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扬子当代艺博会 |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展位 A07+A18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展位 Booth A07+A18
2020/10/15 – 10/18
VIP 预览
10/15 11:00 – 18:30
10/16 11:00 – 18:00
公众日 Public Days
10/17 – 10/18 11:00– 18:00
地点 Venue
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一号馆(南京建邺区江东中路300号)
Nanjing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Center Hall 1
(No.300, Jiangdong Road, Jianye District, Nanjing, China)
第三届“南京扬子当代艺术博览会”(Art Yangtze Nanjing)将于2020年10月15-18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此届扬子当代艺博会首次落户南京国际博览中心,超过50家参展机构将汇聚于逾11000平米的空间内,作品类型包括:油画、雕塑、水墨、摄影、装置、影像、设计,时尚,潮流艺术和家居设计等,为藏家和观众带来各自甄选的高质量当代艺术作品。
每年十月的南京扬子当代艺博会,不仅吸引了来自亚洲和国内的一线画廊,也有南京本地的新兴现当代艺术画廊的到来。南京城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博览会的出现将全球艺术文化与本土艺术链接得更为紧密。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本次荣幸共携艺术家 陈丹青、封岩、何多苓、刘庆和、伍伟、尹朝阳、赵赵、朱金石 参与,重磅呈现近30件艺术臻品。

《惊蛰 二》,布面油画,180 × 160 cm,2018作为中国抽象和装置艺术最早的践行者,朱金石的创作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延展性。他以强烈、张力极强的手法,用调色板、砌墙抹刀、木铲、十五公分的画笔等将颜料重色厚涂于画布之上。作品在材质的作用下凸显出极具雕塑感的三维样式,画面上的空隙、断裂、留白、厚度、颜料形成一套自属的视觉系统。这种纪念碑般的物体感,使朱金石的绘画作品不仅成为一种空间的艺术,也成为一种观念的艺术。「虽然我在形式的范围内创作」,朱金石说,「我的想法是超越形式的限制,打破自由」。朱金石的作品被海内外众多国际公共机构及私人收藏,包括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布鲁克林美术馆,温哥华美术馆,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美国鲁贝尔家族,德意志银行,台北富邦大楼总部,松美术馆等。《明人与鲁本斯》,布面油画,76 × 202 cm,2015
陈丹青的绘画继承了现实主义的油画技巧,他专注于情感直觉,在“书籍”系列中融合了自己的审美习得之旅。无论是早期的《西藏组画》、在农村插队时的写生,还是在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的临摹绘画、近些年持续创作的书籍静物系列,陈丹青的绘画一直具有一种朴素而率真、睿智而优雅的气质,其背后的人道情感和人格力量赋予作品以致高的格调和魅力。《三个模特儿》,布面油画,180 × 160 cm,2017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1982-1999年陈丹青旅居纽约,2000年定居北京。2019年5月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空间为陈丹青举办个展《装扮与写生》,展览作品亦是艺术家首次在大幅画布上的现场写生。2019年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两个空间同步推出了艺术家陈丹青的大型个展《退步1968 – 2019》,展出精品百余件。
《扩展的皮毛》,布面纸张,120 × 120 cm,2019“皮毛”系列是伍伟的代表系列。伍伟用带有触感欲望的作品激起观者最原始的感知力,对所在世界的警醒和洞察,对周遭事物的好奇和敏感,和对自我的观照和觉察。他的作品涉及文明、野蛮、神话等议题,在材料与空间中寻找新的感受和可能。《分身4》,布面纸张、红铜,60 × 60 cm,2018伍伟出生于1981年,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获硕士学位,现居北京。他于2015年获第六届报喜鸟新锐艺术人物空间类大奖,2012年获第三届新星星艺术节艺术场大奖,曾在奥地利维也纳、德国柏林参与国际艺术驻留。作品曾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曼谷)、伊普斯威奇美术馆(英国)、市原湖畔美术馆(日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浙江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蓝顶美术馆(成都)、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白盒子艺术馆(北京)、列奥纳多·皮尔斯坦美术馆(美国费城)、UBC大学亚洲中心(加拿大温哥华)、户尔空间(德国柏林)、候鸟空间(德国柏林)、GlogauAir 艺术中心(德国柏林)、FLUC当代艺术空间(奥地利维也纳)等多家艺术机构展出,公共收藏包括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白盒子艺术馆、今日美术馆、Bing3艺术基金、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等机构。《惊鸟》,布面油画,200 × 150 cm,2012何多苓1948年出生于中国成都。1978年考入第一届复考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1982年毕业自研究院后从事油画创作,现居成都。作为当代抒情现实主义画家、西南艺术以及「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何多苓上世纪80年代初即以 《春风已经苏醒》、《青春》、连环画《雪雁》等作品轰动一时,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墙头芙蓉》,布面油画,50 × 100 cm,2019
