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西周邢国(邢台)的11件镇国青铜器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西周邢国(邢台)的11件镇国青铜器 西周 青铜器 邢台 邢国 镇国 金文 邢侯 邢侯簋 麦方彝 麦方鼎 崇真艺客

3000年前的西周金文青铜器中有六个与邢台的邢侯有关,即为:臣谏簋、邢侯簋、麦方彝、麦方鼎、麦方尊、麦盉。

这些青铜器均为邢国正史做册表所铸,邢侯簋是邢侯(周公第四子,姬苴)初封邢地后,为其父周公所作;麦是邢国的大臣,奉邢侯之命铸造麦氏四器,铭文记载了邢国重要的外交、征伐大事;

臣谏簋为邢侯属下大臣臣谏所铸,铭文记载了邢侯搏戎重大事件的相关情况。这六器均为邢国重器,是具有3500年历史的邢台的名副其实的西周邢国时期的镇邢之宝。

另外,青铜戚是邢侯专用的华美的礼仪性兵器,充分显示了邢侯的尊贵。下面一一介绍。

1.【臣谏簋】-西周中期前段
出土地:元氏(古邢国属地)
通高13.1、口径17.3、腹深10厘米,重2.2公斤。
侈口束颈,鼓腹圈足,四只壮实的兽首耳,下有长方形垂珥,即护着底。腹饰象纹,无底纹,圈足饰蛇纹,以云雷纹填底。
谏,人名,为邢侯之臣。臣谏簋,为邢侯之臣谏所铸之器。
铭文字数,内底铸铭文约72字,现存62字。
铭文释文为隹(唯)戎大出于軝,井□□(邢侯搏)戎,□(诞)令臣谏□□亚旅处于軝,□王□□,谏曰:□(拜)手□(稽)首,臣谏□亡,母弟引□又□(庸有忘),子□余灷(朕)皇辟□(侯),余□(豨)作□(朕)皇文考宝□(尊),隹妥(唯绥)康令于皇辟□(侯),匃□□。
臣谏簋铭文的主要内容是:当戎人大举出现軝时,邢侯即与戎人搏战,同时邢侯命令谏率亚旅居于軝地,并命谏为軝国的执政大臣。
谏则禀告邢侯,其子早亡,请邢侯允许其胞弟引之长子(即谏之长侄)入朝,继承他的官职。谏的这个请求得到了邢侯的应允,故作器以记之。
邢国的始封地,各家争论不已。臣谏簋铭文则明确记载了戎人大出于(今河北元氏县境),邢侯出兵搏战,就有力地证明了邢国的始封地在今河北邢台。

西周邢国(邢台)的11件镇国青铜器 西周 青铜器 邢台 邢国 镇国 金文 邢侯 邢侯簋 麦方彝 麦方鼎 崇真艺客

2.【邢侯簋】- 西周早期
出土地:邢台内邱 现存: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
通高18.5厘米
侈口,腹较浅而垂甚,圈足下有宽边。四兽首耳,钩状垂珥。腹饰象纹,分别以对应的两耳为中心,两象首相对(象尾相对于另两耳)。圈足饰变体龙纹。
铭文字数,内底铸铭文68字(其中合文1)
铭文释文为隹(唯)三月,王令□眔(荣暨)内史曰:□井□□(介邢侯服),易(锡)臣三:州人、重人、□(墉)人,□□(拜稽)首,鲁天子□氒□(厥频)福,克奔徒(走)上下,帝无冬令□(终命于)有□(周),□考(追孝),对不□□(敢坠),卲□(昭朕)福□(盟),□(朕)臣天子,用□(典)王令(命),乍□(作周)公彝。
器底铸铭文八行六十八字,记述周王命令荣伯和内史,让邢伯参与王朝政事并赏赐三族奴隶,于是叩谢天子给予的厚福,作为臣属天子又掌管王令之人,便为自己的先辈周公作此彝器。

