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美模式的硕士摄影学习有很大的自主权,艺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挑战了传统摄影的教学方式。今天,以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University of Sussex)Photography: History, Theory, Practice MA及木格堂曾经的学员在海外的学习经历为例,一起来看看摄影硕士的学习是怎么样的。

© Bethan Clarke

© Claire Patrick
Clare Patrick在大学本科期间专注于摄影和艺术史,并认为对理论的深入理解是实践的基础。“当今摄影被理解为有很多不同的事物……而理论可以提供一种定义实践的方法,就像实践可以与理论进行批判性互动一样。进一步了解摄影更广阔的背景对于Patrick的创作至关重要:它使我对自己想说的话充满信心。”


© Claire Patrick
⇨ 他们怎么说:
参与过海外摄影硕士学习的曾经的木格堂工作坊的学员有着和以上两位学生相似的经历,来看看他们的学习体验与感受。
安溯,现就读RCA(Royal College of Art)MA Photography。她的作品多探讨物质世界和精神、时间的联系,以诗性和神秘隐喻的研究性图像,试图在观看与创作中找到个人与公众的交汇,将摄影作为重组和映射的工具,表达自我对美学的理解,探寻文化意识和个人状态的联系与脱离。

一对一研究式教学
安溯在之前的采访中为我们介绍了RCA的教学模式,以及自己在去往伦敦后的学习状态。“每个月我们会有一次四十多分钟的一对一会谈,每学期也有一次机会可以选择别的导师,交换不同的意见,得到个人导师以外的建议。学期末会有一个小组评判会,几个人一组,别的导师带这个小组,对大家的作品分析探讨。
RCA的教学模式,是鼓励我们个体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家,利用学校的资源和设备,以独立艺术家的模式工作。我现在不会用“学习”来命名现在的学业,它更像是“工作”。”

© RCA Studio
自由的创作环境
在两年的教学计划之下,大家主要依据自己的实践进行工作,同时全年与其他成员一起参加小组批评、研讨会、讲座、讲习班等,而导师仅仅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讨论,并对其创作上的困惑提出建议,帮助他们进步。学生和导师之间的配合也是RCA教学系统的一大优势——第一年,导师选择学生,进行Tutorial辅导;第二年,学生选择导师,风格会有明显的差异和喜好趋势。更加独立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开放而自由的工作时间。

© RCA Studio
另一位学员王婧懿,本科毕业于Bard College(巴德学院)电影专业,后申请到UCL的MFA,专业方向是Fine art media。“我本科最初还未分专业时,上了很多选修课,第一节是关于实验电影史,这与我之前接触的电影完全不一样,已经不再是单纯地看电影了。于是,我渐渐入迷,开始系统学习电影理论。大二开始实践,拍短片。”
谈起在木格堂的学习经历,她说:“木老师给了我很多信心,指引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因为我不是摄影专业,在拍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技术上的建议,蛮一针见血的。在创作过程中,老师强调不要一味的追求创意,建议我去做忠于自己内心的东西,这个对我帮助挺大的。而且在最后文本课程和作品集设计课程上,陈萧伊老师、程音和老师两位老师也给予了我很多实质性的帮助。”




幻想当我们置身于当代艺术的浩瀚海洋中,面对自我提升的学业转折点,看到这个融合了形形色色的风格、技巧、选材、主题、形式、目的和审美的后现代广阔舞台,我们所面临的图像从浩瀚不休到转瞬即逝,从耳熟能详到古怪迥异,形形色色,无一不足。
越来越多的艺术学习者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我们不得不提出一种新颖而可持续的系统性方法,帮助不同的学生群体,而不会让他们在创作的孤独与困惑中望而却步,在学习中迷失方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木格堂留学作品集课程
木格堂留学作品集课程面向有意愿考取欧美、亚洲地区艺术相关本科、研究生专业的学生,结合欧美成熟的Studio教育学习方式,邀请众多经验丰富、知名度高的职业艺术家全程参与合作课程的学习,帮助学员打造个性化艺术作品集。学员将通过与艺术家导师一对一辅导,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制作出一份高水平的艺术作品集,同时构建与完善自身的艺术创作体系。同时,木格堂线下开展的活动、展览和项目研讨将共同帮助学生建立并挑战个人或集体的实践创作,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具有社会文化多样性。

作品集工作坊
除了教学板块,木格堂展览空间,致力于展示影像艺术的多样性,是一个集分享、展览于一体,聚焦艺术家的创造、试验的艺术空间。展览空间针对课程学员的教育和学习实践进行开放使用。通过满足学员展览呈现的实践经历,丰富学员探索和发展个人的学习研究和不断实践之间的关系。学员在导师带领下,授课与实践同步,通过一个具体的展览呈现来丰富学习期间的收获,这不仅对学员是一个鞭策,对工作坊的教育成果也是一次检验,同期我们会邀请不同艺术家、策展人、机构负责人、媒体等各行业专业人员前来共同参与。
对于艺术教育,我们看中的是每一位学员思考和执行的能力,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现的过程。而学员不是孤立的,他们与木格堂「共生」,这里的学习结束只是建立自身系统创作研究的开始。工作坊结束后,我们对其进行跟踪观察,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回看、梳理、总结,得以帮助参与教育计划者从模糊的创作初期进一步的理清思路,这就是木格堂理解的共生关系。



学员创作过程














🎟 Ticket: 成人票15元,学生票10元
🕓 Opening hours: 13:00—18:00PM

CONTACT US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