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颖出生于1980年代,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获得学士学位。2009她取得了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弗莱德艺术设计学院电子综合艺术专业的硕士学位。现在苗颖主要生活和工作在上海和纽约。苗颖的作品媒介非常多样化,包括了装置,油画,录像,雕塑和人工智能,得益于多年来的媒体专业素养,苗颖的作品往往能够用幽默的语言表达科技在再现现实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政治,美学和时代感知。
苗颖曾获得2018-2019 年度“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奖,同时也在国内外多个著名展览和艺术馆中展出作品,她的群展包括“面向藏家:来自西克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终端-X 美术馆三年展”和纽约新美术馆的“艺术在此发生:网络艺术史诗”等。

《你等的是我吗?》在巽美当代艺术馆展览现场
从苗颖的系列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她常常以“网络”作为创作工具。作为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专业的首届毕业生,苗颖属于中国第一代新媒体艺术家之列。当中国逐步迎来了空调、微波炉、个人电脑直至网络的时代,也正是苗颖的艺术人生与网络相依相生的时代。这次,单屏影像作品《你等的是我吗?》,讲述了苗颖对中国特色网络的思考和理解。

苗颖,《你等的是我吗?》,影像截图,2014
这个影像作品是由一些列屏蔽网站的截图(如Google、Facebook、Youtube和Twitter等)加上中国本地网络上流行的网络情诗(如“思念是别样的美丽”,“手拿菜刀砍网线,一路火花带闪电”)翻译为中式英语并制作成淘宝风格的3D动态立体字,背景是8字节的网络像素风景画。视频的背景音乐为莱昂纳尔·里奇的“你好”以及这首歌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面的官方音乐录影带。歌曲中盲人女孩与莱昂纳尔·里奇“一见钟情”,女孩无法看到心上人,却打造了一个和莱昂纳尔·里奇几乎一样的雕塑。在苗颖的角度上看,这个作品就像是自己与中国互联网防火墙之间的关系比喻,这个由于不可抵挡的“消费社会”效应而“打开门,迎进来”的网络世界。苗颖也被“蒙住”了双眼,通过感受这个摸不透的防火墙形象,产生了对中国网络的奇幻感情。而在作品中加上的各种以艺术字表达的天马行空的短语如“一路火花带闪电”、“手拿菜刀砍网线”,苗颖向我们展示出一个又戏谑又深情的脑洞大开的作品。

苗颖,《你等的是我吗?》,影像截图,2014

苗颖,《你等的是我吗?》,影像截图,2014
当我们看到苗颖的以网络为基调的作品,首先想到的都是审查制度。而偏偏苗颖在处理和表达这些中国特色审查故事的时候,喜欢用上一些意想不到的幽默弹幕,这次作品中的“一路火花带闪电”就是她设计的一个艺术字大弹幕。让人不禁联想起“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审查在旁人眼内这么不可接受,为何在苗颖眼内就变得有点可爱?当人们质疑苗颖怎么能够爱上这种“Evil”的东西的时候,苗颖的回答是:“你要去理解,有了审查之后,会发生什么”,如果这是对国内网民的造成了思想禁锢,为何会有中国网络如此蓬勃发展的今天,网络商业化,网络平民生活化,很多时候中国的网络发展甚至更快于西方国家。这就是苗颖想要表达的思想中心:每一个行业,每一个时代,都有比较中间的东西是泛大众化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个东西,并对这个东西有个巩固的印象。但如果我们真的要往里走,往上走,往各个方向走,不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我们对每个固定的思维都有更多新发现。
展览信息

巽美当代艺术馆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华侨城欢乐海岸1栋105号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早上11点至晚上8点(逢周一休息)
Duende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No. 105, Block 1, OCT Harbour PLUS, 1 Huanle Avenue, Daliang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文章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图片由艺术家和巽美当代艺术馆提供*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