西周邢国(邢台)的11件镇国青铜器 西周 青铜器 邢台 邢国 镇国 金文 邢侯 邢侯簋 麦方彝 麦方鼎 崇真艺客

簋---中国古代食器和祭器的一种,该邢侯簋是邢侯为了祭祀自己的父亲周公而铸造的。周公,是周朝有名的贤臣和政治家,姬姓,名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曾辅佐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
公元前十一世纪,武王儿子周成王即位时年幼,周公又竭尽全力辅佐成王,稳固了周成王的统治地位。
周公死后,周成王为报答周公辅佐之恩,便封周公的第四子姬苴为邢侯,封地就是今天河北省的邢台。姬苴受封后,为祭祀父亲周公,铸造了大批青铜器,邢侯簋便是其中之一。
邢侯簋出土于邢台内邱,古史书记载内邱还曾经出土邢侯夫人姜氏墓,这些无一例外,再一次充分证实了,西周邢国在邢台无疑。

西周邢国(邢台)的11件镇国青铜器 西周 青铜器 邢台 邢国 镇国 金文 邢侯 邢侯簋 麦方彝 麦方鼎 崇真艺客

3. 【麦方彝】(邢侯方彝) -西周早期
通盖高7.7、腹深3.3、口横4.7、口纵3.7寸,重4.9375斤(西清)。
长方体,直口直壁,方圈足沿有边圈,盖作四坡屋顶形,下有子口,上有屋顶邢钮,通体四角和四壁中线有扉棱。盖上饰倒兽面纹,口下和圈足饰蛇纹,腹饰兽面纹,两旁填以夔纹,均以云雷纹填地。
铭文字数,盖、器同铭,各37字(其中重文2)。
铭文释文为才(在)八月乙亥,□井□(辟邢侯)光氒(厥)正事(吏),□□(于)麦□(宫),易(锡)金,用乍□(作尊)彝,用□井□(邢侯)出入□令(扬命),孙孙子子□(其)永宝。

西周邢国(邢台)的11件镇国青铜器 西周 青铜器 邢台 邢国 镇国 金文 邢侯 邢侯簋 麦方彝 麦方鼎 崇真艺客

4.【麦方鼎】(邢侯方鼎)- 西周早期
通高16.4、口长17.8、口宽14.5厘米。
体呈圆角方形,直口浅腹,附耳,底近平,下有四条兽腿形足。通体光素。
铭文字数,内壁铸铭文29字(其中重文1、合文1)
铭文释文为隹(唯)十又一月,井□□□(邢侯延囋)于麦,麦易(锡)赤金,用乍(作)鼎,用从井□(邢侯)征事,用乡(飨)多□(寮)友。
《麦方鼎》云:“唯十又一月,邢侯延献于麦,麦锡赤金,用作鼎,用从邢侯征事,用飨多诸友。”此处重复用“用从邢侯征事”一语,同样说明了创作此铭文的目的是记彰麦的从征之功。
出土地:邢台 现存地:浙江博物馆

