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汉美术6:《马踏飞燕》
12
汉代铜器
马,可以跑多快?
如果让你来形容,你会怎么描述?

今天,我们就以一件工艺水平、艺术思想超乎想象的《马踏飞燕》,来膜拜古人的智慧。
在东汉的物理认知世界里,什么速度够快?飞鸟。
好,那么就以“快”喻“快”,于是,《马踏飞燕》诞生了。用飞禽的速度烘托奔马,艺术效果倍增。

《马踏飞燕》,学术界称为“东汉铜奔马”,别称马超龙雀、马踏飞隼等。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擂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得名于郭沫若,但也有学者认为,蹄下飞禽并非家燕,应为寓意风神的“龙雀”。然而,“马踏飞燕”由于亲民感和郭沫若的发现故事,得以广泛流传。

《马踏飞燕》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形象矫健俊美,昂首嘶鸣,躯干壮实,四肢修长,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
暗示着天马飞奔的速度超过了燕隼,风驰电掣、挟风带雨。燕隼似乎正吃惊地回首而望,惊愕于和奔马的不期而遇。浪漫的想象力和卓越的铸造工艺将一件静物展示出了动感,令人叫绝!


这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作者巧妙地让燕隼的头、双翅、尾,呈伸展状,增大了稳定性,成为整个雕塑的支架,使马的重心通过足踏飞燕而保持平稳。
底座的实用功能与艺术创造结合,构思之精巧无出其右,取得了内容与形式、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统一,堪称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奇葩。

延展阅读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三鱼纹彩陶盆》(史前美术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舞蹈纹彩陶盆》(史前美术2)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人头形器口陶壶》(史前美术3)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蛋壳黑陶杯》(史前美术4)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青铜立人像》(先秦美术2)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人物车马出行图》(先秦美术4)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祭祀狩猎牛骨刻辞》(先秦美术5)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闵子骞失棰》(秦汉美术2)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拉斯科洞窟《大公牛》(原始美术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阿尔塔米拉洞窟《受伤的野牛》(原始美术2)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苏美尔人立像》(古代美术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汉谟拉比法典》(古代美术2)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垂死的母狮》(古代美术3)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伊斯塔尔门》(古代美术4)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纳菲尔提提王后像》(古代美术6)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古代美术7)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断臂维纳斯》(古代美术9)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卡拉卡拉像》(古代美术10)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罗马斗兽场》(古代美术11)
资料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网络。
鸣谢!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开馆时间:9:00 — 17:30;周一闭馆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