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洪流与自处 | 蔡灿煌的2020空港假日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洪流与自处 | 蔡灿煌的2020空港假日 蔡灿煌 空港 假日 洪流 自处 艺术 项目 文字 名字 工作 崇真艺客



为蔡灿煌隔离房艺术项目

“2020空港假日”所撰写的文字:


蔡灿煌这个名字很吸引人,似乎可引申为灿烂辉煌,这种绚烂的形容与他的工作有一种宿命般的关系,从2008年开始,蔡灿煌参与到艺术家蔡国强工作室的工作十余年,身边朋友多称呼其小蔡,岂不知小蔡和我年龄相仿,我们都是要奔四的人了。我和灿煌见面不多,但是交流极其有效,每次交流都是因为具体的事情,这些事情都与艺术有关。我们都算是从小地方出来闯荡的年轻人,我从山西太原下属的县城出发,而蔡灿煌则从福建泉州出发,我们都在行走过程中敏感而又直接的对于周遭作出反应,他用艺术,我用文字,而我们最终通过一个艺术项目互相了解彼此。


2020国庆假期即将结束时我收到了蔡灿煌的微信消息,原来他在法国刚结束蔡国强先生“悲剧的诞生”艺术项目的工作,从法国飞回中国的航班上有7位确诊了新冠肺炎,于是蔡灿煌作为密切接触者被隔离开,就是在这样紧张的环境中我收到了蔡灿煌的消息,他所隔离的酒店名为空港假日,这个名称与他的处境,以及国庆假期的休闲气氛形成了反差,相比较疫情凶猛的年初,此刻的中国大众已经逐渐从隔离中复苏起来,人们似乎回到了熟悉的日常生活,彼时我们谈论艺术是无力的,甚至是残酷的,而此刻蔡灿煌面对了这样一个尴尬而又局促的处境:他必须隔离,同时面对感染的危险,这样的危机中他能做什么?隔离的第一天蔡灿煌对于隔离的酒店房间产生了兴趣,这一寻常的旅人路过的空间,在此刻他必须与这个空间紧密相处,由此他开始打量这个空间,空间在特殊时期的变化使得艺术家蔡灿煌职业惯性的想到了在这样一个隔离空间,一个没有旁人的空间做一个艺术项目会怎么样。


这一切的前提是时过境迁,十月的隔离房间做一个艺术项目显然与疫情凶猛时期做不尽然相同,此刻蔡灿煌对于现实的回应不再是不合时宜的,因为这种隔离体验不再是大多数人的遭遇,而他所做的是用艺术的方式与自己对话,也与特殊时期的空间产生对话,这种艺术介入日常生活场景的方式显然与以往也不一样了,艺术介入到空间中对于艺术家产生直接作用而不是观众,因为这是一个没有现场观众的艺术项目。艺术对于此时的蔡灿煌意味着什么?我想,可能是他的舍友,他的旅伴,他对抗虚无和孤独的办法,最终也是他思考的武器。


在酒店空间中蔡灿煌试图将其塑造为一个类教堂空间,从墙壁到伪玻璃画形成一个颇具仪式感的空间,这种秩序与日常杂乱并置一处,同时将生活空间变为精神空间,这种反差颇具怪诞性,一如蔡灿煌在疫情期间收集网络搞笑短视频形成的影像作品,这些狂欢的场景与当下的紧张形成一种巨大反差,由此荒诞感也就产生了,这种荒诞感就好比展览主题“2020空港假日”与他紧张处境之间形成的反差。在这个不寻常的空间中蔡灿煌决定实施这一次艺术项目,其不寻常之处在于松弛与紧张的关系,以及联通与隔离的关系,他在隔离期间的作品完成依赖于互联网购物,同时也依赖于互联网形成网络论坛与传播,这些都极具2020特点。2020年期间我曾经借用项飙“附近的消失”举办了一次展览,意在探讨今天艺术生态中邻居的消失,而蔡灿煌又让我想到了这种“附近的消失”,这种关系的消失使得虚拟形态的社会连接成为了最为重要的方式。因此松弛与紧张,隔离和联通这两个关系的张力使得这个艺术项目与以往大为不同。


艺术是一种与自己相处和生活的模式,尤其是当一个艺术家必须选择大量时间独处的时候,我想这会是对于蔡灿煌本人最为重要的意义,而此外本次艺术项目还会产生什么思考的成果,作为策展人我期待蔡灿煌会如何实施这个艺术项目。时代如洪流奔赴,2020亦如此,自处是特殊时期艺术能做的事情。


段少锋

2020.10.09



艺术项目信息:


蔡灿煌《2020 空港假日》

策展人:段少锋

时间:2020年10月13日 20:00

形式:线上导览+主题对谈

对谈活动组织方:星野学院“星野沙龙”

地点: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西城村西城路8号空港假日别墅酒店D栋325房(你们进不来的)


项目衍生沙龙:


隔离房间里的自我社会实验:日常创作和物质生活

嘉宾:蔡灿煌、段少锋、李耕、王语薇、洪鑫诚

10月13日20:00开始

参与方式:扫描二维码加入群组,获取腾讯会议号


洪流与自处 | 蔡灿煌的2020空港假日 蔡灿煌 空港 假日 洪流 自处 艺术 项目 文字 名字 工作 崇真艺客



关于艺术家:


蔡灿煌,1985 年出生于福建泉州,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09 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后进入当代艺术领域,从2009 年至今工作于蔡国强工作室。曾参加展览2020.07 N95之家——“回家”展中展-桥创意园-上海-中国、2020.07 “美术馆就是家”-扉美术馆-广州、2019.09 “亲爱的垃圾”-北京设计周黑弓分会场-北京、2019.07 “Floating”-AC Gallery-北京、2019.01 “后浪”-AC Gallery-北京、2017.12 “物感.感物”-原境界美术馆-上海、2016.12 “陶然自德”-Art-More Space-北京、2016.03 “Liminal States” –Gallery on the corner.伦敦.英国、2015.09 “PLAY” –Microscope Gallery –布鲁克林.美国、2014.04 “Cai studio staff exhibition” –Cai studio-纽约.美国。曾担任:2020 第六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开幕式焰火总监,2019 国庆70 周年联欢晚会焰火施放总监2019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焰火总设计 ,2015 北京田径世锦赛焰火设计。

 

关于策展人:


段少锋,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曾担任2014年AAC艺术中国评委,获2020年度SAP艺术推动人物奖,担任2020年青年艺术100特邀评委。迄今为止策划以及参与的展览有:“发现:新青年影像展”(中央美术学院、今日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星空间,2012),“没有天空的城市:青年当代艺术展”(元典美术馆,2013),“后沙峪时代看不见的影像” (炎黄艺术馆,2014),“出柜:一次驱魔仪式”(东京画廊,2014),“观世界·世界 观:漳州国际当代艺术展”(漳州博物馆,2017),“徐冰和他的学生们:雁渡寒潭不留影”(苏州,诚品生活,2017),2018 艺术北京公共艺术单元“行走在自然中的艺术”(北京,北京农展馆,2018),“没展 2018”(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兰之猗猗:陈琦和他的学生们”(北京,无忧艺术中心),“魔都蚁行志”(上海,宝龙美术馆,2019),“开合未来:"Undefined Future”,(武汉,合美术馆,2019),“附近的消失”(北京,WE30,2020),“关系户”(北京,大世界画廊,2020)等展览。



洪流与自处 | 蔡灿煌的2020空港假日 蔡灿煌 空港 假日 洪流 自处 艺术 项目 文字 名字 工作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