西周邢国(邢台)的11件镇国青铜器 西周 青铜器 邢台 邢国 镇国 金文 邢侯 邢侯簋 麦方彝 麦方鼎 崇真艺客

5. 【麦方尊】(邢侯方尊)- 西周早期
高8.4、腹深6.5、口径6.8寸,重6.9375斤(西清)。
口部和颈部呈圆形,腹部和圈足呈方形,大侈口,腹微鼓,圈足有扁圈,颈部有四道扉棱,腹和圈足的四角和中线均有扉棱。颈饰仰叶纹和鸟纹带,仰叶内填对鸟纹,腹和圈足均饰大凤鸟。
铭文字数,内底铸铭文169字(其中重文3)
铭文释文为王令辟井□(邢侯)出坏□□井(坯侯于邢),□(雩)若二月□(侯)见于宗□(周),亡□(尤),□(会)王□□京,□祀,□(雩)若□(翌)日,才璧□(在辟雍),王乘于舟,为大豊(礼),王射大龏(鸿)禽,□(侯)乘□(于)赤旗舟,从,死咸之日,王□□内□□(以侯入于寝),□易幺□(侯锡玄琱)戈;□(雩)王才□(在斥),已夕,□易者(侯锡赭)□臣二百家,剂(赍)用王乘车马、金勒、□(冋)衣巿(韨)、舄,唯□(归),□(扬)天子休,告亡尤,用龏义(恭仪)宁□(侯),□孝于井□(邢侯),乍(作)册麦易(锡)金于辟□(侯),麦□(扬),用乍(作)宝□(尊)彝,用□□(侯)逆□(覆),朙(明)令,唯天子休于麦辟□(侯)之年□(铸),孙孙子子□(其)永亡冬(终),冬(终)用□□(造德),妥(绥)多友,亯(享)旋徒(走)令。
从 麦方尊铭文中可知,周王册命邢侯出朝,到邢地去作诸侯。邢地即今之邢台.
在麦方尊中记录着周王对邢侯的两次赏赐,先是赏给邢 戈, 戈应为礼器之用的玉戈;以象征意义鼓励邢侯征战,后又赐与臣属二百家并使用王之车马服饰,这种礼遇可以说是空前的,在金文中所见册命赏赐 也是仅有的,西周初期,礼制初备更不可越,作为周公之子的邢侯受到这样待遇,反映了周王与邢侯之间的关系。

西周邢国(邢台)的11件镇国青铜器 西周 青铜器 邢台 邢国 镇国 金文 邢侯 邢侯簋 麦方彝 麦方鼎 崇真艺客

6.【麦盉】(邢侯盉)-西周早期
通高25.8,口径15厘米,重2.45公斤。
体呈椭方形,侈口有颈,溜肩,浅分裆四柱足,肩的一侧有管状流,另一侧有兽首鋬,盖呈球面形,有半环钮,一侧有小钮以链条与鋬连接。通体光素。
铭文字数,颈内壁铸铭文30字 。
铭文释文为井□(邢侯)光氒事(厥吏)麦,□(嗝、□)于麦宫,□易(侯锡)麦金,乍(作)盉,用从井□(邢侯)征事,用□徒(旋走),□(夙)夕□(嗝、□)□(御)事。
唐兰意译本文云:“邢侯光宠他的官吏麦,到麦的宗庙去祭献。侯赏给麦铜,做了盉,用来刻记跟随邢侯出征的事,用旋走朝晚献给执政们。”据铭文可知,此文事实上并未具体刻记麦跟随邢侯出征的史实经过,然却明确表达了铸盉刻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表彰麦的从征之功,以供执政们阅读。说明当时邢侯和麦都对文章记彰功烈的社会功能有着清醒的认识
青铜器麦盉为西周邢侯的幕僚麦氏所铸,其铭文提到了麦氏跟从邢侯征伐之事,根据邢侯受封的时间、地理位置及面临的敌时势力,可知邢侯此次征伐的对象是东夷族,通过对东夷诸族的分布、族属及西周初对东夷进行的几次征伐的分析考证,可推断出麦盉铭文所记的"邢侯征事"应是成王亲政时期对东夷族所进行的一次征伐战事.

西周邢国(邢台)的11件镇国青铜器 西周 青铜器 邢台 邢国 镇国 金文 邢侯 邢侯簋 麦方彝 麦方鼎 崇真艺客

7.【青铜戚】-西周
西周(公元前11世纪 -- 前771年)
高17.7厘米
1994年河北省邢台市葛家庄西周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弧刃,器身饰夔龙纹、虎纹及夔形云纹,两侧饰镂空犬形。銎顶部有卷鼻象首形龠。内部饰饕餮纹,后端有三齿。此戚纹饰华丽,是一件装饰华美的礼仪性兵器。
[戚]原来是古代瑞兽的名称,亦是一种乐器的名字,其形如盾牌,以青铜铸造,在古代是一种斧形兵器,也是乐器.青铜戚在古代是镇摄大煞的吉祥物 。作为邢侯专用的礼仪器械,华美的青铜戚充分显示了邢侯的尊贵。

西周邢国(邢台)的11件镇国青铜器 西周 青铜器 邢台 邢国 镇国 金文 邢侯 邢侯簋 麦方彝 麦方鼎 崇真艺客

【邢侯簋】铭文 (部分)

