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图书馆藏书 | 《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
in OCAT Institute Library

图书馆藏书 | 《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 图像学 宗教 艺术 图书馆 藏书 埃米尔·马勒 梅娜芳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目录 起源 崇真艺客

[法]埃米尔·马勒|著,梅娜芳|译,曾四凯|校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8年3月版

目 录

向上滑动阅览目录

第一章 12世纪的宗教艺术
-第一节 起源
-第二节 礼拜仪式剧的影响
-第三节 圣丹尼斯修道院和絮热的影响
-第四节 艺术和圣徒
-第五节 意大利的朝圣之路
-第六节 法国和西班牙的朝圣之路
-第七节 人类和大自然
-第八节 12世纪的著名人口
第二章 13世纪的宗教艺术
-第一节 中世纪岂术的象征性
-第二节 博韦的樊尚的四面镜子
-第三节 自然之镜
-第四节 学艺之镜
-第五节 道德之镜
-第六节 历史之镜
-第七节 结论
第三章 衰退中的中世纪宗教艺术
-第一节 一般特征
-第二节 新的情感:感染力
-第三节 新的情感:人性的温柔
-第四节 圣徒的新面貌
-第五节 新的象征符号
-第六节 艺术和人类的命运
第四章 特林特议会的宗教艺术
-第一节 宗教论战和艺术
-第二节 殉难
-第三节 幻想和狂喜
-第四节 死亡
-第五节 新的图解
-第六节 新的热情
-第七节 过去的残存
-第八节 寓言
-第九节 各宗教团体的教堂装饰
-第十节 结论


图书馆藏书 | 《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 图像学 宗教 艺术 图书馆 藏书 埃米尔·马勒 梅娜芳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目录 起源 崇真艺客

“我久久欣赏着门廊中的雕像或中央广场的彩绘玻璃窗,但未曾有人分享我的这种乐趣。我不禁自问,在法国,是否还会有人为这些杰作所感动。悲哀的是,这些教堂,曾经用成千上万的石雕和玻璃画来宣扬教义,如今却再无人留意它们。如果可以,我决心复兴这一遭到忽视的重要艺术,使她重新享有盛名。”

——埃米尔·马勒,《中世纪的艺术和艺术家》(Emile Mâle,Art et artistes du Moyen Âge

图书馆藏书 | 《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 图像学 宗教 艺术 图书馆 藏书 埃米尔·马勒 梅娜芳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目录 起源 崇真艺客


在西方艺术史研究中,宗教艺术有着特殊的地位,作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对艺术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历史上,宗教意识形态曾占有统治性的地位,其诸多活动需要利用艺术作为表现形式。一方面,许多艺术形式也从而在宗教活动总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宗教在历史上也曾阻碍艺术的发展,如伊斯兰教禁止在雕刻绘画中表现动物,造成造型艺术的落后;十字军东侵使阿拉伯国家的艺术受到野蛮的摧残。

图书馆藏书 | 《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 图像学 宗教 艺术 图书馆 藏书 埃米尔·马勒 梅娜芳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目录 起源 崇真艺客
本书作者埃米尔·马勒(Émile Mâle),1862–1954

本书作者埃米尔·马勒(Emile Mâle,1862—1954)是法国著名的美术史家,他受教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建筑学专业,并在毕业后于公立中学(Lycée)讲授文学。在佛罗伦萨参观新圣玛利亚教堂时,马勒被佛罗伦萨的安德烈(Andreadi Firenze)画于14世纪的湿壁画所吸引,自此,他的热情逐渐从古典艺术转向了中世纪的研究,继而辗转来到巴黎攻读研究生学位。他提倡用图像学的方法研究法国哥特式艺术和建筑,其著作在他在世时就深得赞赏,鼓励了几代艺术史家把研究法国图像学作为解释中世纪艺术的核心。

现代图像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与一些法国学者有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马勒。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马勒的著作被列入“图像志书籍的历史”中,但其著作和早期的图像志手册有很大的差异,因为他们所针对的读者不同。早期的图像志手册在古典时期就已存在,为了向画家、雕塑家提供创作主题、方案,所描述的是各类象征、属像,往往附有原典;但马勒的著作更偏向于解释性的图像学,为的是解释中世纪艺术所表现的主题、内容

图书馆藏书 | 《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 图像学 宗教 艺术 图书馆 藏书 埃米尔·马勒 梅娜芳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目录 起源 崇真艺客
《君王大全》(Somme le Roi)手抄本,藏于马萨林图书馆(Bibliothèque Mazarine),1845

因为在中世纪一目了然的作品后来已经变得越来越晦涩难懂,尤其从16世纪下半期起,除了个别专家,已经甚少有人能读懂这些作品(包括基督教的信徒),甚至连部分学者都对中世纪作品产生了误解。虽然我们也能从纯形式分析的角度来欣赏这些作品,但如果要更好的了解它们,介绍它们的主题就显得很有现实意义。马勒的著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Iconology: Religious Art from the Twelfth to the Eighteenth Century一书的完整版本最初出版于1931至1941年间,由四本书组成:《12世纪的法兰西宗教艺术》(L’Art religieux du XII siècle en France),《13世纪的法兰西宗教艺术》(L’Art religieux du XIIIe siècle en France),《中世纪末期的法兰西宗教艺术》(L’Art religieux de la fin du Moyen Âge en France),《特林特会议后的宗教艺术》(L’Art religieux après le Concile de Trente)。马勒从中选取了他认为最重要的部分,并增加新的相关论述,组成了这本简洁的册子。本书展示了法国中世纪隐修生活的生动画面,以及反宗教改革后随之而来的伟大艺术复兴,主要内容包括:12世纪的宗教艺术、13世纪的宗教艺术、衰退中的中世纪宗教艺术、特林特会议的宗教艺术。

