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富比诚献
「玫瑰花韵」
重14.83卡拉
拍场上最大的艳彩紫粉红钻
源自俄罗斯史上出产
最硕大的粉红钻原石
优质粉红钻产量稀少,市场需求持续上升
见证举世难得的自然瑰宝惊艳登场
日内瓦「瑰丽珠宝及贵族首饰」
2020年11月11日
日内瓦(11月7至10日)
粉红钻的产量稀少,而市场需求与日俱增。过去十年来,优质巨型粉红钻的价格录得大幅增长。由于资源枯竭,位居全球粉红钻产量之冠的*阿盖尔矿场(Argyle Mine)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停止运作,而粉红巨钻「玫瑰花韵」正好此时上拍,别具意义。
不论尺寸大小,粉红色钻石的出现均是自然界难得一遇的奇迹。在粉红色系的钻石之中,只有1%重逾10卡拉;同时,只有4%获评为『艳彩』级别,色泽浓艳饱满。因此,重逾10卡拉、如『玫瑰花韵』般色彩鲜艳、品质纯净的粉红色巨钻登上拍场,机会十分罕有。粉红钻的完美切工与椭圆形设计,使钻石的无数刻面绽放出千变万化的粉红色光芒,教人目眩神迷,进一步彰显其独特品质与硕然尺寸。它不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蕴涵俄罗斯百年钻石工艺和珍贵文化遗产。
或许,粉红钻比任何彩钻更能体现藏家多个世纪以来的收藏追求,拍卖史上十大最昂贵钻石当中有一半是粉红钻。这些惊人的拍卖纪录全部诞生于过去十年,足证全球藏家对这自然瑰宝的兴趣越来越浓烈,并意识到它们数量稀有,贵重无比。随着这些美钻的产量逐渐递减,它们应会更受世人珍视。
蘇富比日内瓦瑰丽珠宝拍卖部门主管
Benoit Repellin
钻石简介与命名
「玫瑰花韵」钻石取名自俄罗斯芭蕾舞团1911年在蒙地卡罗首演的芭蕾舞剧《玫瑰花魂》(Le Spectre de la rose)。这出舞剧在传奇创办人谢尔盖・达基列夫(Sergey Dyagilev)的带领下取得巨大成功。
成色等级:艳彩紫粉红色
重量:14.83 卡拉
净度:内部无瑕
形状及切工:钻石呈椭圆形,
采用经改良的明亮式切割
俄罗斯矿场与俄式切割
「玫瑰花韵」切割自俄罗斯历来最巨型的粉红钻原石。就产量而言,俄罗斯是如今全球最重要的钻石生产地*。这枚晶莹通透的27.85卡拉粉红钻原石名为「尼金斯基」(Nijinsky),以纪念传奇芭蕾舞蹈家瓦斯拉夫・弗米契・尼金斯基(Vatslav Nijinsky),向他在俄罗斯芭蕾舞团中出演的著名角色「玫瑰」(Rose)致敬。
2017年7月,全球顶尖钻石生产商「阿尔罗萨钻石」(Alrosa)在俄罗斯东北部的萨哈共和国(雅库特)艾比利亚克矿区(Ebelyakh)采出「玫瑰花韵」的原石。俄罗斯的宝石切割工艺历史源远流长,而Alrosa的能工巧匠耗费了整整一年时间,才将原石成功打磨至现有形状。钻石采用椭圆形切割,以尽可能保留其原有尺寸;其多重刻面突出柔润婉约、犹如玫瑰花瓣的迷人粉红色。
蘇富比与粉红钻


名闻遐迩的粉红名钻
自世人在数百年前的印度矿场首次发现了粉红钻,历代权贵及鉴藏家一直对它爱不释手、趋之若鹜。历史上曾记载多个粉钻传奇,其中包括:
长方形淡粉红色巨钻「光明之海」(Darya-i-Nur),估计重175至195卡拉,属伊朗王冠珠宝珍藏中的主要收藏。另一枚椭圆形淡粉红色名钻「光之眼」(Noor-ul-Ain),重约60卡拉,其原石或为著名的「Great Table」钻石 重逾32卡拉的「阿格拉钻石」(Agra),它的早期历史与首位莫卧儿君王巴伯尔大帝(Babur)息息相关 20.53卡拉长方形粉红色钻石「Hortense」,属法国王冠珠宝珍藏,其后由巴黎罗浮宫博物馆纳入馆藏 23.60卡拉著名粉红钻「威廉姆森钻石」(Williamson),是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登基前的结婚礼物
注:1. 自1980年代末,澳大利亚阿盖尔矿场(Argyle Mine)是全球唯一稳定生产粉红钻的钻矿。据估计,矿场的粉红钻产量直至近年仍占全球总产量90%。2. 俄罗斯的钻石产量占全球钻石总产量约30%。
点击「阅读原文」 (READ MORE) 追踪拍卖
注:从2020年8月1日起,蘇富比的全球拍卖及所有网上拍卖将加收营运附加费。费用将按落槌价的1%及加上任何适用地方税项收取。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