西周邢国(邢台)的11件镇国青铜器 西周 青铜器 邢台 邢国 镇国 金文 邢侯 邢侯簋 麦方彝 麦方鼎 崇真艺客

【臣谏簋】铭文(部分)

西周邢国(邢台)的11件镇国青铜器 西周 青铜器 邢台 邢国 镇国 金文 邢侯 邢侯簋 麦方彝 麦方鼎 崇真艺客

麦方彝铭文(部分)

西周邢国(邢台)的11件镇国青铜器 西周 青铜器 邢台 邢国 镇国 金文 邢侯 邢侯簋 麦方彝 麦方鼎 崇真艺客

8.縣妃簋(稽伯彝、縣伯彝、媢妃彝) (邢台任县)
中曆:西周中期
銘刻釋文內容:隹(唯)十又二月既朢(望)辰才(在)壬午,白(伯)屖╱父休于縣妀曰:又,乃任縣白(伯)╱室,易(賜)女(汝)婦爵、戈丮之弋周(琱)玉、╱黃。
縣妀每揚白(伯)屖父休,曰:╱休白(伯)大工工皿卹縣白(伯)室,易(賜)君,我╱隹(唯)易(賜)壽,我不能不縣白(伯)╱萬年保。聿敢聿(墜)于彝曰:╱其自今日,孫孫子子母(毋)敢朢(忘)白(伯)休。

西周邢国(邢台)的11件镇国青铜器 西周 青铜器 邢台 邢国 镇国 金文 邢侯 邢侯簋 麦方彝 麦方鼎 崇真艺客

9、邢姜太宰巳簋(井姜大宰巳簋)
“邢姜”为邢侯之妻,与宋《太平寰宇记》引《北史》所记一致,也与在今河北邢台地区曾出土过五件邢侯夫人姜氏鼎相吻合,表明《邢姜太宰已簋》是邢国宝器。它在内蒙古草原出土,是戎狄伐邢时所掠之物。
春秋末期,邢国势衰,在与戎狄的冲突中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并被迫进行了一次迁都。《春秋》庄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62年)条记这年的冬天“狄伐邢”,邢姜太宰巳簋当时狄人掠夺后携带到北地的。由此亦见邢国失败的惨痛。
邢姜太宰巳簋(井姜大宰巳簋)
西周晚期
1974年内蒙古哲里木盟札鲁特旗巴雅尔吐胡硕公社
器高14、口径19.8厘米。
失盖失三足。敛口鼓腹,兽首双耳,有垂珥,圈足下原有三个兽面小足。口沿下饰窃曲纹,器腹饰瓦沟纹,圈足饰垂鳞纹。
【铭文】井(邢)姜大(太)宰虫(巳铸)其宝(簋),子子孙孙永宝用亯(享)。
1975年,在霍林河南岸约五华里草原台地上发现了西周青铜器簋。青铜器腹底铸有铭文:"井(邢)姜大宰它铸其宝,子子孙孙永宝用享"。辽金注:与簋同音轨。邢指河北邢国,国初所封,周公姬旦后裔,邢姜为姜姓女子,嫁子邢者。指邢侯之妻。大宰即太宰,指邢侯大管家,即铸器
者。

西周邢国(邢台)的11件镇国青铜器 西周 青铜器 邢台 邢国 镇国 金文 邢侯 邢侯簋 麦方彝 麦方鼎 崇真艺客

10、省命剑--邢侯用剑
省命,

西周邢国(邢台)的11件镇国青铜器 西周 青铜器 邢台 邢国 镇国 金文 邢侯 邢侯簋 麦方彝 麦方鼎 崇真艺客

11、邢侯编钟

西周邢国(邢台)的11件镇国青铜器 西周 青铜器 邢台 邢国 镇国 金文 邢侯 邢侯簋 麦方彝 麦方鼎 崇真艺客

西周邢国(邢台)的11件镇国青铜器 西周 青铜器 邢台 邢国 镇国 金文 邢侯 邢侯簋 麦方彝 麦方鼎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