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经多方支持,成功原大复制南京清凉山公园的吴毅山水巨制,近日安装在金陵美术馆开幕大厅序厅。
Part 01
清凉山公园采集图像现场
扫描准备工作
作品图像扫描工作进行中
Part 02
吴毅作品安装现场

作品开始装裱

安装师傅工作认真仔细

作品悬挂准备工作


作品安装完成
吴毅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的杰出画家,他坚定文化自信,一生探索中国画艺术,理论与实践并重,取得了非凡成就。吴毅作品辽阔、深远、大气磅礴,有宇宙洪荒之气、正大气象、崇高精神、中国气派。
吴毅先生是南京书画院继林散之、陈大羽先生之后又一杰出代表画家,他的理论与实践为40余岁的南京书画院树立了学术标杆。我们理应保存和利用好他慷慨捐赠的艺术精品,使之得到深刻广泛传播与光大。
欢迎观众朋友随时围观,一睹山水巨制的容颜。
Part 03
钟山清夏图赏析
身在纽约的87岁高龄的吴毅先生欣然为旧作题款:
《钟山清夏》乃余辛酉岁于崇正书院壁上之作。观图如新,倏忽三十又九春秋矣,踏遍群峰,延绵相属,一江东去,雄关漫道,后湖明澈,柳岸成荫,秦淮风雨,记忆犹新。梅花岭上春梅尽发,明陵将帅少年不识。王者气,一朝化作艺文心。吁!逝者如斯!
自王维首开水墨,董巨之出已然登峰造极,明清灿放,是谓有为。吾闻羽化之鲲展翅于南溟,渊且深兮伟哉,易象也;矢志励行,笔笔见性,文心也。得大气格者,享师承哉。贤者独恐不及,余戚戚焉。
金陵诸君,登高望远,重制斯图。感怀联翩,落数语补其跋。
庚子盛夏,吴毅题识。

吴毅先生跋识

作品局部

钟山清夏图 吴毅 297×597cm 1981年画 2020年跋识于纽约
观吴毅山水巨制有感
——王昊
当代流行画大画是一个时代特色,但这时代特色更多的是功利因素。人们为了入展、获奖而竭尽所能地一味炫技,这种缺乏心灵感应带入的作品最终都会成为主题创作的空心萝卜。
著名画家,原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杨耀宁先生曾多次与我谈及大画的创作,认为大画家要有大胸怀,格局谨小是如何也画不好大画的,要心手合一。“当年吴毅在清凉山画大画,那才叫一个气势磅礴!要知道早在近40年前,吴毅的笔墨从中国传统大写意的角度看就已经非常成熟,他把山水画的长线、淡墨点染已经发展到几近极致的高度。他画钟山,并不以自然的景色为描绘模板,是在画他自己心中的那个夏日的钟山。苍翠欲滴、绵延起伏,茂林修竹如海……与自然没有太大的关系,与传统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我觉得吴毅已经构成了自己的笔墨和自己对艺术的一种理解,也形成了他自已独特的一种绘画图式。这一点很重要!与古人不同、与前人不同、与同时代的人不同,和我们现代多数人也不同。应该说他已经创造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绘画图式:一种艺术的表达,这是绘画的独特的语言,我非常看重这一点,也因此而特别看重吴毅先生”。杨耀宁如是说。

说起画大画,在中国画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古而有之,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人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直至近现代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以上皆为艺术大师的潜心力作。所谓“潜心”,语出《法言.问神》,常常用来形容用心专一且深沉地从事某项工作。这与今天为了参加展览和获奖博人眼球的大画创作是大异其趣的。
我曾用心回想近年来所看过的大画,大多数皆已模糊迷茫了,唯有一幅山水至今记忆犹新。每每闭目冥想:其磊落的群峰正气凛然,草木繁茂、石骨尊严尽在眼前。

远观斯图,山环水绕,金钩铁划的苍松翠柏俯仰于天地之间,老笔纷披的崇山峻岭正以磅礴的气质浑化而成龙盘虎踞之势。低头细看,近景清晰可见一弘清泉从郁郁葱葱的山谷之中随石坡而高高低低起伏,犹如一条银蛇婉然游动、浪花翻腾、淙淙有声。再往上看,山花野树错杂,相拥相生,随峰起伏,生机勃发。最为精彩的是,这山花野树之上生长着一片古老的松林。由于岁月苍桑,风雕雪塑,每一棵老松都象是喝醉了酒一样,虽东倒西歪,摇摇欲坠,却又因老根盘曲错接和松顶交错繁密的枝叶大阵相互呼应,扶持而皆屹立不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扶持、共生共存。这其实正是宇宙自然能够生生不息的根本源动力模式。


山势沿老松林向上延展,又从从容容地拔地凸起一座座山峰,领头的锋顶平坦起伏不大,隐约可见三三两两挺拔的苍松散步似的向远处的悬崖俏壁间散落。山脚下的村舍人家皆背山面水而居。轻风徐来,松涛阵阵,湖面上,溪岸旁有渔人小舟出没,仿佛仙境中的桃花源,禁不住让人留连。再向上山势更加陡峭,远景的紫金山天文台大白圆顶依稀可见。更远处画人则以三笔两笔,横涂竖抹的远山渐渐消失在茫茫的天地之间。其无穷无尽的远山造势又让人对山外青山浮想连篇。
以上便是今年已八十七岁高龄的吴毅先生创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1981年)的那幅山水画巨制《钟山清夏》图(297cmx597cm)。斯图如今仍然陈列在南京清凉山公园崇正书院正殿东侧的高大粉壁墙上。闻迅往观者,往往赞叹留连,叹为观止。窃以为,吴毅先生当年画此作时年不过48岁,然其笔墨造诣足可与以浑厚华滋而名的一代宗师黄宾虹先生媲美,且在山水画的格局气势上还略胜一筹。
说到吴毅先生,一般知画者会比较陌生,资深人士则皆不敢小觑,不得不服。正因如此,想当年名贯大江南北的董欣宾先生看了吴先生的画后曾一度想拜吴毅为师。更有甚者,吴毅的老师,一向自信的中国画大师刘海粟先生在1985年10月的某日,看完了吴毅带来的一批作品后,欣慰不已,直接为其题辞曰:“画弟子吴毅画笔浑涵汪茫,与古为新,为中国画坛崛起之高峰。”
窃以为,所谓高峰,宗师也。
作者为南京更斯艺术馆馆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山水艺术委员会委员


作品现场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丨吴毅
吴毅先生祖籍广东,1934年出生,1937年随父母全家移居澳门。青年时代为新中国海军少尉,24岁以现役军人身份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1980年被聘为南京书画院画家,同时当选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1983年被推选为南京市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1985年旅居纽约至今,2009年被聘为南京书画院终身荣誉画家。
文字编辑:王曦
编辑排版:周莎丽
校 对:庄玥
审 定:张凡、张雪婷


公众号
JinlingArtMuseum001
联系电话:025-84628768
官方网站:www.jinlingartmuseum.com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剪子巷50号
艺术|展览|公教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