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
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在这场战争中,新中国与美国互为主要对手,进行了一场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的全面较量,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各方面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赢得了胜利和尊严。
现在到访辽宁丹东,可以在此寻访抗美援朝英雄的峥嵘岁月。
🚩 抗美援朝纪念馆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今年9月19日,坐落在辽宁省丹东市英华山上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经过5年多的翻修改造,这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呈现给世人崭新的面貌。纪念馆新增加的千余件馆藏文物,为观众详述峥嵘岁月的壮烈故事。
据介绍,抗美援朝纪念馆馆藏抗美援朝文物2万余件。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基本陈列主题,设置了序厅、抗美援朝战争厅、运动厅、中朝友谊厅、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厅、纪念厅等,再现了伟大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光辉历史。
改扩建后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开馆后,实行“免费不免票”的措施,游客进入展馆参观不收取费用,但需要提前1-7日预约,持票入馆。目前因疫情防控要求,入馆实行限流参观,每天限流3000人。
从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来,反映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一直长盛不衰,极大地鼓舞和激励着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进步,滋养和培育着整个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长假最后一天,选择“宅家”的你,不如通过这些经典影视作品,重温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 《上甘岭》

《我的祖国》彩色4K超高清修复影像
黑白故事片《上甘岭》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出品,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激烈,是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经典电影作品之一,也被称为抗美援朝题材文艺开端之作。其中的插曲《我的祖国》用优美的旋律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和家乡的深切思念,抒发了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
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首次利用4K+AI影像修复技术,特别推出《我的祖国》彩色4K超高清修复版,9月30日在央视频客户端正式上线。
📽 《英雄儿女》

电影《英雄儿女》剧照
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英雄儿女》,堪称是一部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经典佳作。
这部由巴金小说改编的电影作品,塑造了王成这样一个志愿军战士英雄的经典形象。他手握爆破筒,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画面大气磅礴,如同一尊雕像永远留在了中国观众的记忆中。该剧由王成重伤、重返前线、要求参战直至壮烈牺牲作为表现战争的线索,以王文清、王芳、王复标从失散到团聚为一条情感线,将父女、兄弟间的情感表现得荡气回肠。该剧的插曲《英雄赞歌》同样成为艺术的经典。
10月1日,上海舞台迎来了原创话剧《上甘岭》的首演。在完成上海首演后,话剧《上甘岭》即将开启全国巡演,并将于今年年底再度回归申城,亮相上海大剧院。
这部作品并不是对电影《上甘岭》的舞台平移,而是重新挖掘中国抗美援朝战争中有名有姓的烈士事迹,抱着回望历史、再造经典的决心创造的全新戏剧故事。
话剧由“上甘岭战役”幸存志愿军老兵口述的真实历史改编,围绕“坚守”与“牺牲”两个主题,以“乡情”为情感线索,讲述志愿军基层指战员们在异乡坚守坑道、反击敌人的故事。
首演谢幕时刻,全场观众挥动手中红旗,集体起立、自发与台上演员共同合唱歌曲《我的祖国》,构成动人一幕。
值得一提的是,话剧《上甘岭》得到了作曲刘炽先生的女儿刘云的许可,对歌曲《我的祖国》进行了男声独唱改编,音乐剧实力演员阿云嘎献唱。
参考资料:
1. 田义伟:抗美援朝战争中大国较量的启示,《参考消息》,2020年10月5日;
2. 祖国·正义·和平——抗美援朝纪念馆巡礼 等,新华网,2020年10月4日;
3. 抗美援朝题材影视剧创作素描:记录辉煌战史 礼赞热血英雄,《解放军报》,2020年10月4日;
4. 原创话剧《上甘岭》首演感动上海观众,谢幕一刻全场高唱《我的祖国》,文汇网,2020年10月3日。
【假期打卡指南】
@上海大剧院
《田汉》《扶贫路上》《晨钟》《上甘岭》
线下舞台力作,云上红色文旅
— 演·出·推·荐 —
原创话剧《上甘岭》
📍 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 即将开票 敬请期待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