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你真的了解吗
本周六10:30
来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境山剧场
对话国内顶尖演奏家
走近不一样的贝多芬
BEETHOVEN
他年纪轻轻刚搬到维也纳,凭什么数年间就可以成为全欧洲最知名的独立音乐人?
他高傲、不懂讨好,贵族们为何依然花重金资助,只求他不要离开维也纳?
他举办的音乐会,票价是其他音乐家的三倍,为何大家还是争先恐后抢票?
即使在贝多芬还活着的年代,他已经是当时最受欢迎的音乐家之一,直至如今,他的作品也是全球上演最频繁的曲目。即便他已经离开我们近2个世纪,不管是在电影配乐还是时下的流行歌曲,贝多芬的影响依然随处可见。
但是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位对人类的音乐历史影响最深远的音乐家之一?
来听听国内顶尖的演奏家们亲自解开您心中的疑惑吧!

如同交响乐,钢琴三重奏经典曲式先是由海顿奠定了形式,再由莫扎特拓展这一曲式可以承载的内容,最后则是贝多芬将其带到了一个成熟的顶峰。
相比起四把提琴极致均衡的搭配,由一台钢琴、一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结合而成的钢琴三重奏是一个更为“微妙”的组合。钢琴的音色能为音乐的表现力增添不少的可能性,但同时占绝对主导地位的钢琴也容易遮盖两把提琴的光芒,要如何实现三者的极致平衡,同时发挥三样乐器各自的独特个性,可以说非常考验创作者和演奏者的技术和智慧!
贝多芬写过许多钢琴三重奏作品,但为何“幽灵”和“大公”这两首是最杰出的典范之作?
常常被轻视的贝多芬第二号交响曲,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乾坤?贝多芬写了九部交响曲,为何唯独把第二号改编成三重奏作品?
基因三重奏的三位音乐家,将一起为大家揭秘贝多芬钢琴三重奏的奥妙!

基因三重奏 DNA Trio
基因三重奏建立于2005年,三位演奏家相识三十余载,合作无间十五年,他们的深厚友谊开始于中央音乐学院共同生活学习的经历,是国内目前最成熟的三重奏组合之一。
钢琴:张佳林
国内著名的声乐艺术指导专家,音乐撰稿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小提琴:张精冶
中央音乐学院教师、纽约皇后大学客座教师、北京交响乐团特邀乐队首席、北京现代音乐节演出总监。
大提琴:宋昭
以大提琴独奏家、室内乐演奏家、先锋大提琴艺术家身份活跃于音乐、戏剧、舞剧、展览、影视、以及实验艺术领域。







点击图片了解《设计的价值在中国》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