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高端设计大展
设计中国北京 2020
2021年9月 | 全国农业展览馆
www.designchinabeijing.com

Exhibitors | Interior | Architecture | Trends | Awards
Jobs| Design China | Ideas | Events| Design Icons
“设计中国北京”2020设计论坛回顾
德国设计师 Peter Ippolito 演讲主题:
“视觉决定一切的世界里,
我们可以创造什么价值?”
There Are Many Places. Some, You Remember.
后疫情时代,
当我们所看重的事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变,
当人们脱离现实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如何在信息化时代的洪流中重新找回自我?
自我实现和过多的选择之间应如何取舍?
我们将何去何从?
作为设计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
这些是德国知名设计师、Ippolito Fleitz Group 联合创始人 Peter Ippolito 在设计过程中时常思考的问题。在他与他的团队为不同行业设计的不计其数的作品中,贯穿其中、始终不变的主题,是探索“如何让人们的体验变得更有价值”。
Peter Ippolito 在“设计中国北京”2020设计论坛带来的演讲主题是:“视觉决定一切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创造什么价值”。点击观看下方视频,回顾精彩内容。

Peter Ippolito
IPPOLITO FLEITZ GROUP
联合创始人
Peter Ippolito 曾先后在德国斯图加特和美国芝加哥学习建筑,期间曾担任 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大学中任教的 Ben Nicholson 教授的助理,并在柏林的 Daniel Libeskind 工作室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2002年,Peter 与 Gunter Fleitz 共同创立了 Ippolito Fleitz Group。多年来,这个多学科的设计工作室以其室内建筑、交流和产品设计项目建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国际声誉。该工作室的许多项目都获得了著名奖项,包括 iF 金奖、红点奖和 ADC 奖。2015年,Peter Ippolito 和 Gunter Fleitz 成为第一批进入《室内设计》杂志的著名名人堂的德国室内设计师。
数字化时代,
如何在信息洪流中找寻自我?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转变这个话题。当下,我们正处于巨大的转变当中。设计师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同时也在用自己的作品影响社会。我认为当下一个值得反思的话题是:这些转变对于我们的职业、我们的设计身份、我们的作品都有什么样的意义。”

CIFI Sales Center ‘Park Mansion’
“数字化的体验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沟通方式和与环境的互动方式。我们越来越多地消费(社交平台的)图像、故事、观点、生活方式,但这一转变利弊兼备。”
“我们消费得越多,这些图像、理念的保鲜期就变得越短;我们消费的故事越多,我们还能津津乐道的老故事就越少。”
“人们逐渐失去方向感,在信息的洪流中无所适从,因而开始不断反思:自我实现和过多的选择之间应如何取舍?自己这个加速的复杂世界里如何自处?——一种对方向感、稳定性、意义的渴求由此产生。”

Shanghai Automotive Exhibition Center
“我们热衷于自拍。外表固然很重要——我好看吗?我的身材足够好吗?我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这些如何让自己变得比以往更为重要的问题,就是一种转变。”
“我们赋予事物价值的方法发生了转变。上一代人重视的是事物,如今,消费这种行为比拥有某样事物更有价值,知识社会转变为信息社会。在这样一种社会里 我们更喜欢定义自我,越来越多的沟通是以符号和标志的形式来实现的。图像变得可交易化,然而可交易化的事物不一定具备价值。”

Show apartment “Chromatic Spaces”
“这是2006年希拉里·克林顿参与总统大选时的照片。每一个人都想和她说话、和她握手、得到她的签名。十年后,一样的总统大选。没人想要触碰她,没人想要和她互动。人们只想把她当作拍照背景,分享自己和她同处一室的照片。”
“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你在某个地方的经历变成了自我表现的背景:重要的并不是自己去过那里的真实经历,而是分享自己去过那里的图像。”


“这是新加坡的滨海湾金沙酒店,你可以花上一笔钱来楼上参观这个泳池,和这座城市进行一次平静的交流。然而我们发现,来到这个泳池的人中,180个人中就有20个人拿着手机自拍。这让我不禁思考:当建筑师花费数十亿美元建造这个闻名世界的标志性建筑,而它仅仅变成了你分享经历的照片背景时,这个建筑的价值是什么?设计师所做的事情意义何在,价值何在?我们只是创造一些人们在自我表现时所用的背景吗?”

