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金桥碧云美术馆“弄·潮”特展丨关于吴昌硕的“诗、书、画、印”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金桥碧云美术馆“弄·潮”特展丨关于吴昌硕的“诗、书、画、印” 热点聚焦  吴昌硕 金桥碧云美术馆 崇真艺客点击海报 查阅展览详情

2020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也是吴昌硕和浦东“结缘”130周年。

130年前,吴昌硕初到浦东,就钟爱了这片热士。之后,他居浦东、爱浦东,为浦东的灾民赠衣送暖,帮困助难;与浦东的名人钱慧安合办豫园书画善会,以艺扬善;支持王一亭创办浦东医院(现东方医院),贡献大爱。

时值吴昌硕与浦东结缘130周年、上海浦东新区成立30周年双庆之际,金桥碧云美术馆特举办“弄·潮”——吴昌硕与浦东结缘130周年金石书画特展,以上海吴昌硕纪念馆藏品为基底,并获得吴昌硕家属大力支持,汇集书画、篆刻作品及实物、文献书籍共一百余件套。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吉吴昌硕纪念馆的大力支持下,此次重要展品之一的“浦东芍药花图”,也成为百年来吴昌硕以浦东为题材作品的首次回归。

金桥碧云美术馆“弄·潮”特展丨关于吴昌硕的“诗、书、画、印” 热点聚焦  吴昌硕 金桥碧云美术馆 崇真艺客

画浦东芍药花图轴,132x65cm,1895,吴昌硕

吴昌硕既是近代中国极富盛名的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家,又是以金石入绘画的杰出代表;既是晚清海派绘画的艺匠巨擘,又是近代中国书画艺术现代转型的风潮人物,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中国画传统派“四大家”之首。此次展览以四个板块全方位展现吴昌硕的艺术成就。

吴昌硕自称“一耕夫来自田间”,故与贫苦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共同心声。他在浦东时作了许多诗,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风雪渡黄浦——吴昌硕与浦东结缘”板块中,可以看到吴昌硕是怀着浓厚的农家生活感情作画,落笔不多,而神韵卓然,其用直率寓意题句,更增其自然天趣。

金桥碧云美术馆“弄·潮”特展丨关于吴昌硕的“诗、书、画、印” 热点聚焦  吴昌硕 金桥碧云美术馆 崇真艺客

隶书四言联,146×40,1923,吴昌硕

吴昌硕的习艺之道艰难、路途遥远,先后到过湖州、杭州、姑苏、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既开拓了眼界,又结识了许多负有盛名的篆刻家、书画家,以及诗人,他们给予吴昌硕有益的指导,使其艺事大进。“孤行道亦同——吴昌硕与海上师友”板块中陈列吴昌硕与任伯年、王一亭合作的花鸟图,还有蒲华、张謇等好友的书法作品。吴昌硕以宽阔的心胸,虚心学习师友艺术精典之处,继承传流,而又善于创新。

金桥碧云美术馆“弄·潮”特展丨关于吴昌硕的“诗、书、画、印” 热点聚焦  吴昌硕 金桥碧云美术馆 崇真艺客

吴昌硕肖像图,137x37,吴昌硕题、王一亭绘

吴长邺先生在“我的祖父吴昌硕”一书讲道:“总观昌硕先生艺术的伟大成就,其影响最大的是绘画,功夫最深的是书法 ,诗文是书画的推动力,篆刻是书画的发展,又反过来加强书画的表现能力。”吴昌硕的绘画,色彩艳丽、布局新颖、墨韵生动、大气雄浑。在“南北汇巨流——吴昌硕画风影响”板块中将欣赏到吴昌硕画《春夏秋冬组图》、吴昌硕画《秋菊图》、吴昌硕画《延年益寿图》、吴昌硕画《牡丹图》等作品。画中皆有巨石相伴,以达到刚毅稳重、气势宏伟之艺术效果。

金桥碧云美术馆“弄·潮”特展丨关于吴昌硕的“诗、书、画、印” 热点聚焦  吴昌硕 金桥碧云美术馆 崇真艺客

延年益寿图轴,37x72,吴昌硕

吴昌硕生前曾谓:“人说我善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而我的篆刻更胜于书法。”吴昌硕书法作品,无论是篆、隶、行、草、真各体,均较注意章法,即注意一幅作品中的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组合关系,使之全幅能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笔与刀——在书写与刻拓中感受雄风”板块中将通过吴昌硕钟鼎文书法、篆书对联、隶书对联、行书书法等,让观众能欣赏到吴昌硕其书法的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他书法艺术上的扎实功力,又为其方寸天地的篆刻带来万千气象的艺术新天地。

金桥碧云美术馆“弄·潮”特展丨关于吴昌硕的“诗、书、画、印” 热点聚焦  吴昌硕 金桥碧云美术馆 崇真艺客

自刻“吴昌硕大聋”白文印  青田石,4×4×8.4,吴昌硕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印章展示中有西泠印社的艺术名家为每方印章撰写的名家赏析,让观众便于学习和深入掌握篆刻的深刻内涵,弘扬吴昌硕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奋发精神。

金桥碧云美术馆“弄·潮”特展丨关于吴昌硕的“诗、书、画、印” 热点聚焦  吴昌硕 金桥碧云美术馆 崇真艺客

关于吴昌硕

1844年生于浙江省孝丰县(今湖州安吉)鄣吴村一个读书人家。初名俊,后改名俊卿,中年后更字昌硕,又署苍石、仓石、仓硕,常见别号有老苍、老缶、缶庐、缶道人、朴巢、苦铁、大聋、破荷亭长、五湖印丐等。十余岁时便学篆刻、习诗文;17岁时,由于太平军攻占安吉,流浪外地达五年之久;后虽考中秀才,但无意仕途,在江浙一带寻师访友,一心钻研金石篆刻与诗书;约34岁始学画,37岁迁居苏州,常往来于苏、沪两地;51岁参佐吴大澂幕戎北上榆关御日;后被好友举荐做江苏安东县令,到任月余便辞官;1911年正式定居上海,1913年任西泠印社社长,1915年继任海上题襟馆书画会会长,1927年逝于海上寓所。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