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赵丹逝世40周年,提起赵丹,或许如今的年轻人会有少许陌生,但是在还不存在“流量明星”这个说法的上世纪,赵丹绝对称得上是当时的“顶流明星”。在他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从《马路天使》《十字街头》,到《乌鸦与麻雀》《丽人行》,再到《林则徐》《烈火中永生》,他英俊的面容和过人的才华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赵丹曾说:“一个艺术家,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给人们以真,以美,以幸福!”在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赵丹孜孜以求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不断探索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体系,是当之无愧的表演艺术家。
银幕上的青春偶像
年轻的赵丹
赵丹1932年被明星影片公司著名导演李萍倩看中,在无声片《琵琶春怨》中扮演一纨跨子弟,从此成为明星影片公司的基本演员。先后参加拍摄了《上海二十四小时》《时代的女儿》《女儿经》等二十多部影片;由于他热爱表演艺术,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加之形象好,极有表演天才,很快成为引人注目的“明星”。
但真正让他家喻户晓的,还是1936年~1937年,他主演的中国电影史上经典影片《十字街头》和《马路天使》。在《十字街头》中他扮演失业大学生老赵,刻画了这个天真、纯朴、热情,并带有几分傻气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
《十字街头》
在《马路天使》里,赵丹在表演上有了新的突破,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从生活出发,经过概括提炼,真实而又自然地塑造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淳厚质朴、又爱自作聪明的吹鼓手小陈的形象,受到广泛赞许,也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青春偶像,更奠定了他作为一位艺术大师的坚实基础。
《马路天使》
上海电影博物馆四楼《马路天使》场景还原
执着的表演艺术家
赵丹对艺术的追求是执着的,对自身的要求更是苛刻。在电影《乌鸦与麻雀》中,赵丹塑造的“小广播”肖老板,可谓浑身是戏精彩纷呈。
电影《乌鸦与麻雀》海报
“小广播”这个人物,基本上是根据赵丹的构思创作出来的。赵丹对自己所扮演的这个人物的言谈举止,可谓心领神会。他不用别人给准备服装,也不要化妆师,自己与演员吴茵跑到服装仓库挑选了一些服饰,又去化妆室自己动手往脸上加了点眉毛、胡子,就感到自己活脱脱是一个 “小广播”了。
《乌鸦与麻雀》
《乌鸦与麻雀》中的有这样一段经典情节——“小广播”躺在破旧不堪的躺椅上,一边喝着老酒嚼着花生,一边自言自语说着轧金子顶房子的美好梦想,得意忘形之际,两手一拍躺椅轰然散架,随着一堆罐头劈头盖脸的倾翻,肖老板的白日梦随之破灭。为了这段戏,赵丹反复琢磨,反复试戏。现在重温这段剧情,你会觉得,赵丹已然与肖老板合为一体了。
上海电影博物馆一层 《乌鸦与麻雀》拍摄场景
建国后,赵丹依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角色的创作中,先后主演了《为了和平》《李时珍》《海魂》《林则徐》《聂耳》《烈火中永生》等影片,创造了李时珍、聂耳、林则徐、许云峰等熠熠生辉的银幕形象,代表了上世纪中国50~60年代电影表演艺术的水平。
他还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于1979年完成了《银幕形象创造》和《地狱之门》等著作,他热爱绘画艺术,大量书画作品受到中国书画界的珍视,《赵丹书画选》相继问世。
最后,让我们在经典电影《马路天使》插曲《天涯歌女》中,怀念这位老艺术家。赵丹曾经说过,他真正的演员生涯是从《马路天使》开始的。
而SFM DESIGN将这一经典影像,凝固在小小的一枚胸针之上,成为博物系列老电影胸针套装中的精彩一员。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