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之场”写作计划
1980年代,法国历史学家、学术编辑皮埃尔·诺拉(Pierre Nora)组织了120位作者,花费12年时间,写了135篇论文,编辑成三部七卷本的《记忆之场》。它汇总了法国集体记忆史研究成果,成为当代法国史学界最有影响的历史著作之一。而由场所(lieux)和记忆(mémoire)两个词构成的“记忆之场”这一核心概念,从此也成为了一个固有名词,被人们反复认识和讨论。
记忆,是贯穿人类历史的一个母题,从文学到电影,从历史到哲学,从柏拉图到保罗·利科,我们从未停止对于记忆的思考。我们可以说出记忆的几种特点:比如记忆首先要有记忆的对象;比如我们可以将记忆“不严谨地”划分为私人记忆与集体记忆;比如,我们可以思考记忆中的历史面向;比如我们可以聊一聊记忆与印象的关系,印象派画家的笔触,教我们看到记忆的模糊与流动;再比如,我们来讲讲记忆的另一面——遗忘,我们总是通过遗忘不重要的,从而记住重要的经验。
2020年11月8日14:30,“记忆之场”征文活动将在广州1200bookshop 体育东总店公布获奖作品,并邀请此次编委与作者一同到现场,以记忆之场与文学为主题展开讨论——什么样的文学是优秀的文学?关于记忆这一文学母题,我们是否有其他写作的可能性?文学语言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语言?如何看待当下的实验性文学……这不仅是一次关于写作的民间颁奖,也是一场关于记忆的文学沙龙。
从记忆走向文学
“记忆之场”写作计划颁奖及分享沙龙
2020年11月8日(周日)14:30-16:30
1200bookshop体育东总店
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27号
直播平台
凤凰新闻风直播

现场参与报名二维码
(仅用于统计人数,报名后可直接到场参加)

本次写作计划编委

刘圣雨
1200bookshop文化总监
李雪
1200bookshop文化编辑
周可
原新周刊执行总编,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郑奋
马赛克书店CEO,选书师

林培源
青年作家,清华大学文学博士,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著有小说集《神童与录音机》,《小镇生活指南》等
胡扬
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学校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逻辑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逻辑学教员
刘阳
广东时代美术馆首席公共项目策展人,OCAT深圳馆×华·美术馆2020特别公共项目“什么开始了,什么在结束”联合写作计划发起人
本次“记忆之场”写作计划获奖作品将于2021年在广东时代美术馆“人民公园”提供开放阅读

“守护城市之光·书店支持计划”
每一座城市,我们都能找到对书充满热爱的同行、对阅读饱含激情的读者。每每难熬的时候,城市中的书店,成为了众人的“心灵避难所”,也成为指引人前行的城市之光。
2020年由雷克萨斯联合单向空间发起“守护城市之光·书店支持计划”,共携手7座城市的11家书店,将对城市精神家园的守护和支持,具象到每一间书店最具特色的现场,通过一场场立意不同的互动传递书店支持计划的信念,让享受阅读的乐趣升级,将书店文化嵌入城市的脉络之中,与同行者一起守护城市之光。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