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民终身学习文化艺术体验基地
由刘海粟美术馆主办的“艺术社区在上海:案例与论坛”项目于2020年8月8日在刘海粟美术馆启动,首发以上海为重点,回顾以往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研究和形成的具体实践,从当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角度对此工作的推进,以一系列“艺术社区”案例为对象,包括近几年来在上海的社区美术馆项目、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专业学术的互动项目、文化志愿者与社会的合作,以及城乡社区微更新和各方创意理念等所形成的相关案例研究为背景,为建构“艺术社区理论”提出新的思考。
项目中八个论坛议题也通过一般原理讨论与实务分析而滚动展开,它由每一个论坛大议题根据不同的实际状况而延伸出各种小分支研讨。
论坛主题
公共文化政策与管理的当下性:
论坛概述
“体制理论”伴随着1970年代对前卫艺术的研究而成为了重要的批评理论,它打破了以往的艺术本体论而让艺术进入到社会话语系统中,所以艺术也成为了一种被制度所制造而不只是单一的艺术家作品所构成的一部历史。“艺术社区在上海”的第五场论坛议题就是在这样理论发展中的结果,它作为一个更为广泛的跨学科,不但艺术家的创作需要我们去讨论,而且艺术的功能及其艺术家身份也需要在法律保障和促进的层面上加以讨论。本次论坛虽然在美术馆举办,但它不但通过艺术的展览和策划讨论了艺术社区的重要性,而且将更为广泛地讨论其背后的公共政策和公共行政直到立法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如何才获得的问题。

跨学科的进入路径与研究视野
方华

作为重点领域立法的文化立法
李清伟
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
上海市法学会文化产业法治研究小组组长

艺术法的兴起与架构
葛伟军
论坛信息
/ 时 间 /
2020年11月5日(周四)
/ 地 点 /
刘海粟美术馆B1报告厅
/ 媒体支持 /
新华网
/ 论坛流程 /
第一部分 主题演讲
王南溟
/ 论坛嘉宾 /
方 华
李清伟
葛伟军
第二部分 圆桌讨论
/ 圆桌主持 /
王南溟
张 冉
杨燕娜
王玺昌
直播参与方式
扫描以下二维码观看直播
/ 现场参与人数 /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行预约
我们会通过“我的预约”发布预约审核结果
当天扫描二维码参加活动
请大家密切关注“我的预约”!
名额有限,约满即止
每人仅限预约一次
请于当天活动开始前15分钟前往活动地点,
活动当天名额保留30分钟,逾期作废。
刘海粟美术馆将保留活动的最终解释
“艺术社区在上海:案例与论坛”项目的八大主题论坛
公共文化政策与管理的当下性:创新及文化法维度的立法
新美术馆学与艺术社区:中国艺术管理的动态领域
社工策展人与社区设计师:两个专业的对话
更多展览及论坛信息,请持续关注“刘海粟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观展小贴士💌
/ 开放时间 /
9:00AM-17:00PM
请观众们合理安排参观时间,避免集中入馆。
/ 地 址 /
刘海粟美术馆
/ 目前开放展览 /
文字证源——刘海粟书法研究展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