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溯本清源 上海壹两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早期中国没有自己的银元,外来通货充斥,对华输出银元成了列强的重要收入。十九世纪中期起,墨西哥鹰洋虽逐渐取代西班牙本洋,成为中国内地流通最广的银元,但尚未完全站稳脚跟,觊觎此市场大饼的英国自然也想趁势分一杯羹。香港在《南京条约》后割让给英国,1841年开埠以来并没有专用货币,一直沿用中国内陆流通的各式货币,其中也包括鹰洋等外国银元。1859年港督罗便臣(Sir Hercules Robinson)上任后,为推广香港贸易及取代来源不稳定的鹰洋,积极争取在香港发行货币。经核准在1864年制定《设立造币厂条例》,并向英国伯明翰市的瓦特工厂(J. Watt & Co.)购置机器,1866年5月7日,香港造币厂正式开张。


香港造币厂规划之初,原本是想以该厂制造的银元,占地利之便来取代墨西哥银元,但港府错估情势,民众倾向于使用熟悉的本洋与鹰洋,新制的香港银元含银与其相当,民众接受度却不高,要贴水才能使用,故港元没有销路。这座耗资四十五万元建造的造币厂营运后恰逢景气低迷,月收入只有一万元。当新任港督麦当奴(Sir Richard MacDonnell)了解到这座造币厂的规模远超出其自身需求之时,就想要把产品卖到中国,就近扩展市场以消弭亏损。1866年8月20日及11月23日,麦当奴两次去函英国驻北京公使阿礼国(Sir Rutherford Alcock),经向总理衙门的恭亲王请求要为中国制造钱币,被清廷回绝,但中国海关同意香港银元可以在中国内陆比照西班牙银元作缴纳税款之用。惟实际使用数量太少于事无补,港督因而认为,只有垄断市场才能谋取最大利益。他觉得中国人习惯采用银两制,因此,港厂将有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头像的香港银元加重后,背面改为“纹银壹两”,以配合中国人用银计重的习惯,但送呈后仍然没有被清政府认可。


1867年香港造币厂再次修改设计,为了更易被中国政府接受,正面采用象征中国帝王的龙纹图案,并请英国皇家造币厂雕刻师史特(Mr. Sherd)担纲镂模。当时上海是重要新兴港埠,港督误以为采用上海平法有助销量,因此文字使用“上海壹两”。成色可能是错认上海通用的规元含银九八,故将规格定在含银98.2%,其重量则采用相当于漕平一两的566格令(合36.67克)。在考虑平衡对等的原则下,背面镌英王徽中心之盾徽图案,此套样币泉界称之为“上海壹两”。同年5月11日,十一枚样币被送至北京,然而当时清廷对以机器制造银币的任何提案都缺乏兴趣,上海壹两样币未被采纳。港督随即在1868年2月的会议中决定4月25日关厂,最后整厂卖给日本,成立了大坂造币局。


钱币界最早对上海壹两银币进行考证而有具体研究结果的是中国机制铜币大师伍德华(A. M. Tracey Woodward),他在1922年开始关注此币,至1937年发表研究心得,前后耗时近十五年,期间除了访问香港造币厂的老雇员外,还亲赴北京英使馆并委托友人多次至伦敦公共档案室查阅档案。其结论是:“上海壹两”(Shanghai One Tael)是误写,应该是“壹上海两”(One Shanghai Tael);“上海”一词是指称量单位而不是地名,即其本意是“漕平壹两”,并非只在上海行用。伍德华将结论发表在1937年8月上海出版的英文《中国杂志》(The China Journal)月刊,不知何故,沪上泉界似无所悉。所谓上海工部局委托该厂制作准备在租界使用之说,纯属误解。


上海壹两系列银币共有三种,壹两分有射线及无射线二式,二钱只有一式。无射线版及二钱未获采用,有射线版作为上呈呈样,当时曾小量生产,但随即被下令销毁。无论何种版式,均极为珍贵罕见。


溯本清源 上海壹两 上海 清源 早期 中国 银元 通货 列强 收入 墨西哥 鹰洋 崇真艺客

北京诚轩2006年秋季拍卖会第2614号拍品

1867年上海工部局壹两银币“有射线”版样币一枚

出版:

《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第312页,2015年11月

成交价(人民币):1,078,000


溯本清源 上海壹两 上海 清源 早期 中国 银元 通货 列强 收入 墨西哥 鹰洋 崇真艺客

北京诚轩2008年春季拍卖会第1818号拍品

1867年上海壹两“无射线”版银币样币一枚

出版:

《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第313页,2015年11月

成交价(人民币):1,344,000


溯本清源 上海壹两 上海 清源 早期 中国 银元 通货 列强 收入 墨西哥 鹰洋 崇真艺客

北京诚轩2011年春季拍卖会第2006号拍品

1867年上海壹两“有射线”版银币样币一枚

成交价(人民币):782,000


溯本清源 上海壹两 上海 清源 早期 中国 银元 通货 列强 收入 墨西哥 鹰洋 崇真艺客

北京诚轩2020年春季拍卖会第2275号拍品

上海壹两“无射线”版银币样币/PCGS SP64

出版:

《中国近代金、银币选集》,页132,图60,台湾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1990年
《中国金银币目录—清朝民国篇》,页206,图600,林国明著,马德和钱钞有限公司
《中国历代金银货币通览》(近代金银币章卷),页279,图390,董文超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经济导报社,1993年

成交价(人民币):5,175,000


溯本清源 上海壹两 上海 清源 早期 中国 银元 通货 列强 收入 墨西哥 鹰洋 崇真艺客

北京诚轩2020年春季拍卖会第2276号拍品

上海壹两“有射线”版银币样币/PCGS SP65

成交价(人民币):4,887,500


—参阅孙浩编著《中国近代机制币章》




更多精彩内容


溯本清源 上海壹两 上海 清源 早期 中国 银元 通货 列强 收入 墨西哥 鹰洋 崇真艺客


溯本清源 上海壹两 上海 清源 早期 中国 银元 通货 列强 收入 墨西哥 鹰洋 崇真艺客

假期生存小技巧丨给你的摄影大法“涨个姿势”


溯本清源 上海壹两 上海 清源 早期 中国 银元 通货 列强 收入 墨西哥 鹰洋 崇真艺客

秋分丨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溯本清源 上海壹两 上海 清源 早期 中国 银元 通货 列强 收入 墨西哥 鹰洋 崇真艺客

何以为师




溯本清源 上海壹两 上海 清源 早期 中国 银元 通货 列强 收入 墨西哥 鹰洋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