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 网红打卡、二维码 创作时间: 2016-2019年 | |
邹京耀 | ![]() |
关于艺术家 邹京耀,青年摄影师。本科、硕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现于韩国世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邹京耀的创作曾在多家艺术机构展出,包括丽水摄影节和全国摄影艺术展,并被《中国日报》、《中国摄影报》、澎湃新闻等媒体刊发。 | |
关于主题 “网红展”(通常称为“网红打卡艺术展”、“网红沉浸式艺术展”等)、“快闪展”通常能让参观者更容易获得沉浸式的体验,旨在吸引更多年轻的受众,以90后、95后甚至00后居多。其雏形可以追溯到美国的冰淇淋博物馆(Museum of Ice Cream),这座博物馆曾在纽约创下5天内门票一抢而空、20万人进入等待名单的纪录。其与一般博物馆不同,里面几乎没有关于冰激凌历史或者产品的文字介绍,而是被装潢成了一个梦幻工厂,里面充斥了大量可供拍照的艺术装置,如巨型冰棒,糖果泳池等等,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游览参观并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打卡”式传播。 目前,北上广深等中国一线城市已经集中、大量出现类似展览,其普遍位于黄金商圈的大型综合购物中心或人流量较大的广场、商业街中,展区面积在上百平到数千平米不等。与传统艺术展相比,“网红展”不必做太多功课,也无需进行深入思考,“来了买票,进门拍照”的模式让观众忽略了展览本身的内容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基本不会管展览的美育价值。“网红展”最近两年已经演变成一种潮流亚文化,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与演变。 过程与演变 几年前,邹京耀陆续在微信朋友圈、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大频率地看到自己的朋友、同学等年轻人发表其自拍或互拍照片,配图中场景通常较为绚丽、抓人眼球,文字皆以“去某地打卡”、“网红艺术展”等为主,引发无数评论与点赞。经过线上咨询、搜索,发现这是目前分布于国内一线城市的新兴打卡聚集地。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实地观看了这类网红打卡展览,惊讶于这并不是传统的艺术展览,而是专门为人们拍照打卡所设置的。于是,邹京耀产生了使用纪实摄影的方式去系统记录、呈现这一沉浸式现象及探讨、反思背后问题的想法。 巨大的流量背后,网红展览的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山寨、抄袭现象层出不穷。相似而又粗糙的场景,清一色的呈现手段,充斥着虚无、魔幻的展览理念……在利益的驱使下,披着艺术外衣的网红展就如过眼云烟,而所谓“沉浸式”艺术体验却恰恰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消费生活和审美表达。参观者沉浸于资本和媒介合力构成的戏剧化假象,上演着一幕幕诙谐而又荒诞的打卡表演。 “网红打卡”现象背后折射出了消费、娱乐、生活方式等多种问题。从早期的“到此一游”到如今的“网红打卡”,资本与媒介的发展未来会演变成何种形态,我们不得而知。但邹京耀希望以冷静的态度,旁观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一次近乎抽丝剥茧的集中化展示,将其作为一个当下中国网红经济发展的样本,观察这种现场本身及其背后运行的逻辑,反思与探讨其背后的价值与意义。 问题与思考 “网红打卡”现象本身就包含了线上与线下的连接与互动,因此这组作品的创作重点和难点在于将这一链条进行全方位地展现。 邹京耀的作品呈现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纪实摄影的方式拍摄网红展览的“打卡背景墙”等景观性场景,在网红展览中拍照打卡的人的状态;另一部分是通过收集社交平台上在网红展中参与打卡的图片、短视频等素材进行编辑、展示,将网红打卡现场从线上到线下的过程链接起来,最终完成整个项目。 这种多媒介、多维度的呈现方式亦是对其创作的一大挑战。对于邹京耀而言,摄影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能较为真实地记录并反映现实的社会问题,人们可以借助摄影将敏感的触角延伸到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人人皆媒介”的当下,内容的生产、传递与交流已不再受内容承载和传播媒介的限制,摄影的创作与传播也应尝试多媒介表达的拓展,并使之融合为一种力量,以强化作品的理念。 作品图录 ![]() ![]() |
关于画廊
L.A.P.连接亚洲摄影机构成立于 2017 年,旗下 L.A.P.画廊成立于 2019 年,坐落在武汉K11艺术村A3,是一家致力于推广国内外青年视觉艺术家的画廊。
如果您对艺术家创作感兴趣,可联系杨达,linkasiaphotography@foxmail.com,
+86 18627895960
点击 L.A.P.Gallery ,即可了解更多

当前活动

『点亮屏幕』:“ 曝光奖2020 ”
时间:2020.09.11 - 10.09
地点: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参与艺术家:
徐冠宇(高台当代艺术中心,乌鲁木齐)
瑟米尔·陶迪(绝版影像馆,新竹)
周一辰(MiA Collective Art,纽约&北京)
邹京耀(L.A.P. Gallery,武汉)
罗兰·比尔曼(世界画廊,香港)
郑芳(时光空间,北京&郑州)
玛丽莎·克里安格瓦特·福尔摩斯(Unit 17,温哥华)
张云峰(西画廊,兰州)
马海伦(高台当代艺术中心,乌鲁木齐)

关于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
PHOTOFAIRS Shanghai
作为亚太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平台、中国大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艺博会,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在过去几年中,对亚洲艺术影像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亦建立起关于艺术影像媒介最为权威和活跃的交流平台。影像上海保持开拓精神,聚焦国际前沿,以博物馆品质提供诸多版块的全新内容,为亚太藏家、观众和专业人士提供欣赏和发现影像艺术的上佳体验。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的参展画廊均通过严格甄选和精心策展,分布在『核心』(Main)、『平台』(Platform)、『在场』(Staged)及『连接』(Connected)四大版块,其中不仅汇集专注于现当代摄影的国内外顶尖画廊,更囊括本土和国际新兴画廊 。从教科书级别的艺术大师,到活跃在国际摄影和移动影像前沿的艺术新星,逾百位各个年龄层次的优秀艺术家的力作将济济一堂。博览会亦推出『洞见』(Insights)、『焦点』(Spotlight)、『对话』(Conversations)等精彩特展和公众项目版块。
👈左右滑动了解更多👉





关于世界摄影组织
World Photography Organization
世界摄影组织是摄影活动的国际性平台,覆盖180多个国家。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赞颂世界上最佳作品与摄影师,提升摄影相关话题的关注度。我们与全球的个人摄影师和行业领先的合作伙伴都建立了长久的纽带,为此我们引以为豪。世界摄影组织每年举办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包括:2020年第十三届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摄影竞赛——索尼世界摄影奖,当地会面、讲座,以及专注于影像的国际艺术博览会——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欲知更多详情,请访问 www.worldphoto.org。
往期回顾
9部最新影像力作,带你深入我们的2020
Get “上海影像周”的精彩!
以无法预测的方式,呈现赤裸而鲜活的私人经验!
『点亮屏幕』,解锁蓝晒的一百万种可能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以上内容来自「PHOTOFAIRS影像艺术博览会 」
了解更多资讯,浏览官网 photofairs.org
微信:搜索公众号 “PHOTOFAIRS影像艺术博览会”
微博:weibo.com/photoshanghaicn
Instagram:instagram.com/photofairs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