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一套六件编钟,流落日本两件,另一青铜器保留完整铭文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一套六件编钟,流落日本两件,另一青铜器保留完整铭文 编钟 青铜器 铭文 日本 乐器 文字 全壁 晚期 陕西 扶风 崇真艺客

编钟是一类青铜器,也是一类乐器,通常都是成套的。编钟上的铭文,一般分而镌之,一件编钟一段文字,合起来才是铭文全壁。

清晚期,光绪十五年(1889年)之前,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出土了百余件青铜器,其中就有一套西周晚期的编钟,因编钟主人名克,故称为克钟。克钟共六件,铭文清晰,内容丰富,对于研究西周历史非常有参考价值。
出土后,几经转手,其铭文多次被拓印。中国近代考古学家、金石学家罗振玉就曾为克钟铭文拓本题签,“周克钟全角拓,上虞罗雪堂题。辛丑岁冬日”。辛丑,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可见此时的克钟六器皆在中国。后来,因为历史的原因,六件克钟有两件流失海外,被日本人据为己有。
克钟六器,传世的只有五件,其中上海博物馆收藏两件,天津博物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一件,另两件分别为日本奈良宁乐美术馆和藤井有邻馆收藏。日本奈良宁乐美术馆的藏品最大,上海博物馆藏品中有一器为最小者。
克钟铭文,每件半篇,上海博物馆、日本奈良宁乐美术馆藏器为上半篇铭文,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和日本藤井有邻馆所藏为下半篇铭文。因为五件克钟天各一方,其铭文也被搞得混乱而残缺。好在还有另一件青铜器保留了克钟的完整铭文,即与克钟同时出土的克镈,一件与克钟同时代同主人的西周文物。
克镈全铭七十九字,“隹十又六年九月初吉庚寅,王在周康剌宫,王呼士曶召克,王亲令克,遹泾东至京师,赐克佃车、马乘。克不敢墜,溥尊王令。克敢对扬天子休,用作朕皇祖考伯宝林钟,用丐屯瑕永令,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
克钟铭文记载了克接受周王的命令,到周王指定的地方巡察,克圆满完成任务而受到赏赐,因而作此编钟,以追念逝去的先辈,并祈求家族兴旺。
克钟、克镈一直被误作孝王器。其实,孝王在位时间很短,根本不可能有十六年的纪年。西周晚期,纪年超过十六年的只有厉王、宣王。查看古历,克镈所载王年、月份、月相、日干支与宣王十六年不合,但与厉王十六年合。克镈铭文所载“剌宫”之“剌”,是厉王的生称,可知克钟、克镈铸作于厉王十六年。
克钟、克镈铭文的研读考证,对于确定“海内青铜器三宝”之一的大克鼎铸作年代,意义重大。对于验证厉王元年为公元前878年,纠正夏商周断代工程关于厉王元年为公元前877年的错误观点,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刘秉光)

一套六件编钟,流落日本两件,另一青铜器保留完整铭文 编钟 青铜器 铭文 日本 乐器 文字 全壁 晚期 陕西 扶风 崇真艺客

一套六件编钟,流落日本两件,另一青铜器保留完整铭文 编钟 青铜器 铭文 日本 乐器 文字 全壁 晚期 陕西 扶风 崇真艺客

一套六件编钟,流落日本两件,另一青铜器保留完整铭文 编钟 青铜器 铭文 日本 乐器 文字 全壁 晚期 陕西 扶风 崇真艺客

一套六件编钟,流落日本两件,另一青铜器保留完整铭文 编钟 青铜器 铭文 日本 乐器 文字 全壁 晚期 陕西 扶风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