马勒的图像学研究深受法国著名图像学家和考古学家狄德龙(Adolphe Napoléon Didron,1806—1867)的影响,是从16世纪以来的导游指南和百科全书式著作衍生而来。本书的第二章“13世纪的宗教艺术”是他根据《13世纪的法兰西宗教艺术》(L’Art religieux du XIIIe siècle en France)一书中的内容节选而成,马勒从13世纪法兰西大教堂中的彩绘玻璃窗和雕刻作品中选取实例,展示了13世纪的基督教思想。

图书馆藏书 | 《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 图像学 宗教 艺术 图书馆 藏书 埃米尔·马勒 梅娜芳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目录 起源 崇真艺客
图书馆藏书 | 《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 图像学 宗教 艺术 图书馆 藏书 埃米尔·马勒 梅娜芳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目录 起源 崇真艺客

巴黎圣母院的玫瑰窗,上:审慎,下:仁慈

在13世纪,中世纪思想在艺术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但这个时期并不是所有表现方式的起源,而是完善了各个表现方式,它继承了先前几百年间的大量艺术类型、倾向和观念。作品的丰富在为研究带来便利的同时,随之带来的是分类上的障碍,因为它们的涉及面十分广泛,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13世纪是百科全书的时代。当时的著述试图建立整个人类的理论大厦,而大教堂仿佛就是它的视觉对应物。如果用现代人的思维习惯进行研究难免会造成误解,所以马勒很明智地选择了13世纪的历史写作方式。这正是马勒运用图像学研究方法时的独特之处——以博韦的樊尚(Vincent of Beauvais)的《大镜》(Speculum Majus)为原典,寻找大教堂艺术的意义

图书馆藏书 | 《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 图像学 宗教 艺术 图书馆 藏书 埃米尔·马勒 梅娜芳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目录 起源 崇真艺客
博韦的樊尚(Vincent of Beauvais)

总的来看,12至15世纪的宗教艺术是一个内部的历次复兴与变化的过程,从神学观支配艺术中的人物组合,到受舞台造型和神秘剧,其他艺术形式影响发生的演变,艺术创作中的“误读”,赞美及“受难式”的情绪转向俗世精神的变奏及衍生;到了16至18世纪,特林特议会引发了对个别图像主题的手法创新和宗教体验的新回应。本书还讨论了人文主义观念如何通过先知的形象进入图像系统,墓葬纪念物传递的神学统摄下的生死观,圣徒文化对于民众的精神引领以及拉丁风格与北方抒情风格的艺术观念差异等细枝末节的追根溯源。

遗憾的是,马勒的原著均为法语本,被翻译成英语的也只是少数。本书为译者根据原作的英文译版翻译而成,内容经过两次转译,加之译者对基督教的知识掌握不足,都可能会影响读者从该书中获益。另外的不足之处在于,全书没有一处注释,需要读者自身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宗教和艺术常识。但由于目前关于中世纪宗教艺术的中文译著非常有限,本书仍值得一读。

参考文献:
[]埃米尔·马勒. 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M]. 梅娜芳译.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8.
② 梅娜芳. 埃米尔·马勒中世纪图像研究[J]. 美术史与观念史,2007.
③ 豆瓣读书[EB/OL].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79196/

作者/图文编辑:卜凡




图书馆藏书 | 《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 图像学 宗教 艺术 图书馆 藏书 埃米尔·马勒 梅娜芳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目录 起源 崇真艺客



OCAT研究中心图书馆旨在提供一个公共空间,激发和促进知识的传播与交流,特别是研究、创作的生发与实践。

图书馆藏书
一方面聚焦艺术史及理论批评的前沿,关注当代艺术研究及话语讨论的动向,另一方面围绕OCAT研究中心自身的学术研究项目,力图构建以艺术研究专著为主,同时也包容文化研究等相关人文社科图书的藏书体系。





延伸阅读

达瑞奥·冈博尼系列启动讲座
第一期:艺术破坏与偶像崇拜 主讲人:郭公民
图书馆藏书 | 《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 图像学 宗教 艺术 图书馆 藏书 埃米尔·马勒 梅娜芳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目录 起源 崇真艺客
第二期:一神论与现代主义 主讲人:诸葛沂
图书馆藏书 | 《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 图像学 宗教 艺术 图书馆 藏书 埃米尔·马勒 梅娜芳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目录 起源 崇真艺客


关于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是OCAT在北京设立的非营利性、独立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是OCAT馆群的有机部分。它以研究出版、图书文献和展览交流为主要功能,研究对象包括古代艺术和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主义的视觉艺术实践,研究范围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展览、艺术思潮、艺术机构、艺术著述及其它艺术生态,它还兼顾与这一研究相关的图书馆、档案库的建设和海外学术交流,它也是OCAT馆群在北京的展示平台。
OCAT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种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的价值模式、学术机制和独特方法,它的学术主旨是:知识、思想与研究,它提倡当代艺术史与人类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和视觉文化史整体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开放的学术研究精神,关注经典艺术史著作的翻译出版与现当代艺术史与古典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贯通。
图书馆藏书 | 《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 图像学 宗教 艺术 图书馆 藏书 埃米尔·马勒 梅娜芳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目录 起源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