Infinity Pool,Marina Bay Sands
“这并不是行业的秘密。事实上,我们有很多客户要求我们创造一系列方便分享在Instagram和微信上的画面,因为这对于商业成功而言非常重要。我们也开始反思:在消费场所比使用场所更重要的情况下,我们的设计如何才能变得更有可持续性,做出和人们生活相关联的设计。”
“在数字化体验中我们了解到:人们渴望去体验,每一样东西他们都追求即刻完美和即刻的满足感。要满足这些需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关键在于:我们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Yancheng “Vertical Forest”
真正参与其中的体验,
不会被轻易遗忘。
“在新冠疫情期间,展现自我成了一个难题。我们的出行受到限制、必须带上口罩,也因此更难去反映自身感受,或是实现个性互动。社交是人类作为动物的本性,而因为必须保持社交距离的缘故,我们很难在团体归属感和保持健康之间找到平衡。因此,赋予场所更多的价值、归属感,鼓励共同创作(Co-Creation)是设计师们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Panama Advertising Agency
“在设计过程中,人是不可被忽略的重要因素。我们是一个为人服务、以人为本的行业,所有项目都是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服务的。”
“这是我们几年前在中国设计的一个珠宝品牌空间。这是个非常女性化的宽广空间,我们并没有呈现珠宝,而是引导你自己去体验。你可以自己进行搭配,和朋友坐在梳妆台旁,自己把珠宝戴在身上。所有的细节都体现出对女性优雅的渴求,这是一个既美丽又连贯的顾客体验旅程。”



Dada Jewellery
“我们在设计项目时经常会思考‘共同创作’(Co-Creation)这个问题。我们不想单纯创造一个消费场所,而是希望为使用者赋予事物价值、激起使用者的占有欲,让你真正拥有这个设计。因为能和你产生联系、让你真正拥有并参与其中的设计,是不会被轻易遗忘的。”
“相同的道理,我们设计的一所上海公寓——‘灰色层染’经过了精心的布局,展现出不同层次的灰色。只有当你身历其境地走入这个场景,经过不同的色彩区域,才会真正体会到不同色彩带给你的情绪和感染力,每一次经过都能体会到不同的风景。”
“我们相信:你自己所发现的一切,都会成为你真正拥有的东西。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尤其重视让使用者拥有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将空间和自己的故事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属于你的经历。”




Shades of Grey
后疫情时代,
如何在虚拟环境中定义空间?
“疫情无疑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赋予了我们更多的机遇。在无法进行实体体验时,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如何在虚拟环境中定义空间。关键在于:我们要懂得如何重新定义、重新利用我们周围的建成环境。”

CiFi Sales Center Chongqing “The Landscape”
“这是我们刚刚为大型地毯制造公司 OBJECT CARPET 做的设计。由于疫情的缘故,我们无法顺利地在线下展览推出新系列,因此必须重新思考如何向观众展示。为此,我们和德国摄影师 Michel Comte 合作,创造了一系列模型设计和超现实的情景,反映出全新的纺织工艺理念,让整齐排列的工业化设计体现出手工的质感。人们也可以通过浏览3D模型的互动方式了解这个地毯系列的信息。”



Object Carpet
“再为大家分享我们为上海 SOHO 设计的一个室内设计项目。这里曾是一家百货公司,而现在转变成了一个前沿的共享办公区。新冠疫情导致很多行业——尤其是零售业——的发展并不乐观,市中心的很大一部区域都必须找到新的用途。我们的设计旨在让工作、生活、乐趣和文化重新复苏,不仅将城市改造成一个商业活动地,还要让城市变成一个充满活力交流共同体。”



Soho 3Q WuJiaoChang
创造一个人们自愿留下的
体验空间。
“动机是我们定义自我时的重要问题。关于‘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一类的动机性问题,越来越多地年轻人的看法有了转变。他们觉得自己正迷失在‘自己为何身在此处’、‘人生该有怎样的转变’的沮丧之中。”
“于是,对于目的和意义的渴求成为了我们设计工作的动力。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契机,让我们能重新讨论价值的定义。”

CIFI Show Flat “Stagedive”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移动办公趋势盛行的当下,公司总部的存在意义是什么?答案很简单:新的公司总部会成为呈现公司宗旨和价值观的殿堂。而达成这一目的的关键在于:无论是设计工作场所,还是在设计其他项目,都要创造一个人们自己想要留下来,而不是必须留下来的体验空间。”
“这代表着一个只注重效率、摆满办公桌的地点,会转变为一个既有效率,又能体现公司价值观和宗旨的互动场所。”




Wörwag Headquarters
“我认为计划外的间歇性互动一般是最为重要的,创新总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发生。我们不仅会看到建筑设计从组织化到非正式化互动的转变,我们还看到了过去指挥与控制的模式,转变成为一种管理流程、一种鼓励互动的组织形式。它让人们有一种使命感,促使人们决策、贡献,以团队的形式获得合作共赢。”





Studio Ippolito Fleitz Group
“我们生活在一个极为复杂的时代,但我认为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生命是复杂的,我们要去接受这一点。我们可以带着生命中各种乐趣来进行多样化的设计,这也是我们职业中最美好的事情。”
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ifgroup.org
Exhibitors| Interior | Architecture | Trends | Awards
Jobs| Design China | Ideas | Events | Design Icons


2020年11月26-29日
上海世博展览馆
#designshanghai
www.designshanghai.cn

2021年9月
全国农业展览馆
#designchinabeijing
www.designchinabeijing.com.cn
设计中国北京 推荐阅读
分享全球前沿展会、设计灵感资讯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