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0亚洲数字艺术展现场
北京时代美术馆联合
生活实验艺术场 x 声音祭坛
将呈现诗歌+电子音乐+肢体演出的奇妙碰撞
演出时间
11月7日(周六) 16:30
11月8日(周日) 16:30
每天一场
演出时长
每场45分钟
演出形式
结合装置的现场诗歌 + 电子音乐 + 肢体演出
参与方式




北京时代美术馆曾在今年8月携手生活实验艺术场共同策划过一场实验剧场——“假面独白”,在美术馆展览里的独特语境,用舞蹈加音乐的形式,带领观众进行了一场奇特的观展“旅行”,受到广泛的好评。因此我们相信,这次的“机械牧歌”演出,也会是值得期待的一次体验。
北京时代美术馆x生活实验艺术场往期活动现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
作品概念
“机械”
自工业革命时代之后,人类社会对待技术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一直持有复杂且模棱两可的态度。一方面,人类感谢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与舒适,但同时,人们也体会到随加速进步而来的矛盾与撕裂。这一点,在信息爆炸、生活碎片化、机械取代大量社会传统功能的今日,显得尤为明显。
“牧歌”
自古典时代以来,牧歌这一文学形式一直代表了人们对逃离当下生活的愿望,以及对更原始、简朴生命状态的向往。然而,逃离当代生活到底是对何种生活状态的抵触呢? 我们从田园走到城市,从旷野走到都会,离不开文明进步、科技发展,但沿途我们也抛下了纯真与向往、敬畏与信仰。自工业革命滥觞以来,我们对工业与科技的发展充满了反思;信息技术时代,我们更是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未知的忧虑——机器与我们、信息与我们、网络与我们,都该何去何从?
“机械牧歌”
这次演出并不能给这些问题一个确切的答案——它们已经被探讨了太多次,成了某些悲观者陈词滥调的栖息地。相反,我们在这里试图展现给大家的,是我们已经丢失的渴望与向往:当科技与工业发展还单纯地意味着美好明天时,人们的纯真状态。这是我们目前已经丢失的单纯态度,是机械时代、信息时代的“原始田园”。

1
主创团队
韩京菁 (生活实验艺术场)
就读于纽约莎拉劳伦斯学院,横跨编舞,艺术史,哲学,心理学等不同领域,致力于跨领域艺术创作,在地舞蹈创作,舞蹈影像等。其作品融入不同艺术形式和元素,如声音,诗歌,视觉,雕 塑等。她从自然,生活,哲学中窥探人类生存的现状。
郑宇轩(生活实验艺术场)
就读于纽约莎拉劳伦斯学院,主修艺术史、音乐、古典学,在著名巴洛克音乐教授Carsten Schmidt门下学习早期键盘乐及早期音乐的演奏和研究。长期进行试验性的诗歌与小说创作。致力于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流派音乐的发展。
红杏(声音祭坛)
青年艺术家、诗人。曾参与组建大四诗社、非文字写作发起人。多年来致力于更具有当下性的诗歌现场实践。2019年发起诗歌、实验音乐以及行为艺术项目“声音祭坛”项目并持续进行活动。
肖丛林(声音祭坛)
双人实验即兴组合 Stereo Passenger 成员。从古典音乐到电子音乐,再到不可归类的声音实验,他致力于探索声音作为艺术语言在表达上的多种可能性。目前主要以单人创作计划 xclsea 的名义进行作品发布与现场演出。
胡昊(声音祭坛)
混迹北京,野生吉他手、合成器研究员,从 low fi民谣到噪音迷幻有不同程度的探索欲望。即兴始终像是一种生理需求,最近开始不管任其生长。希望能在探索声音与表达喜欢的音乐之间找到 一种平衡,和音乐彼此操控,互成风景。
张卉凝
苏格兰皇家音乐戏剧学院本科表演毕业,野生空中吊环艺术家,英国工会演员。舞台作品有:《麦克白》,《暴风雨》,《野鸭》,《The Pool of Bethesda》,《丛林之书》,《The Wonderful World of Dissocia》,《WRECK-List of Extinct Species》等。与苏格兰艺术家Rachel Maclean合作的Make Me Up在BBC4播出。
团队名单
文本创作:红杏
演员:韩京菁、红杏、张卉凝
音乐人:肖丛林、胡昊
舞台监督:施辰妙
主办方
北京时代美术馆
承办方
生活实验艺术场 X 声音祭坛
正 在 展 出
展览时间
票务信息
观展须知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