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弯曲的折叠空间


                       


省略版导览 - 术家对自己作品的解读
展览日期 - 2020. 9. 24 -11. 1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王鲁炎于北京公社《弯曲的折叠空间》展览现场,2020


如果将作品视为独立于艺术家而存在的自在物,且以因人而异的解读方式而显现,其中也不妨包括局限于艺术家个人视角的解读和显现。艺术家对于自己展览的导览并不是取代其它视角对展览的解读,而是以阐释的方式显现其某种可能性,而不是全部可能性。
 
此次在北京公社进行的“弯曲的折叠空间”个展,全部是墙上作品而没有任何空间性作品,我于2018年在北京公社举行的“对应的非对应性”个展,则全部是空间性作品而没有任何墙上作品。这两次个展的作品呈现方法正好相反,却都是将展览本身作为一件综合性作品进行思考和创作的展览。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2018年,北京公社“对应的非对应性”王鲁炎个人展览现场,其中全部是空间性作品,没有墙上作品。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2020年,北京公社“弯曲的折叠空间”王鲁炎个人展览现场,其中全部是墙上作品,没有空间性作品。

 

一般而言,墙上作品因为遮蔽其背后,不可随着观众的视角360度旋转自身,因而不与空间发生关系。然而,如果将墙上的二维平面作品加以弯曲折叠,使其转变为三维属性的作品,且以弯曲的折叠空间原理显现作品内容,那么在观看方式以及概念上,这一全部由折叠弯曲的墙上作品构成的展览,能否将整个展览空间转换为一个隐性的“弯曲的折叠空间”,令该空间中显现的一切表象与本质都是扭曲且是遮蔽性的?这是针对显现与观察的思考,也是面对相应的相信与质疑时产生的疑问。

 

这次展览中的作品是用马克笔绘制的线性作品,材料全部使用透明胶片且尺寸很小,因而整个展览空间看上去并没有因为100多件作品的介入而有所改变。我试图找到一种方法,以尽可能不改变空间物理形状的方式,在概念上对空间进行本质性的改变。这是此次展览观念的需要,不如此就无法将发生在三维空间中的现实纳入折叠空间之中解读,且不能使观察穿透显现到达背后,解读被显现遮蔽的现象。

 

以非空间属性的墙上作品建构一个空间性质的展览即“弯曲的折叠空间”,是我以往不曾有过的对于空间的理解与运用。


           

弯曲的折叠空间
被二维空间和折叠空间不同显现的单向所指
             


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取决于事物如何显现,而事物的任何一种显现都是角度性的。正如我们观察到的直线运动在圆形鱼缸里的金鱼看来是曲线运动,在我们生存的三维空间显现的单向所指在弯曲的折叠空间显现为多向所指。而问题是,相同现象的不同显现哪一种才是本质性的?亦或任何本质从不同的参考系观察都是一种歪曲?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二维空间显现的单向所指
16x11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单向所指—2号

16x16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单向所指—3号
16x11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单向所指—5号

16x11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单向所指—7号

9x13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弯曲的折叠空间
被二维空间和折叠空间不同显现的表决者
          


三维空间中的事物一经转入可弯曲折叠的二维平面即能扭曲其本质,显现出与三维事物截然不同的多种现象。然而此时被扭曲的三维事物并未消失,它以弯曲且可逆的形式隐性地在场。并非三维现象不够多变,而是其诸多现象总是显现为其中的某一种,令我们对其做出局限性的观察与判断,将偶然信以为本质。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二维空间显现的表决者

12x40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表决者—1号

12x23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表决者—2号

12x12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表决者—4号

17x28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弯曲的折叠空间
被二维空间和折叠空间不同显现的交流者
          


三维空间中的交流者在弯曲的折叠空间中绝非面对一种形式,其背对也是交流者的一种存在形式。如果以弯曲的折叠空间参考系观察三维空间中的交流者,其交流则完全可能并非面对而是背对。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二维空间显现的交流者

12x31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交流者—1号

12x19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交流者—4号

12x14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交流者—6号

12x21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交流者—5号

12x10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弯曲的折叠空间
被二维空间和折叠空间不同显现的站立者
          


试图让观察穿透显现到达背后的努力,所获得的可能是另一个需要穿透的表象。现象是一种显现,而某一视角的显现即是对另一视角的遮蔽,因而显现即是遮蔽。对于某种显现的质疑与否定并不意味着对另一显现的相信和肯定。否定之否定的意义在于使思想无法终极于结论,避免作品沦为思想的终极即过程的尸体。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二维空间显现的站立者

16x12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站立者—1号

10x11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站立者—3号

10x11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站立者—4号

13x12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弯曲的折叠空间
被二维空间和折叠空间不同显现的无射击目标者
          


作品按照“歪曲的折叠空间”原理显现三维空间中的现象即扭曲的现象,前提是不对二维平面透明胶片媒介即材料、尺寸、内容进行任何改变,而仅对其折叠与弯曲,以此显现三维空间中隐而不显的现象。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二维空间显现的无射击目标者

14x34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无射击目标者—2号

14x22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无射击目标者—6号

14x20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无射击目标者—9号

19x22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弯曲的折叠空间
被二维空间和折叠不同空间显现的1979、1989
          


1979和1989这两组数字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1979年我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外小花园栅栏上举行的“星星画展”,1989年我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这两个展览一个在中国美术馆外另一个在中国美术馆内,却都是以“非法性”为主导且跨越了艺术边界在社会中产生巨大影响的展览。然而,这两组具有某种意义的数字在弯曲的折叠空间中显现不出任何意义。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二维空间显现的1979、1989

9x35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1979、1989—3号

9x10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1979、1989—4号

9x17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1979、1989—7号

9x10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1979、1989—8号

9x19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弯曲的折叠空间
被二维空间和折叠空间不同显现的线段
          


数学是最为抽象纯净的载体,它不负载任何人文热情以及社会学含义。此次展览以数字和正方形以及线段作为结尾部分,意在使显现与观察摆脱社会现实因素的干扰而关注显现本身。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二维空间显现的线段
16x29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线段—1号

23x22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线段—2号

23x17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弯曲的线段—6号

16x13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弯曲的折叠空间
被二维空间和折叠空间不同显现的自画像
          


自画像是此次展览的最后一组作品且是逆向显现的。我试图将自己纳入弯曲的折叠空间,以此对自我这一显现进行歪曲与否定。该系列作品最初显现的自画像与最后显现的自画像貌似本质不同而实质完全相同,因为它们都是可逆可恢复其原形状。其中具象形式显现的自画像与抽象形式显现的自画像都是对于“我”的显现,而每种显现均以可信遮蔽其不可信,以不可信遮蔽其可信。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折叠的自画像—9号

2x2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折叠的自画像—7号

3x3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折叠的自画像—3号
12x9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折叠的自画像—2号

16x10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折叠空间折叠的自画像—1号

17x11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导览 | 王鲁炎谈“弯曲的折叠空间” 空间 王鲁炎 导览 省略版导览 艺术家 作品 日期 北京公社 弯曲的折叠空间 现场 崇真艺客

被二维空间显现的自画像

18x14cm | 透明胶片,记号笔 | 2020


 

谢谢!



王鲁炎
2020. 9. 29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