何多苓的作品曾于各地博物馆及双年展中展出,如:「法国春季沙龙」,巴黎罗浮宫(1982);「第二届亚洲美术作品展」,日本福冈美术馆(1986);「来自中国的面孔和身体:中国新艺术」,捷克布拉格美术馆(1997);「新写实主义」,刘海粟美术馆(2001);「何多苓回顾展」,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2006);「镶嵌苏州」,苏州博物馆(2009);「士者如斯 - 何多苓展」,中国美术馆(2011);「何多苓:顽固的艺术」,保利香港艺术空间(2018);「野原 - 何多苓个人作品展」,四川美术馆(2019);「山水光气 - 何多苓个展」,西安美术馆(2018)等。其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福冈美术馆、龙美术馆、松美术馆,及海内外知名艺术机构与收藏家收藏。《无题》,布面油画,200 × 250 cm,2016赵赵1982年生于中国新疆。赵赵自始至终都持续著颠覆性的方式进行创作,他热衷于利用各种艺术媒介对现实及其艺术形态传统惯例提出挑战,其各种领域的作品旨在探讨个体自由意志的力量和权威控制的力度。他在创作中关注并且展现当代剧变中的中国,并且直面人类内心的苦痛和压力。其作品中不时出现威胁与风险的概念,暗喻当今中国和全球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境遇,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短暂与无常。同时,作品也反映了他对集体主义与个人理想相互并存的思考。《敏感者》,布面油画,37 × 25 cm,2019近年来,赵赵大胆激进的艺术实践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重视,他曾在柏林亚历山大·奥克斯画廊、斯德哥尔摩Carl Kostyál基金会、洛杉矶Roberts & Tilton、纽约前波画廊、日本三潴画廊、台北大未来林舍画廊、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艺术文件仓库等机构举办过个展与个人项目。他的作品也曾参加过多个机构的群展以及收藏,包括美国纽约MoMA PS1、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美术馆、乌克兰基辅平丘克艺术中心、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汉堡火车站当代艺术博物馆、意大利米兰帕迪廖内当代艺术馆、意大利罗马国立21世纪美术馆、法国DSL基金会、西班牙卡斯特罗当代艺术中心、澳大利亚悉尼白兔美术馆、香港西九龙文化区M+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北京泰康空间、成都麓湖·A4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星美术馆、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天津美术馆、湖北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时间开始了” 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日本横滨三年展等。2019年赵赵获得第十三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大奖。其作品《塔克拉玛干计划》被选为2017“横滨三年展”海报、画册的封面。同年赵赵被CoBo评选为中国艺术家Top10,获第十一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4年被Modern Painters列为全球最值得关注的25位艺术家之一。《猫 No.13》,黄铜,不锈钢,黑铁,蓝色钢,210 × 120 × 5 cm,2018刘庆和保持了自古以来文人对于现实若即若离的态度,他关注当代都市,描绘当代人的视觉经验和心理感知,在探索中化解传统笔墨范式,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与当下体验契合的表达方式。他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敏锐,真实地再现了社会中人的存在处境,渲染出一幅当代人类的精神图景。《傍水》,纸本彩墨,51 × 135 cm,2019刘庆和曾在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今日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武汉合美术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等地举办个展,也在德国格平根美术馆、北京民生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美国查森美术馆、美国克里夫兰州立大学、西班牙马德里孔德杜克宫、匈牙利德布勒森美术馆等地举办群展。他曾获得第八届AAC艺术中国年度水墨艺术家大奖,上海证券报年度金艺术家奖,《艺术财经》2013年度水墨艺术家奖。他的作品被国内外重要机构和个人收藏。《绿谷》,布面油画,60 × 60 cm,2019从2011年尹朝阳开始创作风景系列,至今已近十年时间。山水作为主题,在中西环抱上千年的浩瀚场域,如何重新观看、解读已然具历史感的东西,是创造的根基。他勤勉于阅读、临摹中国古代文人绘画,并且对印象派、表现主义在中国的发端及流变线索加以梳理,专注于绘画语言的比对研究。尹朝阳的才情与自信,加之对于中西传统细致入微的理解,几乎在这个系列的开端,他便开创了极具个人气质的山水图式,以恢弘与纯粹的绘画语言,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包含着个人与社会、历史与当下的山水画景观。
《山水》,布面油画,50 × 70 cm,2019尹朝阳1970年生于中国河南南阳,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90年代末,以尹朝阳为代表的“青春残酷绘画”,震撼人心地展示出一代人彷徨而“残酷”的青春体验,重新使绘画在叙事性、图像概念以及美学趣味上,具有一种崭新的实验性和思想深度,并构成90年代前卫绘画的重要倾向。在此后的《神话》、《乌托邦》、《正面》等系列作品中,通过不断深入的内心追问和与之相应的繁复而深刻的语言探索,他完成了从表现敏感的青春体验到展示一个更复杂深沉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成为中国“新绘画”的重要代表。《绘画 01》,博物馆收藏级数码打印,148 × 98 cm,2014封岩摄影作品中的绘画特质,使得画⾯中的主体超越其具象的形式,创造出独特的叙事。封岩刻意避开遗迹所蕴含的纪念碑式的宏大,从而回避了对于地位和权力的旧思新梦。艺术家跟随着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脚步,但其关注点并不是前人的发现,而是昔日荣光中为人所忽视的。野草取代了纪念碑,无关成就、毁灭和断裂,让人们注意到一个比中国封建帝制更宏大的时间维度。《唐凌深草 02》,博物馆收藏级数码打印,201 × 134 cm, 2015封岩1963年出⽣于西安。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旅居纽约多年,现居北京及台湾。封岩个展包括:苏州博物馆、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上海沪申画廊、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四合苑画廊等。作品曾参加荷兰FOAM摄影博物馆、德国设计博物馆、德国宝马基⾦会、澳⼤利亚⽩兔美术馆、美国Spencer Museum of Art博物馆、澳⼤利亚UQ Art博物馆、澳⼤利亚莫那什博物馆、法国巴黎市立现代博物馆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深圳OCA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生美术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东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今⽇美术馆、昊美术馆等大型展览。作品被海内外美术馆、机构收藏。




BEIJING | HONG KONG | BANGKOK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B01&D06,100015B01&D06, 798 Art District, No.2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 Beijing, 100015T: +86(10)57623060 | F: +86(10)59789379info@tangcontemporary.com | www.tangcontemporary.com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