个月的收入。
今天,我们想现场听到这部作品远没有贝多芬时代那么奢侈,也希望在近200年后的中国观众,也能通过基因三重奏的演绎,感受到贝多芬这位像普罗米修斯般的先驱者的诞生过程。
先驱者的诞生
GAME CHANGER
基因三重奏音乐会
DNA Trio Concert
10/16-17 周五-六 20:00
曲 目
2020.10.16 周五 20:00
贝多芬:D大调第二号交响曲(由贝多芬改编的钢琴三重奏版本)
中场休息 Intermission
贝多芬:D大调第五号钢琴三重奏,Op. 70 “幽灵”
2020.10.17 周六 20:00
贝多芬:c小调钢琴三重奏,Op. 1, No. 3
中场休息 Intermission
贝多芬: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Op. 97 “大公”


2020境山古典音乐季
电子刊

① 全场仅限10席,独享全场最佳席位;
② 专属咨询服务:专属客服提供选座及咨询服务;
③ 贵宾休息室:演出当日开演前1小时及中场休息可免费享用境山剧场贵宾休息室及酒水;
④ 专属礼品:获赠乐季其中一场之艺术家/ 团体签名唱片一张。
“境山之友”古典音乐季套票
¥4,320
(含9场演出每场1张最佳席位门票)
扫描二维码进入购买链接
设计互联会员折扣
凡设计互联会员购买演出门票可享正价票9折优惠。
当天特惠票(仅限学生)
2020 境山古典音乐季每场音乐会开演前1 小时内,若有未售出票券,学生可凭有效学生证,于境山剧场前厅以5 折优惠,购买当场演出票券。特惠票数量视售票情况而定,上限6张,售完即止。
* 当天特惠票为随机派位,对号入座,不支持选座;
* 1 名学生仅限购买1 张特惠门票,检票时需同时出示本人有效学生证方可入场。





点击图片了解《设计的价值在中国》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